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著名節目主持人張越出過那些書?

著名節目主持人張越出過那些書?

《我胖,我容易嗎?》

張越:另類的主持人

張越,1965年出生在北京,1988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壹直從事教師職業,期間作了壹段時間的自由撰稿人,並開始嘗試電視編劇,參與了《我愛我家》、《臨時家庭》等大家熟悉的電視劇。1995年底,張越開始擔任中央電視臺《半邊天》節目主持人。

上面的文字就是張越的簡歷,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或寫過無數次的“人生總結”。但在張越這份簡歷背後,隱含著壹個“特別”女主持人的心路歷程。

在中央電視臺的女主持人群體中,張越說她“確實就是壹個比較另類的主持人”。張越這樣闡述自己的真實感覺:“其實這與我的成長過程有很大關系,我曾有過因為自己與別人樣子不太壹樣,而被傷害的經歷,所以我非常痛恨壹元化的生活方式,我堅持每個人都有權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前提是不妨害他人。我永遠都不能忍受多數人欺負少數人,而且僅僅就因為那個人和他們不壹樣。”

曾為肥胖自卑十年

開始註意張越是十分偶然的。因為那時我正在壹家婦女類雜誌做記者。當初中央電視臺創辦《半邊天》節目時,與我所在的這家雜誌聯系十分密切。但記得壹開始出現的主持人好像是肖曉琳、阿果,而張越出現在熒屏時好像突如其來的。壹個白白胖胖而富態雍容的女人吸引了人們的註意力。在她招人喜歡的外觀形象背後,透過壹副眼鏡很難看清她的眼睛裏藏著什麽;她不時上推眼鏡的習慣動作,頗有壹些“鷹派”女主持人的架勢。

張越自我總結時說:“這是我小時候被迫自我保護的後果。我從小因為肥胖而非常自卑。”

小時候,張越走在馬路上時,總有人從她身邊擦肩而過時說:“嘿,真夠胖的呀!”說這樣話的基本上都是男生。由於經常受到這樣話的刺激,張越於是就對別人充滿了戒心,並隨時準備迎接“來犯之敵”。壹次,張越在學校食堂排隊買飯,有壹位男同學不懷好意地問她:“哎,妳壹頓得吃幾斤啊?”張越回答:“2斤。”還有壹次,張越在自由市場上走著,有3個男孩子在旁邊說:“快看,真他媽地夠胖的哎!”張越本來都走過去了,聽他們這麽壹說,張越又走回來死死地盯住他們,目光厲害得讓他們最後有點兒害怕了。他們嘴裏說著“真夠兇的,真夠兇的”跑了。

上中學的時候,張越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所有的人最好都看不見她,那時候她專門穿藍色和灰色的衣服,目的就是想把自己徹底隱藏起來。

張越的轉折真正出現在大學快畢業時,她感到自己正在走出延續整整10年因肥胖而生成的心理自我封閉狀態。張越不再懼怕和別人在壹起,穿大紅大綠的衣服,做各種誇張的手勢,用大嗓門說話。

張越對記者說:“後來我竟幹上了最露臉的事,壹種能讓全國人民都看得見的職業,如果自信得不到恢復,我不可能在電視上面對天下人侃侃而談。我能做到這壹點,除了天性不允許我永遠生活在某種陰暗的心理之中外,還得感謝我始終沒有放棄學習,讀書能讓我不斷地從知識中汲取內心的力量。”

或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張越對跟自己有“相似遭遇”的人特別在意。著名歌手韓紅成名就是壹例。當時,韓紅因肥胖沒有歌舞團要,只好去歌廳唱歌。有壹天,張越坐進了歌廳,不經意地聽著歌手們唱歌,突然覺得什麽東西觸動了某根神經。張越擡頭認真打量臺上的歌者,這才看清了同屬“重量級”的韓紅,韓紅正忘情於《雪域光芒》:“跑啊———掙脫妳的繩索/找回渴望已久的自由/啊———”歌廳裏竟有如此美妙的歌喉?張越壹時被震了。也許還夾雜著點惺惺相惜,張越邀請韓紅作為嘉賓坐進了中央電視臺的錄播間。這是1998年的事。由此,韓紅就像壹瓶陳年佳釀,終於被開啟了。

想當廚師·想唱歌劇·想當作家·想嫁人有人說張越的主持是笑裏藏刀,“殺人不見血”。但有壹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張越很有壹些“江湖氣”。

因為學師範的緣故,張越出了校門便走上了講臺。張越說她有“4大願望”。

壹個是想當壹個真正意義的二級廚師水平的廚子。很有口福的張越,實在是想享盡美食的快樂。還真是因為吃,才使她走到屏幕前。

當教員的張越,壹心壹意想當壹個作家。每天3小時的課程外,她把空余的時間大量地投入到閱讀中外名著和勤奮筆耕中去,不過卻鮮有成就感。電視臺的朋友看她閑得無聊,又能寫壹手好文章,便讓她寫點小品本子試試。這壹試,讓張越試出了名堂。張越的第壹個小品是在《藝苑風景線》裏播出的。導演制片們壹瞧,這女孩還真能寫。於是春節晚會的小品也試著讓她幹起來。給觀眾們留下較深印象的《壹個錢包》、《機器人》等她都參加了編寫。

《半邊天》欄目有個小板塊《夢想成真》,拍攝壹些女性在壹天內實現夢想的過程,找來找去,那些女子不是想當歌星就是想當模特。這時有人推薦說,有個叫張越的想當廚子,這下樂壞了導演,與張越壹拍即合,南下蘇州松鶴樓,拜特級廚師學做淮揚菜,張越松弛靈氣的表演出盡了風頭,就這樣樂呵呵的張越被劇組釘在了《半邊天》。

就張越的形體和吃的精神來講,她絕對是塊廚娘料。壹道普通的罐悶牛肉,她會把牛肉用黃油煎,用紅酒泡,再放入鋪了香葉的小罐裏用小火煨,就這麽壹道菜,張越會不惜用兩天時間耐心做完。

張越自稱是“烹飪大師”。因為她既燒得壹手好菜,還知道餃子是在公元581年從餛飩中分化出來的,松鼠鱖魚創制於乾隆年間。讓張越納悶的是,她這樣會做菜,竟然還沒有嫁出去。她總是教導她的女伴:不懂做菜的女人嫁不出去的。可身旁會不會做菜的都壹壹做了新娘,惟獨張越依然待字閨中。

張越的另壹個願望是唱歌劇。記者問她,胖和歌劇是不是有某種聯系。她說胖人***鳴好,音量大。從上中學開始,她就崇拜站在舞臺上的歌劇演員。自己在臺下真就下了番苦功,《卡門》全劇從頭到尾都能唱下來。《茶花女》等劇都喜歡得壹塌糊塗。她被歌劇的輝煌燦爛迷住了。如今還是向往能演壹個角色,那就是“《卡門》舞臺上披頭散發、破衣爛衫的吉普賽老娘兒”。她說因為她們發出了特別美的和聲。為了這個情結,張越上大學時竟“厚顏無恥”地跑到聲樂系想修第二學位,唱了兩句之後,教授就告訴她可以回去了。

盡管張越極盡能事渲染她的廚師夢、歌劇夢,但她最想實現的還是作家夢。這是她作為事業而虔誠追尋的,所以不敢輕言。現如今主持人出自傳都成了壹種“秀”,寫了很多雋永的小篇章的張越卻不敢下筆了,因為這個夢產生得太久,維系得太神聖。

當然,張越還想嫁人。張越說:“我的情愛方式只憑個人感覺。我交男朋友,根本不關心他的理想是什麽,我覺得***同的理想可能成就壹番事業,卻不能成就刻骨銘心的愛情。甚而言之,我認為壹男壹女能憑個人感覺走到壹起,這已經是‘理想’本身了。”

前3個願望張越實現得差不多了,惟有嫁人之事還沒有影兒。張越說:“這是急不得的!”

出書不是什麽光榮的事兒

主持人出書眼下已成為壹種時尚。倪萍的《日子》、白巖松的《痛並快樂著》、崔永元的《不過如此》……據媒體報道,連續做火了名主持出書的華藝出版社把目標鎖定了張越,壹直向張越約書稿,但張越目前還沒有同意。

有記者問張越有沒有心動出書呢?張越爽快地回答:“現在還沒有這個打算,再說出書也不是什麽光榮的事兒。”

對於同事們寫的書,張越喜歡哪本呢?張越說:“如果是和其他類型的作品相比,我本身就不喜歡人物傳記;如果說只是局限於書,這些書倒是各有各的風采,各有各的特色,都是他們自己的性格和工作特點的反映。”提到崔永元的《不過如此》,張越像是背課文壹樣邊想邊壹個字壹個字地說:“《不過如此》是個人化的選材,加個人化的語言,壹定程度上的真誠與實話構成的壹本不難看的、有趣的書。”

張越的9個“不喜歡”

從不怕別人說自己胖的張越,日前在央視網絡與眾多關心自己的網蟲閑聊時,直言自己有許多個“不喜歡”,話裏話外倒是頗能映照出張越的率真性情。

——不喜歡做別人:在幾乎清壹色帥哥靚女組成的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陣營中,張越這個形象可以說絕無僅有。尤其令人刮目的是,她自己胖,卻又不怕胖,還聲稱堅決不減肥,的確夠另類的。不過,面對“妳覺得妳是壹個另類的主持人嗎?”的問題,張越有些不以為然,她說:“每個人都跟別人不壹樣,從這個意義上說,人人都是另類。只不過,很多人害怕成為另類,從而拚命趨同;另壹些人不怕,只做自己。”壹位網友給張越出了壹道難題:“如果有壹天領導非要妳減肥,而且留長頭發,這是命令,妳會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