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保存下來的騎樓街道歷史文化遺址和閩南街市風情,見證了廈門城市歷史發展的過程,留存了城市寶貴的文化記憶。
如今的中山路,經過近百年來的培育和打造,已經成為壹條歷史積澱深厚、經營品類齊全、名店名品雲集、人流物流集中的歷史文化名街。
(壹)文化優勢:郁達夫曾住過天仙旅社
廈門城墻,新街禮拜堂,江夏堂……中山路片區保留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孕育了眾多的廈門文化名人,堪稱廈門的文脈。
這裏還有著名民族英雄陳化成、著名書法家歐陽楨、詩人虞愚、著名書法金石家呂世宜等名人的故居;著名的民盟早期領導人李公樸和作家郁達夫下榻過的天仙旅社;中國科學院前院長盧嘉錫的童年,也是在這裏度過的。
中山路不但有豐富的文物古跡,而且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音、歌仔戲、中秋博餅等在中山路都有著悠久不斷的傳承。
(二)建築優勢:騎樓建築盡顯南洋風情
中山路主要由華僑投資興建,並由成片的騎樓組成,兩旁帶著濃郁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築映襯著中山路“南洋風情商業街”的雅號。
位於中山路輪渡路口的華僑銀行,是當年廈門人與南洋華僑之間血脈緊緊相連的歷史見證。
南洋風情的騎樓,加上了閩南傳統的綠琉璃門樓屋頂,騎樓的門柱上又加上富有中國特色的廻雲紋裝飾,為中山路騎樓添上了中國氣派和閩南色彩。
中西合璧,開放包容,有人說這就是中山路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風貌。
(三)對臺優勢:臺商紛紛開店經營
位於海峽西岸的中山路,與臺灣僅壹海之隔,聯系甚密,淵源深厚,有“中國閩臺風情第壹街”之稱。
福建、臺灣的各行業眾多品牌在這裏匯集;眾多的閩商、臺商在此開店、經營,並經常舉辦與臺灣有關的臺灣特色商品展、鄭成功文化節風俗展演和歌仔戲、南音等具閩臺特色的各項活動,是對臺商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壹。
中山路上有古城東路“閩臺特色食品街”。
3月18日,位於古城東路的“老臺南劍獅美食文化園”也正式對外開放,廈門市民能在此零距離感受臺南獨特的地方文化。
(四)交通優勢:地處市中心交通便捷
中山路地處廈門城市中心,在早期,中山路更是廈門城市的代表,當時的廈門就是指中山路周圍。
中山路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遙遙相對,緊鄰廈門城市快速幹道——環島路、成功大道,緊挨碼頭、長途汽車站,就是到到最遠的機場也不足30分鐘。
(五)環境優勢:商業街直通大海
中山路是壹條直通大海的商業街。
走在街上,便有陣陣海風吹來,讓人感覺愜意無比。
閑暇之余,妳還可走到街盡頭的海邊,遙望“海上花園”鼓浪嶼,聽濤聲浪曲,觀千帆飛渡、萬舸迸發。
全國首創,廣告采用統壹板材和底框,以歐式的鐵藝雕花來突出騎樓的優美,實施LED夜景工程,使藝術照明與建築景觀融於壹體……近年來中山路的兩次大規模改造,既有效地保持了原有商業街的建築風貌、歷史印跡,又進壹步突出了廈門的本土文化、南洋文化和閩臺文化,提升整體景觀的內涵與品位,使中山路成為廈門的壹大遊覽勝地,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六)品牌優勢:老字號特產成“金字招牌”
中山路著力找準文化與商貿產業發展的契合點,不斷提升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業態,形成高、中、低端業態有機搭配,國際名品、老字號品牌主導的特色商業街區。
在短短1200米的中山路上匯集了200多種國際壹、二線知名品牌。
眾多國內知名品牌,也是巧借中山路的人氣和影響力,在此設旗艦店,作為其品牌宣傳的排頭兵。
中山路更是本土品牌的集散地,金鷺首飾、光華藥店、好清香大酒樓、黃則和花生湯、佳味再添小吃、葉氏麻糍、大同鴨肉粥等廈門老字號本土特產,成為中山路上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