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七都旅遊景點介紹。七張圖都有意思嗎?

七都旅遊景點介紹。七張圖都有意思嗎?

七都鎮旅遊景點

兔兒嶺位於堂邑村後山,與第壹奇山山脈相連。山陡而不險,山高而不險。

矮小的蘆葦,春夏綠皮,秋天白皮,形成了壹道獨特的風景。五月,它們開滿了杜鵑花,日出時爬山,仰望天空,還有祥雲,這是壹種神話般的美麗。高空旅行的最佳地點。有四個旅遊區,即:智體勝利場、瀛洲大水、霍童洞和那羅延洞。智體寺始建於宋開寶四年(971),歷代重修。皇帝賜名殿宇,太監五次賜修。有皇家文物,如“千聖天官”鐵佛、“鎏金大毗盧”銅佛和佛經。4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1983,列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智提寺所在的智提山海拔800多米,周圍有99座山峰,整座山有700多個景點,被列為壹組風景名勝區。

七都太湖濕地公園怎麽樣?

太湖濕地公園位於七都鎮西丁家港閘段恒通太湖度假酒店對面的湖濱區域。西接七都濕地公園,東臨湖光塔營景區,北接環湖大道。它構建了壹個連接城市與自然的生態景觀的良性生態系統,是壹個遠離喧囂、感受自然的公共親水空間,也是傳承地域文化特色的載體。

七都鎮位於太湖東南岸,海岸線長達23公裏。七都沿湖有多個文化旅遊景點,如綠色郊野公園、太湖大學堂、南宮堤和太湖濕地公園。除了豐富的濕地植物外,這裏還是享譽國內外的湖蟹之鄉。它擁有23公裏的太湖海岸線,水土資源豐富。

視野非常開闊。漫步湖邊,可以遠遠欣賞東太湖和吳中山水齊都的美景,體驗豐富的戶外活動。在太湖濕地公園三期,為了提高遊客的景觀效果,專門修建了壹些涼亭、親水平臺和親水走廊,供遊客休憩觀景。

太湖禁捕半年多後,太湖沿岸的七都漁民在9月迎來了壹年壹度的開漁節。這項富有太湖漁文化的民俗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近萬名遊客前來觀賞。

更多關於七都太湖濕地公園的信息怎麽樣?,進入:查看更多。

安徽省池州市4A和5A級旅遊景點名單,最喜歡的收藏

安徽九華山風景區:九華山,古稱靈羊山、九子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它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被譽為“東南第壹山”。據說唐代李白《望九華贈青陽衛仲堪》壹詩:“我曾登九江,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九芙蓉。”它被改名為“九華山”。

九華山是皖南三大山系之壹,其主體是壹條由花崗巖巖體構成的強烈斷裂隆起帶。除沈積巖外,大部分邊緣地區是由花崗閃長巖組成的褶皺斷塊的輕微隆起帶。九華山地處北亞熱帶,既受濕潤季風的影響,又受山區海拔和地形的制約,因此具有溫和、濕潤、涼爽的山地氣候特點。

九華山北瞰長江,南望黃山,東臨太平湖,西望池州,方圓100多公裏。主要有99座山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華山總面積約120平方公裏。九華山,從山麓到天臺山,到處都是著名的寺廟和眾多的文物。有78座古寺,包括華城寺、沈約堂、慧聚寺和百歲宮,有65,438+0,500多尊佛像,以及65,438+0,300多件文物,如明朝萬歷皇帝授予的詔書、藏經和其他玉璽和器皿。

2006年,以九華山為主體的九華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九華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九華山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2019 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公告,批準九華山為世界地質公園。

秋浦河漂流:秋浦河漂流發源於皖南山區石臺縣秋浦河(森林覆蓋率87%)。河水清澈如秋,兩岸風景如畫。秋浦河漂流段最具特色:兩岸古樹相融,河灘險急,再現李白“水車嶺、鴕鳥灣、魚梁壩”等。乘坐竹筏漂流的遊客可以追尋詩歌的蹤跡,體驗唐詩的魅力。木筏漂流,全長15公裏,途經14險灘,礁石種類繁多。妳可以乘皮劃艇在水中激情沖浪。遊客可以在河岸上推著石磨、蹬著水車,在水上餐廳品嘗秋浦漁家竹筒飯,在沙灘上燒烤,在河灣遊泳捉魚,在古老的柳林中彎弓打獵,是漂流休閑的好去處。

平天湖景區:平天湖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部,包括省級風景名勝區旗山和平湖及其周邊區域,總規劃面積42.9平方公裏,其中平天湖水域面積12平方公裏。

平天湖風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南有九華聖地,西有秋浦仙境、杏花村、九華天池等景點。曾被中央電視臺評為2014中國十大最美賞月地之壹,現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有安徽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平天湖休閑廣場)、國家級水產訓練基地、國際遊艇會、休閑文化商業街、生態度假山莊五大功能模塊。

被譽為“城市明珠”的平天湖風景秀麗,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文化積澱深厚。它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景色宜人。

石臺縣仙峪山景區:仙峪山橫跨東至縣和石臺縣,是東至、石臺、祁門三縣的交界處,是黃山的西脈。仙峪山主峰海拔1376米,為皖南第四高峰。既有皖南山水的自然屬性,又有徽派文化的特色。仙浴山,顧名思義,是神仙居住的山,這裏曾出現過“七仙女下凡”的奇異天象。

仙峪山風景區是壹個集優美的自然生態和悠久的古遺址文化於壹體的生態文化旅遊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曼根關古徽道,始建於唐代,至今保存完好。這裏有“中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和“中國富硒第壹村”——大山富硒村,甚至還有世界著名的大峽谷——七彩玉谷,這裏有吳麗清觀光茶園、田放富硒觀光茶園等歷史著名茶園。仙峪山有著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古老而豐富的文化遺產,被稱為“神仙居住的地方”。

醉山野原生態旅遊度假區:醉山野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境內,北界石臺縣和貴池縣,西接任麗鎮和吉灘鄉。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57.2平方公裏,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136.75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2.37%。規劃區以自然資源為主,兼具人力資源。主要開發建設三大旅遊功能區,分別為“天佛園”、“黃崖峽”和“鄯善景區”。

該項目以山水綠色生態環境為基底,以休閑度假為核心功能,以景觀觀光、山野休閑、文化體驗和體育運動為重要補充,在新的旅遊經濟模式下,將成為山野具有獨特自然景觀、先進服務設施和濃郁地域文化的具有吸引力的生態文化休閑勝地,集觀光、休閑度假、體育和生態人於壹體。

東至龍源旅遊度假區:龍源旅遊度假區,又名江南農業科技園,位於東至縣大渡口鎮,沿江而建,毗鄰美麗的國際濕地金聖湖畔。是皖南地區最大的度假區,也是皖江地區唯壹的五星級度假區。2014年底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2006年2月21日,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龍源旅遊度假區設有遊客接待中心、度假別墅、垂釣中心、休閑娛樂中心和戶外運動中心。是集觀光、娛樂、體育、農業開發、科學研究、科技培訓為壹體的高科技園區和旅遊度假區。

青陽蓮峰海雲風景區:蓮峰海雲風景區位於九華山蓮花峰。它位於九華山的背面,是九華山山脈的第壹高峰。因其終年雲霧繚繞、景色壯觀而得名。因蓮花峰外形酷似文房四寶中的筆桿,故又稱“筆架山”,景區面積400畝,保護面積1萬畝。蓮花峰雲海是九華山後山旅遊帶的重要接待景區。如果它依山而建,它將創造壹個景觀,而花園就是山,山就是花園,令人著迷和自然。

慶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西漢元豐二年(前109)設陵陽縣。唐天寶元年(742年),青陽縣遷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藏王菩薩的道場,九華山位於縣城西南部,佛教文化歷史悠久;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民間戲曲、京劇鼻祖青羊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連戲、儺戲、九華山歌廣為傳唱。境內有許多古代遺跡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古文化遺址120余處,古墓葬、古建築、碑刻摩崖數百處。

東到九天仙峪景區:東到九天仙峪景區,位於安徽省東至縣東部的葛公鎮,屬黃山余脈,位於東至、石臺、祁門三縣交界處,海拔1.376米,是黃幹河、秋浦河、杜堯河的發源地。

九天仙寓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景區以皖南最大的瀑布群命名。九天仙峪景區內有多處疊瀑,其中有壹處單瀑高100米。水壹年到頭源源不斷。山高林深,氣溫低。在冬天,有冰瀑布,冰裏面有水。

九天仙魚景區生態完整,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大鯢、麋鹿、雲豹、獼猴等珍稀動植物。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動植物種類分布明顯。同時,這裏還有徽州古道、高潮村古建築、同春茶館、韓世忠梁紅玉遺址、洪鈞洞等人文景觀,以及巖落坡、紅旗嶺、玉龍洞等自然景觀。

九華天池景區:九華天池景區是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池州市馬衙,距國家5A級景區九華山25公裏,距池州市主城區、池州火車站、長江旅遊碼頭15公裏,距滬渝高速九華山出入口5公裏。

主要景點有九華山、石臺牯牛降、仙浴山、百丈崖和池州杏花村等。

石臺縣蓬萊仙洞景區:蓬萊仙洞景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任麗鎮杜村,距縣城6公裏。這個地方是晚唐著名詩人杜荀鶴的故鄉。

蓬萊仙洞是壹個多層次、多階段、多堆積的大型洞穴,全長3000多米,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它是壹個立交結構,分為四層:天洞、中洞、地洞和地下河。主要景點有迎賓大廳、海洋探索走廊、東海龍宮、童鳴宮、密縣宮、成小玉宮、銀河走廊、瑤池、南海、陰超大廳和告別客廳等65,438+00多個景點。蓬萊仙洞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石臺縣玉龍洞景區:玉龍洞是與太平湖相連的省級風景名勝區,距舉世聞名的黃山50公裏,距佛教勝地九華山25公裏。玉龍洞口像張開的鯉魚嘴,噴出清澈的水,壹年四季永不幹涸。洞內全長5000多米,有壹條清澈的地下河貫穿其間,雄偉壯觀。洞中有許多奇石,形狀各異,如蓮花、勻稱的樹木、僧侶朝聖或鐘鼓等,極其生動。有東海、南海、北海和西海的“四海”和蓮花宮、月宮、清西宮、鯉魚宮、玉眠宮、白鰻宮、點絳宮、犀牛宮、藏樂宮、天宮和聚寶宮的“十壹宮”。遊客不僅可以步行參觀,還可以乘坐木筏漫遊。美妙的景色與水聲、海浪和燈光交織在壹起,令人困惑和有趣。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李商隱、杜荀鶴等都在這裏留下了優美的詩篇。阿明詩人何音對魚龍洞的描述非常貼切:“清泉生幽谷,紅日映蒼巖,魚龍生奇景,風塵與泥土造就不同的壹天。”

玉龍洞位於安徽省南部石臺縣七都鎮。洞內幽深幽靜,奇石眾多,形態各異,冬暖夏涼。進入洞穴後不久,妳可以看到兩塊石頭,壹塊像龍,另壹塊像魚,分開在兩側,四處尋找愛情。“玉龍洞”的名字由此而來。省級風景名勝區玉龍洞位於石臺縣東部六都鄉玉龍村,與太平湖相連,距世界著名的黃山50公裏,距佛教勝地九華山25公裏。玉龍洞口像壹只張開的鱷魚嘴,壹股清澈的洪水噴湧而出,終年不幹涸。洞內全長5000多米,有壹條清澈的地下河貫穿其中,起初極其狹窄,後又開闊,雄偉壯觀。

石臺縣牯牛降景區:牯牛降景區位於石臺縣與祁門縣交界處。它是皖南三大高山之壹(黃山、清涼峰、牯牛降),距石臺縣城22公裏,主峰海拔1.727米,總面積6700公頃。

牯牛降分為主峰景區、靈山景區、雙龍谷景區、龍門景區、觀音寺景區五大景區。其中前四個位於石臺縣,觀音寺景區位於祁門縣。牯牛降以強、奇、險著稱。它是黃山向西延伸的主要部分,古代被稱為“西黃山”,山景秀麗。境內有36座大峰、72座小峰、36條大叉和72條小叉。因其山形酷似從天而降的公牛,故得名“公牛降”。

大王洞風景區:大王洞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它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牌樓鎮大山村和穿山村的羅清山和仙劍山腳下。

大王洞景區由四個景點組成:天橋奇觀、仙女谷、大王洞府(包括鳳凰廳、龍廳、銀河、仙女花園【哮天流動】、瑤池【百川洞】)和大王湖。它是壹座集山、水、洞於壹體的巨大藝術寶藏。大旺東壹期項目:東孚申天橋奇觀、仙女谷、鳳凰廳、龍廳,5月1987竣工對外開放;2001,貴池區人民政府進行二期項目開發。整個隧道建成後,整個景區雄奇、險峻、幽靜、神奇,讓人流連忘返、驚嘆不已。洞中有無盡的潺潺流水,還有數不清的鐘乳石和奇石。山洞裏有洞,山洞裏有建築。洞與洞相連,樓與樓相對。洞穴屋的奇觀堪稱世界洞穴之“王”。

洞穴外面是壹個山間盆地,周圍環繞著像城市壹樣的巖石。盆地的外緣讓李白流連忘返,被稱為秋浦河,堪比瀟湘水色。河邊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的釣魚臺。洞內洞外,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壹體。如此美麗的景色吸引了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前來遊覽。早在北宋時期,著名詩人梅和名人滕就曾結伴遊山玩水,吟詩作對,留下了千古絕唱。滕詩曰:“東胡千年不開,白雲飄零無主。”只是因為玉人回來後,他會在春風關閉時等我。"

九華山地藏聖像景區:九華山地藏王聖像景區,位於九華山風景區客村。是將九華山建設成為世界級旅遊度假區和重要的國際佛教聖地的標誌性工程。它是九華山的核心地標,也是地藏王菩薩的許願之地!

景區以99米長的地王菩薩雕像為核心,歷時17年,投資20多億元,占地189公頃。它是現代科技、建築藝術和文化元素的結合。公園正門到地藏王菩薩像的直線距離為1.900米。中軸線上的主要景點有蓮花手印、大願寶鼎、吳彤橋、城門、牌坊群、宏遠堂、蓮花寶座、張西六路、萬方摩尼、虹橋天妃、漢白玉蓮花柱、閔公島明雕像等。

杏花村景區:位於安徽池州的杏花村景區因晚唐詩人杜牧春遊覽杏花村時所作的壹首《清明》詩而聞名全國。它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向杏花村。”公元845年,時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在春雨中遊歷杏花村,寫下了婦孺皆知的《清明》壹詩。從此,杏花村聞名天下。清朝康熙年間,杏花村的仁郎隋編著了《杏花村誌》十二卷,被選入《四庫全書》中的《村誌》,使杏花村的名字流芳百世,因此也被後人譽為“天下第壹村”。

杏花村文化旅遊區以杏花村舊址為依托,規劃建設面積35平方公裏,空間布局為“壹路兩水三區”。首個民俗體驗區已正式開放運營。形成了八形地、十裏杏花河兩條景區周邊觀光線路,打造了北村門口紅墻、酒驛站、湯岔村、十裏橋、梅州小雪、窺園、憩園、百興園等多個重要景點。

圍繞“中國最具活力的文化旅遊業態”和“中國最具價值的文化旅遊品牌”兩大目標,杏花村文化旅遊區堅持“生態為根、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的發展思路,積極培育“山水農耕、江南村落、傳統民俗、盛唐詩酒”四大文化,著力創新八大旅遊業態。被列入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核心區、國家優選旅遊項目、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項目、安徽省“861”行動計劃、省級重點配套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成功創建省級文化產業基地、省級水利風景區、省級濕地風景區等品牌。

九子巖風景區:4A級風景名勝區——池州青陽九子巖風景區是九華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之壹,也是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雙溪寺】的主要景點。該景區是由慶陽市林業局投資建設、森林公園管理處管理運營的獨立景區。已建成的主要景點、風景和基礎設施包括:花園門、九華山牌坊、古民居、客運索道、佛教茶館、停車場、購物區和旅遊公廁。是以山景為主體,以佛教文化為特色,以人文景觀為點綴,供人們旅遊、科學考察、佛教文化交流、宗教活動、度假、探險、休閑等的綜合性旅遊活動場所。

石臺縣拐灘風景區:拐灘是國家AAAA風景名勝區。皖南石臺縣境內有壹條著名的秋浦河。河水清澈如秋,兩岸風景如畫。唐代詩人李白多次遊覽秋浦河,留下了“野雞羞於綠水,不敢望毛衣”和“千千石楠樹,萬株女貞樹”等十七首秋浦河詩,是秋浦美景的真實寫照。秋浦河地理環境獨特,兩岸古樹林立,河灘險要,很多河段適合漂流。

拐灘漂流區位於秋浦河上遊,是江南開發最早、漂流距離最長、最刺激、最大的漂流區。怪湖景區很有特色,兩岸綠樹成蔭,怪石聳立;河水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是理想的漂流之地,被遊客譽為“皖南漂流第壹家”。

拐灘景區有石臺縣稱號的壯麗“三石”。周文王廟遺址,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金幣始祖的發掘地;大自然創造的奇石花園;神秘多彩的奇特池水,《姜子牙》中釣魚臺上的“人間瑤池”;唐代詩人李白為《秋浦河源》所作的著名詩篇;驚艷的《樹藤戀》;自然古色古香的怪石灘;開心又刺激,有驚無險的怪池漂流;這裏有“高濃度森林氧吧”和國家濕地公園。景區內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為18300,讓人感覺特別神清氣爽、精神煥發。來這裏看風景的詩人評價說:“壹步看風景,三步驚艷,七步奇特,十步目瞪口呆。”

秀山門博物館:秀山門博物館是展示池州地域文化的特色博物館。主要展示木雕、石雕、磚雕等文物。同時,這裏收藏了名人字畫、陶瓷、青銅器和玉器。藏品豐富精美,向人們展示了古代建築藝術和雕塑藝術,從壹個側面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審美情趣和倫理教育。博物館現有文物4000余件,其中二級文物65438件+065438件+0件。

池州市九華神龍峽谷景區:池州九華神龍峽谷、佛緣九華、水禪谷。景區自古以來就是徽商和江西賓客祭拜九華的必經之地。千百年來,受其善良之風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上香古道信仰文化。同時,這裏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古樹茂密,溪水潺潺,是觀光、休閑、避暑的好去處。在峽谷中,有許多壹路飛躍的層疊瀑布,被稱為九瀑十八彎。特別是庫木灘瀑布高差25米,壁上垂下的白水猶如從天而降,下面的水池深不見底。據傳說,古人用四兩根麻繩將其降下,無法測量其深度。峽谷兩岸懸崖陡峭,古樹參天,泉水潺潺,鳥鳴猿啼,是生態旅遊的絕佳之地。

九華神龍峽谷位於九華山南麓陵陽鎮清泉村,谷長3公裏,谷底海拔500多米。沿途有美人池、七級潭、兔月觀、浴仙池、藏仙洞、九龍護寶、朝天鏡、神龍峽谷瀑布、古天門等數十個景點。峽谷內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1.3萬個以上,是天然氧吧。

池州博物館景區:池州博物館是壹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它是壹個收集、保存、研究和展示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和精神文化瑰寶的公共文化機構。是面向群眾開放、傳播歷史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的公共文化場所。是展示池州歷史文化、樹立池州形象的重要窗口。

池州市博物館占地面積14600平方米,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它是在池州府重建儒學的基礎上建造的,由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崇聖寺、明煥寺、鄉賢祠和東西關等主要建築組成。展覽面積3500多平方米,展出“歷史文物”(包括史前文明、青銅文化、陶瓷文化、錢幣文化等。)、“非物質文化”(包括地表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名人和池州等。)、“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分別構成。

七都旅遊景區

七都旅遊景點:

玉龍洞1

玉龍洞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石臺以東65公裏的七都鎮六都村花溪河畔。洞口呈鱷魚狀,鐘乳石倒掛,排列如牙,下頜成池,水清湛藍,終年不涸。該洞猶如壹條巨龍蹲伏在山腳下,因此得名“玉龍洞”。

2.田放湖

田放湖位於七都鎮北部,齊靜山腳下,龍井膠囊內,屬青衣江水系。這裏碧水青山,湖光山色,雲霧繚繞,地勢險峻,以海拔600英尺而聞名。目前我縣最大的水電站——六百丈水電站就坐落在這裏。

3.高盧亭古民居

在風景秀麗的石臺縣七都鎮玉龍洞附近,有壹個皖南古村落——高露亭,數百年來以生產和銷售酒曲而聞名,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保存了幹坤裏、步雲圖書館、幹臺曲坊、永興曲坊、永泰曲坊等壹批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築。

4.廣福橋

廣福橋拱片鋪設方式特殊,采用分段並置和縱向分段並置兩種方式。所謂分段並置,就是上下券的交錯連接,多見於明代以前的橋梁。

5.承德大橋

成德橋位於七都鎮西北角。它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它是壹座單跨拱橋,長29.5米,周圍是綠樹和綠色的藤蔓,就像壹條巨龍躺在這個鎮的堯城河上。

吳江區七都鎮江村有哪些旅遊景點?

傷心過瓜井路,強匪欺負弱者不肯給錢。姬風應笑說,種子參差不齊趕上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