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縣歷史悠久,約在兩萬年以前,榮昌地域就有原始人群在此繁衍生息。西漢以後,縣地基本上均為江陽和漢安兩縣屬地。唐乾元二年正月,即公元758年,始設昌州,下轄昌元、靜南、大足三縣,昌元縣的設置便是榮昌地域建縣的開始,時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更名為榮昌縣,縣治今昌元鎮,屬重慶府。民國時期隸屬重慶蜀軍政府及四川省政府。1949年12月7日榮昌解放後,成立縣人民政府,縣府設昌元鎮至今,先後隸屬江津專區,永川地區,1983年並入重慶市。
榮昌縣人才輩出。縣人張培爵積極投身反清革命,參與發動重慶起義,最早建立了四川第壹個省級政權──蜀軍政府並被推任都督;昌元鎮人王麟團長,喋血騰縣,在臺兒莊戰役中英勇犧牲;路孔鎮人、文化戰士柳乃夫抗日戰爭中在山西茅津渡口光榮殉國;雙河鎮人榮增明、榮隆鎮人潘鴻誌,在重慶解放前夕血濺渣滓洞。在當代,主要有中央電視臺高級編導鄧在軍,原國家科委副主任、學部委員趙宗燠、著名黨史專家李新、國畫家陳子莊、青年作曲家劉青等。
榮昌交通便利。縣內公路運輸發達,形成了“兩縱三橫”、縱橫交錯的道路交通網絡,實現了鎮鎮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初步實現村村通客車;有功能完善的三級車站和二級汽車站各壹個,鐵路運營站4個,鐵路專用線2條,客貨運輸網絡完善。我縣現有鐵路34.8公裏,公路2037公裏,水運裏程127.5公裏。全縣擁有車輛4184臺,營運船只159艘。我縣公路按行政等級分,有國道(成渝高速路)壹條29.6公裏;省道(S108線--渝隆路)壹條33.8公裏;縣道七條154公裏;鄉道33條229.3公裏;村道1576公裏。
榮昌通訊發達。福杭貴成國家壹級光纖幹線通過榮昌,擁有裝機容量3萬門的國際國內程控電話網,可提供國內、國際電話服務以及電報、傳真、無線通訊、數據傳輸、國際互聯網各項業務;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中國鐵通、重慶廣電均已入駐榮昌,並形成了良性的競爭發展格局。移動通訊、廣播電視信號實現了全履蓋。
榮昌供電穩定。全縣農村電網改造已全面完成,城網改造正積極實施。縣內火力發電廠2座、小型水利發電站1座,總裝機容量5.4萬瓦,擴容後可達15.4萬千瓦,年發電能力20億度以上;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3千伏變電站8個,110千伏變電站1座,形成了較完善的輸變電網絡,全縣供電穩定。
榮昌水資源充足。各類水利工程11104處,蓄水提水總量15163萬立方米,有效水量10939萬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1983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21立方米。縣城形成了環形供水管理網體系,日供水能力5萬噸,供水充足。
榮昌天然氣儲量豐富。全縣天然氣儲蓄量100億立方米,現有氣井34口,日產量40余萬方,並實現了民用氣管網化,供氣有保障。
特色產業
榮昌是畜牧名縣,畜牧資源優勢和科技優勢明顯,是全國畜牧獸醫科技示範縣和國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範區,1998年經重慶市政府批準成立中國重慶畜牧科技城。榮昌豬、鵝、蜂在重慶市畜牧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榮昌豬是世界八大名豬、中國三大名豬之壹,母豬存欄量常年在10萬頭左右,占全市的十二分之壹;肉鵝出欄量150萬只左右,占全市的六分之壹;蜂產品1400多噸,占全市的四分之壹。全縣飼料生產企業達36家,獸藥生產企業達13家,其中達到GMP標準體系的飼料獸藥生產企業有7家,西部飼料獸藥市場於2003年7月竣工,現有160多戶商家入駐,涉及國內27個省、市的426個企業和106個國外企業的產品,市場門面入駐率達100%。市場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設之中,該市場全面建成後,將是西部最大,也是全國同類市場中功能最好、信息最全、檔次最高的壹流專業市場。
特色美食
榮昌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特色美食自成體系,風味小吃獨具特色。鹵白鵝、黃涼粉、鋪蓋面、羊肉湯、豬油泡粑、烤乳豬、清江豆豉魚等傳統小吃獨樹壹幟,風味獨特。其中黃涼粉、鹵白鵝、羊肉湯被授予“中國名菜” 和“重慶名特小吃”等稱號,成為香飄巴渝,享譽神州的經典美食。
榮昌自然資源豐富,有糧油作物、經濟作物、藥用植物、園林植物和家畜家禽、淡水魚類等生物資源160余種。
礦產資源,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0多種,主要是煤炭、天然氣、陶土、頁巖、石灰巖、建材砂巖、石英巖和礦泉水等,煤炭可開采儲量9600萬噸,年產原煤185萬噸,精煤50萬噸,天然氣可開采儲量10億平方米,石灰巖控明儲量為1300萬噸,陶粒頁巖控明儲量為3億噸,質量上乘,不但可以用作日用陶、工藝美術陶原料,還可以作優質建築陶的原料。
水利資源充足,縣內徑流量3.25億立方米,有瀨溪河、清流河等148條溪河。
旅遊資源豐富,有嵐峰森林公園、東湖風景旅遊開發區、榮隆麻雀巖水庫景區、螺灌山農業綜合開發區等景點
榮昌縣位於重慶市西部,地處四川、重慶兩地接壤處,介於東經105度17分至105度44分,北緯29度15分至29度41分之間,東鄰大足、永川,西接四川省隆昌縣,南鄰瀘州,北與內江、安嶽接壤。轄區幅員面積1079平方公裏。全境地貌以淺丘為主,土地肥沃,地勢起伏平緩,平均海拔380米,山嶺南有古佛山(主峰三層巖海拔711.3米,為全縣最高點),中有螺罐山,北有銅鼓山。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氣溫17.8攝氏度,年總積溫6482攝氏度,平均氣溫穩定通過溫度的總積溫5633攝氏度,無霜期327天,月極端最高溫度39.9攝氏度(1972年),月極溫最低溫度-3.4度(1975年),歷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2度,為265天。年平均日照時獲得1282小時。
榮昌縣轄20個鎮,209個行政村。20個鎮分別為昌元鎮、廣順鎮、安富鎮、清江鎮、榮隆鎮、龍集鎮、盤龍鎮、遠覺鎮、吳家鎮、觀勝鎮、銅鼓鎮、清流鎮、仁義鎮、河包鎮、古昌鎮、峰高鎮、直升鎮、路孔鎮、雙河鎮、清升鎮。鎮平均面積為54平方公裏,鎮平均人口為40320人。
榮昌縣位於重慶市西部,地處四川、重慶兩地接壤處,距重慶市區94公裏,距成都市區246公裏,東鄰重慶市大足縣、永川市,西接四川省隆昌縣,南鄰四川省瀘州市,北與四川省內江市、安嶽市接壤。
榮昌交通便利,成渝鐵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內(江)大(足)高速公路途經榮昌縣吳家鎮境內。公路運輸發達,縣內公路形成了縱橫交錯的路網,有功能完善的二級汽車站;有鐵路營運站4個,兩條鐵路專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