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驚蟄吃什麽?驚蟄有哪些風俗?

驚蟄吃什麽?驚蟄有哪些風俗?

驚蟄節氣的風俗食物

 驚蟄節氣的風俗食物, 大家可能很少聽見吧,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壹。也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的開始,是非常充滿生機的壹個節氣。那麽驚蟄節氣的風俗食物有哪些呢?

 驚蟄節氣的風俗食物1

  1、梨子

 驚蟄吃梨是北方的民間習俗。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春回大地,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使人口幹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所以梨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食用。

  2、蛋

 除了吃梨,民間還有驚蟄吃蛋的說法,據說是因為驚蟄這壹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張嘴,只有以蛋餵食,飽食後它就不會傷人了。而經過演變,當初餵給白虎的雞蛋,如今變成了餵給人們自己啦。

 每星期不宜吃超過三只蛋黃,蛋白則不在此限,而且每天不應攝取超過300毫克膽固醇。原來蛋白不含脂肪,也不含膽固醇,是接近純蛋白質的食物,所以蛋白的攝取量不像蛋黃般受限制。

  3、炒豆

 在陜西,壹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劈啪之聲,象征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黃豆真的是價廉物美,對於女人來說,它含有的異黃酮素又能產生與雌激素荷爾蒙相似的效用,降低血液膽固醇,保護心臟,預防乳癌骨質疏松的情況。

  驚蟄的風俗活動

  1、“祭白虎”

 民間流傳“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的小人興波作惡,阻撓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壹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壹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餵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打小人”

 “小人”是人所憤恨的.無恥之徒,專愛惹是生非。“打小人”是壹種流行於香港、廣東民間的巫術儀祀。希望借由此種巫術儀祀來驅逐、報復所謂的“小人”。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在粵港地區就會出現壹個有趣的場景:婦人壹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壹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妳個小人頭,打到妳有氣冇定抖,打到妳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3、 驅趕黴運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壹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

 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遍熏家中居室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驅趕黴運的習慣,與“打小人”的巫儀有異曲同工之妙。

 驚蟄節氣的風俗食物2

  驚蟄節氣吃什麽傳統美食

  1、芋頭

 這個節氣在閩南地區會吃芋頭。芋頭並不是大家所吃的大的魔芋,而是那壹種帶毛的小的芋頭,這種芋頭非常的香糯,而且富含非常豐富的纖維素。據說在驚蟄時多吃芋頭。可以調理腸胃,增強食欲。

  2、吃梨

 驚蟄在民間也有吃梨的習俗。吃梨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古代據說吃梨可以驅趕害蟲,因為梨和離是諧音,所以充滿是寓意的,希望能夠能夠遠離害蟲,有壹個好收成。

 其次據說驚蟄時候吃梨對身體非常的好,能夠保佑身體健康,五谷豐登。再次就是梨本身壹種是性甘味甜的水果,多吃壹些梨可以健脾養胃,而且可以去潤肺去燥。

  3、吃雞蛋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雞蛋並不是在驚蟄時候給人吃的,而是給白虎吃的。據說白虎的平時不會出現,只有在驚蟄的時候會出現,不僅兇猛,而且還會食人,但是吃飽之後,就再也吃不下人了。所以大家會把煮好的雞蛋給白虎吃,這樣白虎就不會傷害老百姓,延續到今天的話就開始出現的這種傳統習俗。

  4、吃炒豆

 驚蟄也有吃炒豆的習俗,但是並不是各個地區都有,壹般在西北地區比較多吃,炒豆據說也是與驅趕害蟲有關,因為炒的時候,豆子會發出劈裏啪啦的響聲,害蟲聽了之後就會害怕,壹般是用黃豆來炒的,吃的時候嘎嘣脆。

 關於驚蟄的傳統美食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裏。不同地區由於飲食文化習俗不同,那麽吃的食物自然也不同,但是不管吃什麽,其實大家都是懷著非常美好的心情迎接的。而且驚蟄與農耕有關,也是希望通過驚蟄的節氣,能夠在秋天有壹個非常好的收成。

 驚蟄節氣的風俗食物3

  梨子

 驚蟄吃梨是北方的民間習俗。

 在驚蟄這壹天要吃梨,意味與害蟲別離。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使人口幹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

 《本草通玄》裏記載吃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的說法,驚蟄吃梨可保護肝臟,因為梨含有較多維生素,對肝臟有壹定的保護作用。梨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並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可用於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

 所以梨子特別適合在這個節氣食用。

 

 除了吃梨,民間還有驚蟄吃蛋的說法,據說是因為驚蟄這壹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張嘴,只有以蛋餵食,飽食後它就不會傷人了。而經過演變,當初餵給白虎的雞蛋,如今變成了餵給人們自己。

 雞蛋屬於滋補佳品,有滋陰養血、潤燥熄風、健脾和胃及養心鎮靜的作用。屬於物美價廉的養生之物了。

  炒豆

 在陜西,壹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劈啪之聲,象征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黃豆真的是價廉物美,有降低血液膽固醇、保護心臟、預防乳癌骨質疏松的功效。

  玉米

 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壹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義。

 玉米是很多人非常喜歡的食品,美味可口,營養價值高。它含纖維素特別高,而纖維素可加速腸道蠕動,降低膽固醇吸收,預防冠心病。

  芋頭

 贛南閩西壹帶的客家人,在驚蟄這天要在熱水中煮帶毛的芋子(代表消滅多種蟲害)。

 中醫認為芋頭可補中益氣,因其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醪酒

 醪酒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酒釀圓子,春天到來,人的全身汗毛孔也開了,西北有些地方在驚蟄節要家家戶戶喝醪酒、吃雞蛋煎餅拌芥末汁,來驅除壹個冬天在身體積存的寒氣。

 北方人喝醪酒,壹般都是壹人壹碗,燒開壹鍋清水之後加入醪酒,另將打好的雞蛋拌入醪酒中,如果覺得味道不好喝,可以適當加入壹點白糖調味。

  煎餅

 在山東的壹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

 煎餅因是用原糧制作,麩皮沒有去掉,所以營養豐富,吃起來香酥松柔,且便於存放和攜帶,是壹種極富特色的地方食品。有人認為,食用煎餅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欲,促進面部神經運動,有益於保持視覺、聽覺和嗅覺神經的健康,減緩衰老,不失為壹種保健食品。

 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不知道妳們那都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