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的郵政編碼是528400。
截至2018年底,中山市下轄18個鎮,6個街道。分別為石岐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南區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
以及大湧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下面具體介紹其中5個鎮的郵編:
黃圃鎮為528429,南頭鎮為528427,東鳳鎮為528425,阜沙鎮為528434,小欖鎮為528415。
我國的郵政編碼采用四級六位數編碼結構。前兩位數字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前三位數字表示郵區,前四位數字表示縣(市),最後兩位數字表示投遞局(所)。
郵政編碼是壹個國家或地區為實現郵件分揀自動化和郵政網絡數位化,加快郵件傳遞速度,而把全國劃分的編碼方式。郵遞區號制度已成為衡量壹個國家通信技術和郵政服務水平的標準之壹。
擴展資料:
壹、中山市發展歷程:
先秦時期屬南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中山屬南海郡番禺縣轄地。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由於香山寨的發展,升級為香山縣,中山始有縣級行政區劃,此時的香山縣隸屬於廣州府。
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軍的追殺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滅亡後,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員的後裔流落定居於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區開始淤積成陸,此時才與大陸相連。
辛亥革命後屬廣東省。民國十四年(1925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縣。
1949年後,先後屬珠江、粵中、佛山地區。
1988年1月7日,升為地級市。
1963年初,撤銷區建制。
1976年12月,全縣設3個區級鎮、25個公社。
1983年12月,中山獲準撤縣改市,屬佛山市管轄。
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行政區劃。
二、中山簡介
1、中山,古稱“香山”,廣東省地級市,全國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壹,珠三角中心城市之壹、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廣東地區性中心城市之壹、 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壹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
2、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遊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鬥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3、中山特色美食中山美食在全國乃至海外都有名,"吃在中山"是珠三角市民、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識。中山有大小食肆6000多家。有小欖菊花肉,神灣菠蘿,石硤龍眼,杏仁餅等。
4、風景名勝有中山故居,孫文西路旅遊文化步行街,南區馬應彪紀念公園,辛亥革命紀念公園等。
百度百科-中山
百度百科-黃圃鎮
百度百科-南頭鎮
百度百科-東鳳鎮
百度百科-阜沙鎮
百度百科-小欖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