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山西有什麽著名的景點?

山西有什麽著名的景點?

山西著名景點1,晉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的晉祠,位於太原市西南25公裏的玄翁山腳下。晉祠最初是為了紀念武王的二兒子和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晉國的建立而建造的。創辦日期已不可查。北魏李道元的《水經註》中有關於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相當有名。

晉祠現在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旅遊景點,有幾十座古建築。這裏的寺廟、亭臺、樓閣、小橋、古樹相映成趣,依山傍水,文物古跡豐富,古樹參天。它是壹座風景秀麗的古代園林,被譽為山西的“小江南”,聞名中外。晉祠文物古跡眾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聖母院、少女像、魚橋飛梁、難老泉等。

2.東湖醋園

東湖醋園位於太原市東山高速與建設北路之間的馬道坡26號,占地2萬多平方米。是山西省首家動態展示傳統和現代老陳醋生產過程及老陳醋歷史文化內涵的企業和工廠博物館。東湖醋園展廳及醋療園。收集了西漢以來的各種食醋釀造器具、農耕器具和700多種治醋方劑,以古今器物展示、文獻典籍筆記、照片照片、產品實物展示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山西老陳醋的歷史文化底蘊。

古色古香的建築美和居醋坊附近,老陳醋的味道又酸又香。走進古色古香的美和居醋坊,就像來到了500年前的老陳醋坊。老陳醋清香撲鼻,難以忘懷。作坊內陳醋“蒸、發酵、熏、倒、幹”的生產過程和步驟壹覽無余,參觀者參與部分生產過程或享受陳醋“軟、酸、香、甜、鮮”的感覺。

3.中國煤炭博物館

中國煤炭博物館是中國唯壹的國家煤炭工業博物館,煤炭工業歷史文物、標本、文獻資料的收藏中心,煤炭工業的科普教育機構、科學研究機構和宣傳教育機構,倡導科學文明的象征。

4.清徐寶源老陳醋店

太原清徐寶源老陳醋坊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是“太原市青少年傳承教育基地”。被太原市旅遊局評為“太原市首批工業旅遊示範景區”,被山西省文化廳評為“山西清徐老陳醋釀造藝術館”,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旅遊景區”。

“自古以來,山西釀造的醋的數量是清楚的。”清徐作為山西老陳醋的發源地,在4000多年的醋史演變中,為中國的醋釀造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清徐也被稱為“中國醋都”。

5.太原美食街

太原美食街北起府東街,南至重樓街,寬10米,全長552米。它是宋代太原的商業中心。

整個街區充滿了古樸典雅的活力,成為集餐飲、觀光、休閑為壹體的特色休閑街區。美食街餐飲各有特色,北部有特色風味區,中部有時尚酒吧西餐區,南部有山西特色風味區。美食街有效提升了太原繁榮、和諧、魅力、開放的新形象,真正實現了美麗城市建設,成為城市美食新聚集地。

6.太原龍華寺

龍華寺位於太原市南屯村。它創建於北齊。距今1500多年的歷史,是壹座千年古剎。曾是晉陽歷史上著名的佛寺,北朝時期太原彌勒信仰傳播的重要道場。

龍華寺在歷史上幾經更名,屢廢屢興。據《永樂紀年·寺觀》中“太原郡”壹文記載:“龍華寺位於縣城北面南屯村,有古磚塔,部分宋碑刻脫落,現已廢棄”。

7.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太原市,1992分批建設,總面積26766.9公頃。公園內植物茂密,有66科213種植物,55科197種動物,森林覆蓋率達70%。天龍聖壽寺建於北齊元年。大小石窟25座,現存大小石佛500余尊,浮雕、畫像1144幅,包括南北朝、東魏、北齊、隋唐近五個世紀的作品。

天龍石窟的知名度略低於雲岡。海盜搶了佛頭,21個洞窟無壹完整。

8.龍山石窟

龍山石窟位於太原西南,山上有許多北齊以來的石雕。始建於北齊天寶七年的原童子廟,在金代被毀。目前,有壹些小佛像浮雕和壹個石塔燃燈。塔高5.3米,塔基呈六角形。上面有圓形燈座和六邊形燈室,外面有浮雕裝飾。它是中國最古老的石頭燈塔。

在以前的石門寺遺址中,還有石窟,其中有壹尊三米高的釋迦牟尼坐像,頂上有蓮花,墻上有唐代風格的飛天。附近還有“昊天寺”。雖然破了,但道教石窟保存完好。石窟中有八個洞穴,即虛擬皇帝龕,三清龕,臥佛龕,甄嬛龕,三十師龕,奇真龕和另外兩個道觀。

9.雙塔寺(雙塔寺)

雙塔寺,俗稱“雙塔寺”,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東南約3公裏的郝莊村南山上。始建於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原名永明寺。萬歷三十六年(1608),五臺山僧人苗豐(符登)修建,改名雙塔寺。清初修建山門,完善禪堂和寺院,形成了小規模的寺院。然而在戰爭年代,古寺歷經滄桑,到民國末期,滿目瘡痍,遍體鱗傷。新中國成立後,曾多次修繕。新建的碑廊,仿前院,大量種植牡丹,使古寺煥然壹新。

雙塔寺總面積654.38+0.2萬平方米,依山而建,南北向,進院。從北山門進入,第壹個庭院是模仿80年代明朝的形狀擴建的。兩廂是附屬大廳,變成了展覽室,被稱為展覽庭院。第二個院子是“祇園景區”,叫牡丹園,裏面種著各種牡丹,有北方園林的韻味。向東延伸的展覽室展示了從這座城市收集的碑文和雕像。第三個院落是“永作禪林”,稱為禮佛院。有大雄寶殿、三賢閣、禪堂、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