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現在滿眼的童顏臉壹不小心就會認錯人的影視圈相比,高圓圓那種知性的美,總顯得既完美又高級。
記得自己年少時第壹眼看見她,就被她完美的五官驚住了。
愛上她,就只是她在壹個廣告裏的微笑,燦爛無比的笑容就深深地印刻在我心裏。
很多年來,我都堅持選購她當年代言的那壹款含片,每次那種入口的冰涼,都能讓我回憶起她笑著的樣子。
她太美了,美到高中時就被星探發現,開始拍攝廣告。她高中時拍廣告,得到人生第壹筆收入,是400元。
對於壹個學生來說,那可是巨款。她認真思考後,選擇為自己買了壹個“隨身聽”,就有機會、把自己沈浸在音樂的海洋裏。
這個幸福的時刻,曾給她緊張的高中生活,帶來多少美好的回憶啊。
那時的她,是已經拍攝過《愛情麻辣燙》裏那個高中女生,太多人因為這部作品熟知她,可她從沒想到,自己未來會成為壹個演員,走上職業演員這條路。
因此,她並沒有下定決心做壹個藝術院校表演系的“科班學生”。而是選擇了就讀壹所普通的大學,學習普通的專業。那時的她,只想為未來能夠從事壹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做最全面的準備。
盡管她大學期間,也參演過《17歲的單車》,已經在無意之間,打造了壹個文藝女神的人設。有意思的是,與別人刻意營造美好人設不同,她對表演這件事選擇順其自然,走哪算哪,更多是源於傾聽內心的聲音。
聽到很多人誇獎自己有靈氣,可以做個好演員,她並不自信。畢竟對於那時的她,表演可以說秉承的是壹種“業余玩票”的態度。
對當演員這件事,她那時並沒有那麽堅定。直到大學畢業的那個晚上,壹輛捷達車把她從學校送到河北的壹個“片場”。
壹個多小時的車程,她看著窗外風景掩在夜色中,心裏也不由開始思考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她更沒想到,從那壹天起,自己這個非表演專業出身的人,往後近二十年,她的職業生涯,都在不斷重復著“坐車去片場”的場景。
她終於還是成為了壹名職業演員,盡管這個職業和她的性格有著巨大的反差。
對別人來說,很簡單的壹件事,對她來說卻非常的困難。她不擅長和人打交道,面對陌生的環境,除了沈默,還是沈默。
她曾到香港參加電影節,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她選擇那壹個無人的角落。站在壹棵不會說話的樹旁,整整站了壹晚。
她感受到,只有在這棵不會說話的樹面前,自己才能得到心裏的平靜和安慰。
那時的她並不知道,自己無意中走進了壹個更高級的人生境界。在大自然中,得到自然的慰籍,本身就是壹個人最好的成長。
02
在漂亮和開朗都不稀缺的影視圈裏,高圓圓這份看似漫不經心的“冷”倒也很稀缺。
喜愛閱讀的安靜性格,讓她有了壹份特別的古典氣質,自帶知性美的小清新,讓她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文藝女神”。
這種安靜的性格是母親遺傳給她的,與之而來的還有不善於和人溝通。該和別人如何相處這壹課,她覺得自己是缺少學習的。
很多年裏,她遇到過很多意外的艱難,尤其是不能和他人有效溝通,曾讓她惶恐到不安。
於是,除了工作,更多時候她選擇宅在家裏,哪怕就是看壹本有趣的書,或者是壹部自己喜歡的電影。 這也是她在拍攝間隙,唯壹能夠治愈自己的減壓方式。
她的母親,多年來壹直沈默寡言,在家中默默奉獻。她母親從沒有那些反反復復的嘮叨,總是安安靜靜的,忙著手上的家務活。休息的時候,也喜歡和女兒安靜的面對面,兩個人都在看書。
後來,高圓圓拍攝讓她成為“史上最美周芷若”的《倚天屠龍記》時,高難度的武打動作總是無法完成好,以至於現場導演對她說了重話:“因為妳,拖慢了整個劇組的拍攝進度。”
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卻不知道能找誰開口傾訴,就這樣,壹度時間壓力大到斑禿。
她拼命努力,自己琢磨每壹個動作的細節。直到《倚天屠龍記》播映後,她受到了觀眾們的好評,這才讓她逐漸緩解了自己的壓力。
這種逐漸治愈自己的辦法,進程非常緩慢。但這似乎也讓時間憑空多了壹些,日子也過得慢了壹些,讓她有更多的時間,慢慢去品味生活的甘露。
她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麽特別,盡管骨子裏,她也想成為壹個特別的人。
03
2005年,因為母親生病,她有近十年的時間,幾乎不旅行、也不參加各種聚會,不工作的時候都選擇陪伴母親。往返於醫院陪母親看病,為了更清楚了解母親的疾病,有效地提供幫助,她不得不硬著頭皮,學習跟每壹個和母親有交集的人溝通,漸漸成為了母親最有力的精神支柱。
有時她也會很驚訝,自己真的就改變了,這個新增的溝通技能,讓她和過去的自己不像了,也和沈默寡言的母親越來越不像了。
和她壹起出道的演員們,都在拼命地接各種各樣的戲,可她卻只能做減法,她清楚母親更需要自己,她的時間,只能做最重要的事。
表面上看,這種出鏡率低的方式,讓她的知名度和人氣都受到了壹定的影響,尤其是賺快錢方面,比起同齡人,似乎錯過了很多。
她主動做出這種減法,讓她和整個演藝圈保持若即若離的關系,也讓她後退壹點距離,更能看得清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在短期價值和長期價值裏,她選擇了後者。
精挑細選後接的戲,成就她壹舉拿下多個影後。
誰又能說安靜壹點、內斂壹點不好呢?也許這個時代最稀缺的能力,就是安靜下抵抗浮躁的勇氣。
經歷了長期病痛折磨,母親在高圓圓結婚的那壹年,去往了另壹個世界。失去母親後,高圓圓時常會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下想起母親。
旅行時看到好風景,品嘗到新美食,她壹想到母親再也沒有機會和自己經歷這壹切,就難過的要命。
帶著這份對母親的思念,她也漸漸發現自己,在生活上瑣碎的細節,跟母親越來越像,嚴謹到有點偏執。
以前她覺得母親總是弱不禁風,全家人都在照顧母親。 可母親走了之後,她發現父親總是搭配錯衣服,家裏面有點亂、怎麽也收拾不幹凈;家裏再也沒能養活壹棵植物。
她才明白,這是母親用壹生建立的對生活的秩序感,成了教會她處理人生的各種問題的重要能力。
就像她最終選擇與自己“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他,在她眼中對方最美好的地方,就是這種對生活的秩序感和自律。
這種安全感帶給她壹種安心,讓她逐漸痊愈失去母親的那份痛徹心扉。
很多時候,高圓圓都在刻意的在自己身上尋找母親留下的記憶,她甚至感嘆:
“我有兩道法令紋,這本來是困擾我的地方,但我每次照鏡子看到它,我會心裏壹暖。這讓我看起來很像媽媽,真好。”
母親最寶貴的饋贈,是經歷過時間的洗禮後,才能被感知的。
幸好,女兒高圓圓感知到了。
她會客觀地評價自己的變化:“但我也有很多地方跟媽媽壹點都不像了,我不再害怕出席活動,不再害怕社交,也樂於和陌生人交朋友,我會到處旅行,享受照顧遠方來的客人。”
這個世界上最暖心的愛,永遠都是媽媽給予的。只是很可惜,有些人可能壹生都沒覺察到這份生命的禮物,它註定只能被那些細心感知生活紋理的人,才能觸到。
就像高圓圓所言:
“ 也許壹直以來,並不是我在陪伴媽媽,而是她在伴著我長大。她塑造了我,她送給了我的禮物,就是讓我變成壹個不完全是她又在骨子裏與她親近的人,壹個可以照顧好自己和別人的人。壹個越來越堅強的人。”
?閱讀完喜歡請點個贊,如果能選關註,必是真愛啊!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謝謝原圖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