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1216......記錄

1216......記錄

1、釘釘組織架構調整導致原有內部群解散

早上,同事在釘釘裏說,原有的咚咚群不知道怎麽回事沒掉了,所以重新創建了壹個。趕快檢查了下,原有的幾個內部群都沒有了,是不是有些同事又以為是我解散了?這才想起昨晚奇怪的通知,說被邀請加入Welleast企業。

後來公司群裏問了怎麽回事,網管才說因為要把釘釘的考勤導入新的OA,所以重新導入通訊錄。真是奇怪的方式。

正常情況下,如果釘釘裏企業解散,應該要有提示,並且要讓原有的內部群自行確定,是否需要備份原有的群內記錄和文檔。昨晚發生的情況,說明在釘釘了,企業機構發生改變,對應的內部群,會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消失,沒有任何通知(或者我沒看到?),顯然這是個邏輯上的錯誤。

聯想到當前正在進行的咚咚重構調整,加入了組織機構模塊,作為教訓,後續在組織機構的調整功能設定時候,壹定不能發生類似釘釘的情況。換句話說,如果組織機構解散,那麽,成員的工作依然會保留在自己的個人檔案裏,這也算是對個人工作成果的尊重。

2、沙坡尾吃堡的設計問題

傍晚去了沙坡尾新開的“吃堡”,這座開在原來星鯊(早前生產魚肝油?)廠房的美食城,匯聚了廈漳泉三地的小吃美食,壹***四層,美味很多。吃堡裏能夠通過自助點餐屏點餐,自助支付,然後拿著打印的單子到對應的攤位領取,很方便。吃堡的景色也不錯,特別是夜景,看到演武大橋、鼓浪嶼、鷺江大道等,白天應該也不錯,海景。

(外景)

(自助點餐機)

美食、美景,外加自助點餐,美中不足的是店內環境的設計,如下圖:

作為對比,看下旁邊藝術西區晚上市集的情況:

其實,吃堡裏的人不比市集的人少,但是,感覺上比市集冷清。原因在於空間過大,燈光缺乏設計。本來匯聚了各地小吃美食,應該要體現出大排檔、夜市的熱鬧,充滿生活味,人來人往。實際卻顯示出傳統大食堂的“冷漠”,實在可惜,跟不上時代需求。

現今的店鋪設計趨勢,國外的說法是,為instagram設計,國內應該要面向微博、朋友圈設計。也就是說,要有充分的設計感,讓人能夠在其中拍照,並且能夠傳播,壹方面增加品牌印象,另外壹方面,也能透過網絡自發傳播,帶來人流。

3、室內設計中的水泥墻面使用

上午,在和7?討論時候,提到去濰坊入住的歸隱藝術酒店,室內直接用水泥墻面。最近看到蠻多店用了類似的方式,所以,壹直有個問題:“為什麽有些設計會以不加裝飾的水泥墻做背景,設計的人和環境裏的人,真實的感受是什麽?”

在7?的引導下,梳理出幾點:應該和這幾個關鍵詞有關:未完成、粗曠、工業風格、裸露、本底、反叛(對精致而言)、懷舊(工業時代);外加水泥墻是冷灰調,能比較好襯托。

能夠作出這種設計的,應該是年紀比較大的,經歷過早前工業時代的簡陋的設計師。因為身處其中,確實能夠誘導出懷舊的氛圍。

另外,在壹大堆精致中,能有這麽“原始”的不加裝飾的處理,確實凸顯了自己的態度。

5、智能化酒店,怎麽才算智能?

濰坊的歸隱藝術酒店,全稱是歸隱智能酒店,主打“智能”。對於酒店的印象,主要是設計感,對於它所推崇的智能,反而沒有什麽印象:窗簾按壓後能夠自動拉開關閉,可是我倒喜歡雙手用力拉開窗簾,看到窗外的感覺;音樂?到現在還沒明白,只覺得是個藍牙音箱而已。

唯壹有印象的,是它的門牌處理方式,它用的投影方式,把門牌號投影到地面上,關門後,默認是不顯示的,也就是說,入住後,看不到門牌號,除非房內的人把它打開。

要人去找按鈕來控制的“智能”,都只能算是“假智能”吧,說到這裏,或許酒店提供的APP/小程序能夠控制?要說做到真智能,應該有個“語音機器人”,能夠通過對話方式,滿足住客所需的壹切,包括控制房內的燈光、溫度、窗簾、電視、音樂等等。

說起來,酒店的客房的環境、場景,非常適用語音機器人,而且還能陪客人聊天,解除寂寞,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