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絕句古詩寫作文三年級

絕句古詩寫作文三年級

1. 關於古詩的作文三年級

我喜歡古詩。

小時侯,經常浸泡在古詩的韻律裏。每天晚上,聽著錄音機裏播放的古詩,伴隨著窗外蟬鳴聲,壹陣微風吹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伴隨著古詩,我詩意的生命開墾出豐美的田園。我會背的第壹首古詩是《詠柳》。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我問爸爸“綠絲絳”是什麽意思,爸爸說,“綠絲絳”是柳條垂下來像壹條條絲帶,就像妹妹頭上紮的綠色蝴碟結,這就是“綠絲絳”了,哦,懂了。 我就這樣壹首首背了下來,讀了許多有關春天的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春天陽光普照,江山秀麗,春風拂面,春風送來了花草香氣,春回大地,泥土松軟,燕子來飛飛去銜泥做巢,鴛鴦在暖和的沙地上睡著了,這壹定是壹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圖啊!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這首詩仿若把我們帶到了黃師塔前,望著滔滔江水向東流去,心中的煩憂也隨之而去,春風吹來,頓覺又懶又困,我明白了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 宋朝詩人王安石有壹首《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和南宋詩人朱熹《春日》中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同樣是寫春風,詩人壹個喜,壹個憂,兩相對照,反映出兩位詩人當時不同的際遇,不同的社會環境,感受到了詩人的愛國情懷,領悟了不同的寫作手法。

古詩不僅給我的生命田園抹上了綠色,而且讓我的心靈騰飛,融入那千年唐風宋詞中,遙望天外雲卷雲舒,聆聽海天相接處漁歌唱晚,更讓我這個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煙壯闊。 古詩,讓我的生命豐富多彩!我愛古詩。

2. 三年級下冊《絕句》的意思春天作文

這是壹個春天柔風細雨的日子。

“我”來到橋對面的野外觀賞春光。我先將有蓬的小船系在柳樹底下,我拄著用長老的的藜莖做成的拐杖從小橋走到對岸。

這裏長著各種各樣的樹。先說說柳樹吧。

柳樹已抽出了新芽。壹根根細長的葉子搭在岸上,垂在小河。

它散發著春的氣息。梅花又嫩又嬌。

它張開壹朵朵如粉似玉的花苞,那玉粉色的花朵又香又甜,驚得我完全陶醉在這片花的海洋。再看看地上的小草,它已經經過這冬眠,從土地裏探出濕露露,綠油油的小腦袋。

我真不忍心讓屐齒印留在青苔上。這時,春天杏花開時降的小雨沾濕了我的衣衫,輕柔的楊柳風吹到臉上我也不覺得冷了。

3. 三年級上冊語文13古詩兩首絕句是按照什麽順序寫的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絕句是詩體名。絕句、律詩為唐代的今體林詩(後世稱為近體詩),以區別於古體詩。這首詩以“絕句”寫入詩題,又因同時有同體詩四首,所以合題為《絕句四首》,不令立體目。這首絕句為四首中的第三首。

這首七言絕句每壹句各寫壹種眼前的景物。“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本棲息高枝,此時鳴與翠柳之上,古代詩詞中“於”字長被省略,如果補進去就是“鳴於翠柳”。“翠柳”表明柳葉新綠春意漸濃,黃鸝在柳葉新綠的枝頭婉轉的發出嚦嚦的聲,顯示了春日風光。

“壹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飛上高空,隨著春暖而更有勃勃生機。

“窗含西嶺千秋雪”,從窗框中望出去,西嶺的久積未消的雪清晰可見,好像就包含在窗框中壹樣。

“門泊東吳萬裏船”門前停泊的是萬裏航行的東吳船,是駛向長江下遊地區的,還是由下遊駛下來的?長江雖長,航程雖遠,但江上船只總是往返行駛,無論是駛來的、駛去的,都使詩人想到沿長江而下,可至中遊地區的襄陽,轉道可至故地洛陽;正因為如此,他系情於門前停泊的東吳船,對它產生遐想。

四句盡管都寫景物,但前兩句寫的景物以色彩(綠柳、黃鸝、白鷺、青天)、聲音(鳴、飛)、動靜顯示春光明麗,後兩句則以靜景(遠景、近景)暗示動意;禽鳥在春暖時節如此活躍,自己不能無動於衷的心思也得到映示。詩人的眼前景物當然不止這些,他把它們攝入詩中是有選擇的,因景生情、以情取景,這就是他的選擇準則。

4. 小學生三年級作文古詩伴我成長600字

古詩的中國已經有五千年之久的歷史了,它們分為五絕句和七絕句,五絕句每行有五個字,七絕句每行有七個字。不管是五絕句還是七絕句,詩的每壹句都很押韻,每壹個詞都與上句相對。每壹首小小的古詩裏都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思想感情。

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讓我學習和背誦古詩,那時我根本就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麽要我背古詩,還向爸爸媽媽發脾氣。可是自從過了那個星期天的早晨後,我對古詩的看法就改變了。

那是壹個星期天的早晨,媽媽因來不及買飯而讓我吃昨天晚上剩下的飯。那時的我以吃慣了面包,不想吃剩飯,就把媽媽熱的早飯全倒了。

“逸波,吧《憫農》這首詩背壹遍!”媽媽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三個字就在我嘴邊,可我怎麽也說不出口!“妳知道嗎,農民叔叔阿姨們春天要播種麥苗,耕土撒種;夏天,當妳在家吃著雪糕、看著電視時,他們正在給莊家澆水施肥;秋天到了,他們還要開著拖拉機,收割麥田;冬天,當妳吃著他們辛勤的勞動成果時,他們,卻在整理著麥田,為來年開春的播種做著準備!”媽媽告訴我:“媽媽從小就生活在農村,妳的姥姥姥爺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妳看他們是不是每天都那麽辛苦的勞動?”

聽了媽媽的話,我豁然開朗:“哦媽媽,我知道啦!李紳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不是為了讓我們節約糧食呀?!”

“對,真聰明!所以妳現在呀好好吃飯,不能浪費糧食,做壹個不浪費糧食的好孩子。”媽媽高興地說。

《憫農》,不僅讓我懂得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更激發了我要好好學習,長大要為祖國報效的誌向!

記得有壹次,我在電視上看了這樣壹個小故事:有壹位母親,在垃圾站旁撿著破爛,背上還背著壹個小娃娃。近壹看,這個嬰兒竟然沒有手臂!原來,那位母親為了給孩子按上假肢,白天搬啤酒瓶,下午撿破爛、作零活來掙錢,晚上還要照顧嬰兒。

看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這首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古詩,就如同我的老師,教會了我許多道理;古詩,就如同我的同學,與我壹起學習;古詩,就如同我的夥伴,伴我成長!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不做叛國奴、好好學習、珍惜時間……

我長大以後壹定呀做壹名語文教師,把中國的古詩交給下壹代,讓它流傳萬代,輝煌於世!

5. 四年級下冊絕句 這首古詩寫作文怎麽寫

這是壹個春天柔風細雨的日子。

“我”來到橋對面的野外觀賞春光。我先將有蓬的小船系在柳樹底下,我拄著用長老的的藜莖做成的拐杖從小橋走到對岸。

這裏長著各種各樣的樹。先說說柳樹吧。

柳樹已抽出了新芽。壹根根細長的葉子搭在岸上,垂在小河。

它散發著春的氣息。梅花又嫩又嬌。

它張開壹朵朵如粉似玉的花苞,那玉粉色的花朵又香又甜,驚得我完全陶醉在這片花的海洋。再看看地上的小草,它已經經過這冬眠,從土地裏探出濕露露,綠油油的小腦袋。

我真不忍心讓屐齒印留在青苔上。這時,春天杏花開時降的小雨沾濕了我的衣衫,輕柔的楊柳風吹到臉上我也不覺得冷了。

6. 用三年級的古詩寫壹個小故事25字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壹年,是唐玄宗開元十八年!他記得很清楚.春,遲遲而來,這襄地,寒氣還盛.風從江面吹來,浩然兄的青衣翻動,發帶飛舞!成這壹年春裏永遠定格的風景!

浩然兄說,他要去揚州看看,揚州此時瓊花開得正盛,瘦西湖上的小姐公子們也開始擺茶座開詩社,正是歡時.文昌廟的廟會也快要舉行,大明寺的聖僧也在籌備著舉行壹年壹度的佛經會.那個繁華的地方,讓他忍不住想飛奔而去.

他的眼裏閃著光,揚州,是他夢裏到過多少次的地方啊,是他向往多久的地方,他也多想壹條條街壹彎彎巷壹間間酒肆的流連,不須歸家!脂粉堆裏也豪氣的潑墨壹番,但是,他不可以,不可以隨這翻動的江水而下,他看著岸邊矗立的黃鶴樓,看著浩然兄登上的扁舟,看著江水滾滾東去!他有多少不舍,自從蜀地與他相識,多少日子!他欣賞浩然兄這樣的人,他認定這樣的摯友!但是他,又是,多麽,多麽想壹同下到揚州,壹同去那繁華的地方領略壹番!

船啟程了,船頭站立的浩然兄,在微笑揮手!他站在岸邊,目光的焦點全是他即將離去的好友,他也揮手,僵硬而遲緩,他不舍得!他也想去!他很矛盾的內心,不停的,不停的,在兩個思想中徘徊.再壹回神!船已消失於江面!

他用盡力氣去遠眺,但是遠處唯有滾滾的江水和碧色的天空.船已經遠了,遠了,揚州去了!

他還是佇立在這岸邊,望著江水流去的方向,久久的,久久的,不願離開!

只看見長江水靜默前行.

7. 李白寫的詩(學過的1~3年級,五字絕句

李白寫的詩(學過的1~3年級,五字絕句)有三首:靜夜思 (第壹冊) 夜宿山寺 (第三冊)獨坐敬亭山 (第六冊) 。

另外有壹首古郎月行 (第二冊) 課本中只是節選,不是全詩,那是壹首五言律詩,不是絕句。小學課本中李白詩篇全集(人教版): 靜夜思 (第壹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郎月行 (第二冊)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碧雲端。 夜宿山寺 (第三冊)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獨坐敬亭山 (第六冊)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早發白帝城 (第七冊)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第七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 (第八冊)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第八冊)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望天門山 (第九冊)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