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葡萄牙的信息

關於葡萄牙的信息

葡萄牙的國旗葡萄牙是歐洲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壹個國家。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海岸,北部和東部是西班牙。除了歐洲大陸的領土之外,大西洋上的亞速海群島和馬德拉群島都是葡萄牙的領土。澳門在1999年回歸中國之前由葡萄牙統治(從1553到1999)。葡萄牙裏斯本以西的羅卡角是歐洲的最西端。

中文名:葡萄牙共和國

英文名:portal,門戶共和國

簡稱:葡萄牙

大陸:歐洲

首都:裏斯本

主要城市:波爾圖、加亞新城

國慶節:1580六月10

國歌:葡萄牙共和國國歌。

國家代碼:00351

官方語言:葡萄牙語

政治制度:總統共和制

國家領導人:阿尼巴爾·安東尼奧·卡瓦科·席爾瓦

人口:10848692萬

主要民族:葡萄牙人

土地面積:92072

國內生產總值總額:2450億美元(2006年)

國花:薰衣草、康乃馨

國樹:杏仁(杏仁)

該國簡史

1140年,葡萄牙脫離了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統治,阿豐索·恩裏克成為該國的第壹任國王。1143年,葡萄牙在收復領土的戰爭中誕生了壹個獨立的君主制國家,並得到了教皇的承認。它是歐洲大陸上第壹個統壹的民族國家。現在的葡萄牙領土是在1249年阿方索三世統治時期形成的。

公元前時期

公元前1000年有幾個部落居住在伊比利亞半島,最早居住在這裏的是凱爾特人);公元前8世紀和9世紀居住在葡萄牙北部和西班牙加利西亞的人。與此同時,還有腓尼基人在阿爾加維沿岸建立了漁村,他們壹直向北探索,直到現在的裏斯本。希臘人和天主教徒居住在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羅馬人在公元前201年擊敗迦太基人和公元前140年擊敗凱爾特人後,控制了葡萄牙中部和南部。在羅馬統治的六個世紀中,葡萄牙語的傳入和屬於拉丁家族的習俗也為基督教的傳入奠定了基礎。在西哥特人和阿拉伯人統治時期(469-1139),羅馬帝國在3世紀和4世紀實力較弱,這影響了這壹地區的主權。公元469年,日耳曼民族西哥特人跨過比利牛斯山脈來到這裏,並在7世紀引入了基督教。公元711年,穆斯林入侵並推翻了西哥特王朝,在科爾多瓦建立了呂斯王國。盡管穆斯林統治者並不排斥猶太教和基督教,但許多基督教徒皈依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9世紀和10世紀蓬勃發展。經過近四個世紀的穆斯林統治,葡萄牙仍有許多穆斯林建築地標,以及許多來自伊斯蘭和阿拉伯的習俗,這些習俗也影響了當地的方言。在十字軍東征和葡萄牙建國期間(1139-1415),1139年壹位來自葡萄牙邊境(以波爾多為中心的領地)的貴族?阿豐索·亨利克斯(Afonso I)宣布獨立,並聲稱自己是第壹位葡萄牙國王。在十字軍的幫助下,他與穆斯林作戰,於1147年收復了裏斯本,並於1249年在阿倫特霍和小川奈那擊敗了剩余的穆斯林。迪尼斯壹世(1279-1325)普及了葡萄牙語的使用(以取代西班牙語),於1290年創建了第壹所大學,並於1297年簽署了《卡尼斯條約》?Ices)確定了國界,並在14世紀成為歐洲第壹個獨立的國家。

大遠征時期(公元1415—1580)

阿維斯家族的第壹任國王,若昂壹世(Jo?O I)(公元1385-1433年)在葡萄牙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並為未來的領土擴張和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增強我們的國力,我們與英國簽署了《溫莎條約》,以建立永久聯盟。15世紀是海權時代的黃金時代。在若昂的兒子航海家亨利王子的領導下,葡萄牙在海洋技術和探索方面成為世界領導者。葡萄牙冒險家從摩洛哥和馬德拉群島旅行到無人居住的亞速爾群島,並進軍非洲大陸尋找奴隸和財富。公元1443年,在恩裏克王子的指揮下,來自羅卡角的葡萄牙航海家穿越了西非海岸的博哈多角。在此之前,這是已知世界的末日。到1460時,葡萄牙繪制的非洲西海岸已達4000公裏。公元1488巴塞洛繆?迪亞斯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後,世界發生了變化。他不僅打開了通往東方的大門,還打開了葡萄牙香料貿易的入口。此後,盡管葡萄牙錯過了克裏斯多弗·哥倫布,但在公元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率領第壹支遠征艦隊到達印度,並在東非和印度尼西亞打下了許多殖民地。兩年後,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贏得了巴西,建立了龐大的葡萄牙帝國。在哈布斯堡和布拉岡薩王朝(1580-1807)期間,阿維茲王朝在1580年失勢,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堅持自己有壹半葡萄牙王室血統,這使得伊比利亞半島的主權回歸壹個國家。在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60年中,葡萄牙被拖入了幾次戰爭,其中最嚴重的壹次是1588年西班牙-葡萄牙無敵艦隊慘敗給英國。這些年後,葡萄牙帝國逐漸消失。公元1640年的裏斯本前皇宮,葡萄牙布拉幹薩王朝(布拉幹之家?a)抵抗西班牙的腓力四世宣布獨立。為了反抗西班牙,維護民族獨立,他長途跋涉再次與英國和好。時隔半個世紀,若昂五世(公元1706-1750)利用在巴西開采的黃金和鉆石振興經濟,使葡萄牙再次繁榮起來。公元1755年的地震摧毀了裏斯本和葡萄牙南部,超過15000人死亡。Marquês de Pombal配合國家經濟改革重建裏斯本。

拿破侖和後拿破侖時期(公元65438年)

拿破侖在1807年入侵葡萄牙,但皇室成員為了保命逃到了巴西。公元1821年,若昂六世回到裏斯本,但他面對的是葡萄牙王室不斷騷動造成的復雜政治氛圍。他的兒子佩德羅成為巴西國王並宣布獨立。1826年若昂六世死後,發生了兩兄弟之戰(1826-1834)。因為在公元1822年,憲法是在王室缺席的情況下起草的,君主的權力被大大削減了,在公元1826年,立憲主義者(佩德羅,巴西第壹任國王)和君主主義者(米格爾,佩德羅的弟弟)在葡萄牙各地爆發。經過八年的血腥沖突,米蓋爾被流放,由佩德羅的妹妹瑪麗亞二世(15歲)繼承王位。然而,在接下來的75年裏,自由民主黨和君主主義者繼續對峙。

第壹個總和時期到薩拉查時期(公元1910—1974)

10月5日,曼努埃爾二世在英國逝世,這正式宣告了上個世紀政治動蕩的結束,第壹共和國時期開始了。新政府賦予男性選舉權和參政權,削弱了教會的影響力,同時工人也有罷工的權利,並根據他們的工作表現而不是家庭來評估人事表現。然而,挑戰教會的權力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的反彈,勞工權益的釋放也引起了政府和工人之間的對抗。加入第壹次世界大戰使經濟動搖和國內動蕩。1926年的軍事行動正式結束了脆弱的共和政府,安東尼奧?安東尼奧·卡爾莫納將軍成為臨時軍政府領導人。為了解決經濟危機,他任命了著名的經濟學教授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曾擔任財政部長,並於公元1932年成為首相,但他也很快成為獨裁者,仍然緊握權力不放。恐怖的秘密警察逮捕了反對薩拉紮的人,並殘酷鎮壓了非洲的叛亂,這也拖累了葡萄牙的國民經濟。

革命轉變時期(公元65438年+0974年-65438年+0999年)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上反對帝國主義的呼聲高漲,國內軍隊葡萄牙聖地亞哥的教會人士厭倦了對非洲殖民地的壓制。所以在4月25日,1974,左翼軍隊發動了政變,也就是康乃馨革命,葡萄牙的每個城鎮都有壹條名為4月25日的街道來紀念它。1975年,社會主義政府放棄了對非洲殖民地的管轄權,1976年舉行了第壹次選舉,大受歡迎的馬裏奧當選。馬裏奧·蘇亞雷斯是總理。面對國內經濟危機,他提出“百日改革”振興經濟。葡萄牙於1986年加入歐洲共同體(現歐盟)。這壹新的挑戰仍然無法阻止索雷斯贏得今年的總統選舉。他也是葡萄牙第壹位平民總統。目前,葡萄牙仍在努力在經濟上趕上其他西歐國家。似乎加入歐盟並沒有對葡萄牙的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公元1999年經濟增長率達到3.5%,近年來在公共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多進展。盡管在裏斯本舉行的1998世博會不太成功,參展人數也不如預期,但籌備過程改善了裏斯本的交通,也增強了葡萄牙的國際勢頭。重生的葡萄牙在後殖民時代扮演著全新的角色。在過去幾年中,它壹直在幫助前殖民地安哥拉和東帝汶尋求和平。2月20日,葡萄牙同意放棄最後壹塊殖民地——澳門,並將其歸還中國,以結束其442年的統治。

國內政治

2004年底,由於社會民主黨和人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政績不佳,內部矛盾重重,桑帕約總統宣布解散議會,並於65438+2月10日提前舉行大選。2005年2月20日,執政三年的左翼政黨社會黨以絕對多數贏得議會選舉,隨後上臺執政。新政府在內政、經濟、外交和軍事領域全面進行改革。然而,由於改革力度大,觸動了社會各階層的利益,民眾的不滿情緒上升,包括軍隊、警察和法官的罷工和抗議遊行,社會矛盾加劇。在2005年6月5438+10月舉行的全國市政選舉中,社會民主黨利用選民對政府的不滿贏得了選舉,並保持了其在地方政府中的主導地位。2006年6月22日,在社會民主黨和人民黨的支持下,卡瓦科·席爾瓦在葡萄牙總統選舉中當選總統,並於同年3月9日就職。任期為5年。現行憲法制定於1976年,經歷了六次修改。最後壹次修訂於2004年完成。根據憲法,總統、議會、政府和法院是國家權力機關;總統是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根據政府的提名任免總參謀長和三軍將領。總統只有在聽取各黨派和國務院的意見後才能解散議會,並可以在“必要時”解散政府和罷免總理。議會實行壹院制,由230名議員組成,任期四年。本屆議會於2005年2月20日選舉產生。3月6日,葡萄牙議會舉行了第壹次全體會議,選舉葡萄牙社會議會議員海梅·雅伊梅·伽馬為議長。四名副議長是曼努埃爾·阿萊格雷(社會黨)、吉列姆·席爾瓦(社會民主黨)、安東尼奧·費利佩(葡萄牙共產黨)和特爾莫·科雷亞(人民黨)。各黨派席位分配如下:社會黨121,社會黨75,葡共12,人民黨12,左翼集團8和綠黨2。本屆政府於2005年3月6日就職,由社會黨組成。主要成員包括:總理若澤·蘇格拉底、國務兼內政部長安東尼奧·科斯塔、國務兼外交部長路易斯·阿馬多和國務兼財政部長路易斯·坎波斯·庫尼亞。總理辦公室部長佩德羅·佩雷拉、國防部長努諾·特謝拉、司法部長阿爾貝托·科斯塔、環境、土地規劃和區域發展部長弗朗西斯科·努內斯·科雷亞、經濟和創新部長曼努埃爾·皮尼奧、農業、農村發展和漁業部長傑米·席爾瓦、公共工程、交通和通信部長馬裏奧·利諾、勞動和社會團結部長何塞·安東尼奧·達席爾瓦、衛生部長安東尼奧·坎波斯;教育部長瑪麗亞·德勒德斯·羅德裏格斯;科技和高等教育部長馬裏亞諾·加戈;文化部長伊莎貝爾·馬得利。議會事務部長奧古斯托·桑托斯·席爾瓦和部長會議總理辦公室國務秘書若熱·拉考。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機關,其院長由法官選舉產生。最高法院院長在全國排名第四,僅次於總統、議長和總理。如果前三位* * *不在國內或無法履行職責,最高法院院長可以代理國家元首。最高法院現任院長是2005年當選的努內斯·達·克魯斯。共和國總檢察長是最高檢察機關,總檢察長何塞·德莫拉於2000年6月6日至10月6日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