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以《穿越順德》為題的作文怎麽寫

以《穿越順德》為題的作文怎麽寫

順德飲食

“離開順德就沒有好吃的”,這句話頗有點自傲和缺乏包容的味道,然而也反映了順德人對自己飲食文化的那份自豪。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道出了全國著名地方菜之壹的粵菜與順德的關系。證明了順德人在飲食方面確實有獨到的壹手。

作為順德人,不言而喻是順德飲食養大的,習以為常了,並沒有當那麽壹回事去研究它。只是改革開放後,走南闖北的機會多了,吃過西餐、日本餐、泰國餐,也嘗過北京菜、上海菜、湘菜、川菜、魯菜、山西菜,才發覺攝取碳水化合物的活動竟如此五花八門,人的口味原來如此千差萬別,於是也留意起自己生長地的飲食來。通過比較,發覺順德的飲食的確有許多與別不同的地方。光是烹飪來說,它就有幾個突出的特色,我試圖用四句話以概括之:性清淡、嘗真味、巧變化、形式美。

清淡者,不濃不膩者也。以我嘗過的北方菜而言,總覺得味道濃烈,不是太鹹,就是太甜,有的喜歡酸,有的離不開辣,還有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說法。而順德菜則清純可口,極少有濃烈的鹹酸辣味兒。吃肉則以瘦肉為主,壹些肥腴的肉類,在烹制時通過選用壹些塊莖類植物或調味料以“中和”之。如肥豬肉則以粉葛、香芋、蓮藕配搭。制成扣肉,吃起來就肥而不膩,老火湯更是清淡的典型飲食之壹。肉類經過壹兩小時的熬煎(俗稱煲),讓脂肪盡量溶解排出,這樣的湯,自然是清淡可口,佐膳養生。

嘗真味,恐怕是順德飲食之最精華所在。“民以食為天”,不光要吃飽,更要嘗到各種食物的真正味道,才是享受。為此,順德人首先要求食物要鮮活。第二是烹制時要掌握火候,不能生也不能過熟,要恰到好處,這樣的食物才又鮮又嫩。第三是制法上盡量簡約、保持自然,很少用紅燒或濃烈的高味料去炮制食物,多用清蒸、白切,白灼等手法,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紅燒魚往往有“死魚”之嫌。如果把壹條死魚制作好搬上餐桌,順德人可以列舉出七八個依據判別這條魚在烹制前是死的,讓妳心悅誠服。為了嘗真味,還有吃魚生,清水邊爐燙魚片的食法,無論在食肆或家庭都很普遍。

巧變化是順德廚師的絕技,家庭主婦在這方面也不遜色。粗料精作和物盡其用是其精髓,順德的食物都是很普通的豬雞鵝鴨魚,果實蔬菜之類,卻都能做出精美食品。壹條魚或壹只雞可以整體烹制,也可分解精制,煲、燉、蒸、煮、炆、炒、煎、焗……做出壹百幾十種不同菜色,味味可口,令人嘆為觀止,絕無浪費又吃得精彩,回味無窮。

形式美是求真的另壹種表現,它不僅反映在酒樓餐桌上那種雕龍畫鳳的手藝上,更主要是保持食物自然美。比如蔬菜不是隨便煮熟就算,要保持綠油油的自然色彩,雞上了碟還是壹只完整的雞,魚在碟上還是完整的魚。尤其令人賞心悅目的是那釀鯪魚,壹條活生生的魚,把骨肉取出搗爛,加上少許配料拌勻,再釀回魚皮裏面去,恢復魚的原形然後蒸熟,既有欣賞價值,吃起來又是另壹番滋味,又沒有骨絲,妳說妙與不妙!

烹飪的特色,折射出特定的飲食文化,從順德的烹飪特色中,強烈地表達了順德飲食文化豐富的內涵。其核心是享受生活的文化。享受生活中的真善美。順德地處珠三角,優越的自然條件,加上順德人的勤勞,轉變成物阜民豐的社會環境,“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認真品嘗食物,不浪費食物,也是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表現,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體現,壹種極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順德人在飲食上的求真求美,與他們求真務實,追求完美的文化精神也是壹脈相承的。這方面不僅表現在烹飪上,在喜慶筵席、歡宴親朋上也可見壹斑。筆者曾在省外吃過壹種很有名的盛宴,幾十道菜在桌上疊成三層,讓妳不知如何著手吃,在壹個古城裏還見過壹種叫“水席”的,128道菜,簡直成了食品展覽。順德喜慶風俗與之比起來就簡約得多,無論如何隆重的宴會,出“九大簋”已是最高規格了,九個主菜,吃飽不浪費,這不是壹種文化嗎?

順德的飲食文化,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很值得研究。老實說,筆者在烹飪方面完全是壹個門外漢,只不過通過壹些現象,作些思考,寫出來拋磚引玉,以期引起行家的重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