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上海讓妳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麽?

上海讓妳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麽?

白斬雞

浦東三黃雞這個品種能達九斤以上,又叫九斤黃。壹只九斤黃斬出六七盤供六七桌客人享用都夠。上海最早的白斬雞常見於村宴,有幾百年的 歷史 。

清末民初粵菜進入上海,白斬雞與廣東白切雞的制作方式融合,現如今的上海白斬雞與廣東白切雞十分相似,只是蘸料有別。上海是除了廣東之外最接受粵菜的地區,白斬雞的演變就是代表。

青魚禿肺

上海本幫菜十之八九學蘇州,青魚禿肺比較特別,它是用青魚的肝臟做的。蘇州菜裏並沒有這道菜,但禿字卻是蘇州話,意思是“只有”。比如蘇州禿黃油,就是把蟹黃單獨挑出來做的菜。把魚的肝臟叫做“肺”也是蘇州話,比如蘇州鲃肺湯,就是鲃魚的肝臟做的。這是壹道用蘇州話命名的但是上海獨有的本幫菜。

油爆蝦

有別於魯菜的油燜大蝦。油爆蝦的個頭不能大,必需用活蝦。最特別之處是油溫九成熱,僅差壹成就是油鍋著火了,恐怕找不到第二道菜用到如此高的油溫。油爆時間不超過30秒,皮脆肉嫩。調味僅用紅醬油和白糖,收濃成芡,蝦回鍋掛芡即成。

腌篤鮮

源自皖南山區的農家菜春筍鹹肉,沿新安江順流而下流傳到杭州。杭州廚師以鹹肉配鮮肉改進成腌篤鮮。後流傳到上海,影響力甚至超過前兩地。

羅宋湯

羅宋是俄羅斯的直接音譯,俄羅斯這個發音是從蒙古傳過來的,據說蒙古人發不出羅這個音,所以在前面加了壹個俄。

美國有個左宗棠雞,湖南人表示不是湘菜。

日本有個天津丼,天津人表示沒聽說過。

上海有個羅宋湯,俄國人表示這是什麽鬼。

羅宋湯在民國時期的上海就有,只是頗小眾。之後曾經消失。到了八十年代紅房子的老廚師恢復了這道菜,但苦於八十年代的物資匱乏,沒有黃油,沒有牛尾,沒有紅菜頭。不得不用當時手頭有限的材料,紅腸、番茄醬、炒面粉做出這道俄國人都不認識的羅宋湯,並且風靡上海。

炸豬排&辣醬油

炸豬排蘸辣醬油是標配。炸豬排源自奧地利。辣醬油是山寨英國喼汁,裏面沒有醬油成分,辣是指裏面有個成分是辣根,這個辣根也是吃生魚片蘸的青芥的成分。

爛糊肉絲

這是上海的平民美味。貌似清淡,但裏面加了姜絲、豬油和胡椒粉,滋味飽滿十分暖胃。它跟中原地區的胡辣湯還有些淵源。唐朝以來絲綢之路帶來胡椒,中原就有了喝胡辣湯的傳統。北宋靖康之難,南宋趙構皇帝衣冠南渡,先到紹興,然後定都杭州。胡辣湯傳到了浙江,衍生出宋嫂魚羮、西湖牛肉羹等浙菜。其中還有壹道肉絲糊辣流傳於浙東,寧波肉絲糊辣是上海爛糊肉絲的鼻祖。清末上海開埠,大批寧波人移民上海創業。這道菜是上海十六鋪最早的碼頭菜之壹。

備註

兩千年前上海還是海洋,成陸只有壹千年,城市化僅兩百多年。兩百年前的上海還是落後小農村。那時候的上海 美食 ,除了農家菜,就數村宴菜了。村宴是村民互助行為,東家出資購買食材,鄰居紛紛出借桌椅碗筷,由壹名擅長烹飪的能手主廚,七大姑八大姨幫廚。村宴廚師這個行業世代相傳,卻不是專業廚師,而是壹種副業。在只有壹名主廚的前提下,為了同步給每桌上菜,村宴菜主要是蒸菜和冷菜,比如流傳至今的浦東老八樣。

元末明初,松江(蘇州河的前身)淤塞,市泊司從青龍鎮遷往上海鎮,上海成為重要港口。不久之後上海鎮升格為上海縣。碼頭經濟產生碼頭菜,此階段的上海碼頭菜主要學蘇州,上海菜濃油赤醬的印象主要形成於這個時期。

清末上海開埠以後,村宴廚師進城成為專業廚師,村宴菜與碼頭菜結合,成為上海本幫菜的基礎。同時期除了本幫,還有寧幫、蘇錫幫、揚幫、廣幫、杭幫、徽幫各路廚師匯聚上海爭奇鬥艷。不僅帶來各地 美食 ,還有就地創新。留下了諸如王寶和、德興館、大富貴、老半齋、杏花樓、老正興、沈大成、小紹興、大壺春、鮮得來、凱司令、老大昌、王家沙、南翔饅頭、國際飯店等等老字號。

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出現了海派上海菜,上述各幫 美食 在上海經過上百年的融合,早已妳中有我,我中有妳了。海派菜不再追求古老的上海本幫味,而是上海人更熟悉的海派上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