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廣場夏天夜市的燒烤,招牌烤玉米,金江小吃城2樓3樓特色小吃,東關小區的菜豆腐火鍋(新出的), 東關回民巷的回族小吃(羊肉泡饃)
漢中粉皮子、漢中熱涼粉、漢中菜豆腐、城固面皮子、西鄉牛肉幹、鎮巴幹炸山雀、略陽罐罐茶、寧強麻辣雞、漿水面、米糕饃、寧強核桃饃、樹葉子涼粉
城固自古出“貢桔”,有“桔鄉”的美稱,以升仙村為中心的城固柑桔屬我國柑桔分布最北緣。千百年來,幾經浮沈,延綿不衰。
根面角
根面角,形似半月,呈淺褐色,每聯5瓣。據傳是由當地傳統素筵中分化出來的。初為清香型,流行既久,又轉為濃香型,從而素與葷兩種並列。其主要原料系從野生蕨根中提取的澱粉作皮,以鮮蔬作餡,急火蒸成,然後再蘸上酸辣之汁。本為夜宵小吃,現在也逐漸登上豪華宴席。
王家核桃饃
寧強著名風味小吃“王家核桃饃”,此饃小如瓷蓋,色橙黃,味濃郁,人口香酥,尤難得者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在漫長的歲月裏,留下壹些有關王家核桃饃的趣聞軼事。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攻破津京,慈禧太後攜光緒帝逃到西安避難,地方官聞訊急奔西安參朝,曾將此饃作貢品進陳禦用。此事壹經傳開,這饃在群眾中驟然身價百倍。王家饃鋪歷史悠久,起初,掌案師傅姓王名培錄,生於清同治五年(1866),十壹二歲就在其父王文選身邊學藝。文選的師傅也姓王,清乾嘉間人,開設的鋪子叫“福興老號”,專門精制各種燒餅,兼營滿、漢糕點,在本縣食品業中,名噪壹時,文選於嘉慶年間至“福興老號”當學徒,其師因無子嗣,平日看輕精幹,料定日後必能承業自主,臨終前遂將這個鋪子的招牌授給文選繼續使用。溯自“福興老號”從乾隆時代問世,至1949年解放,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文選、培錄父子兩代,壹脈相承,專門精制各種燒餅及滿、漢糕點,獨具特色,傳至現在,惟“核桃饃” 秀中之秀,獨放異彩。
王婆麻辣雞
本世紀50年代初,寧強悄然興起壹種風味小吃——王婆麻辣雞。由於它有著色澤鮮美,肉質細嫩含脆,肥而不膩,麻辣爽口的獨特風味,喜歡的人愈來愈多,今天已成為縣城街頭地方小吃中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