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在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有很多村都舉辦過迎神的活動,迎神目的?

在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有很多村都舉辦過迎神的活動,迎神目的?

綜合個人觀察、紀錄及訪問得來的資料,討論為什麼鄉民在花費那麼多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舉辦這種活動?

中國是壹個農業大國,每年農歷節氣時,村民都會有壹系列的方法、儀式來慶祝。每逢佳節,民間百姓都會放下工作,同時由於祈福於神的迷信心理根治民心,各項節日往往與迎神祭奠相互結合。這些神功活動不僅可以調劑潤滑單調的農事生涯,更懷有祈求平安的酬神目的,因此帶有祭祀意味的神功活動備受民間重視。

通過在金錢村對村民的調查訪問,可以了解到村民十分重視每年的神功活動,他們每年都會籌集大量的錢款(如張貼在戲臺對面墻上的“萬人緣”捐款冊)支持及舉辦神功活動,特別是神功戯的程式。

他們相信酬神的神功活動可以感化神靈,寄托村民們對神靈保佑全村風調雨順、財運滾來的感激之情,並企盼來年收成更好,生活越來越美好的心願。

由於村民社會還未發展到壹定階段,所以村民內心總是依賴於神靈祈求健康,風調雨順,來年免受自然災害的影響。據村民反映,每年神功活動結束後,將福德大王送回時的天氣都是非常晴朗萬裏無雲的。

神功活動不僅表達了金錢村村民對神靈的感激,還表達了村民“與神***樂”的思想精髓。在表演神功戯時,都有迎神送神的過程,表達村民對保佑全村的土地神福德的尊敬崇仰的感情。

另外,神功活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壹部分,能夠沿襲到今天,都依賴於偏遠地區村民的信仰和保守的思維態度。它表達了善良勤勞的金錢村村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事業發達、財源不斷,子孫福來,社會進步、天下太平的崇高理想。

最後,神功戯作為中華文化精華,也有助於金錢村村民調劑生活,豐富思想和歷史知識,提高他們精神文明,促進村民的文明進程和金錢村的精神文化道德文化建設,有助於身心全方面的發展和完善。

2. 神功活動除了祭祀的意義外,對於壹個社區或社群起著什麼作用?

縱觀這場迎神賽會、酬神還願和戲曲演出活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壹是祈求人口平安,二是祈求年歲豐稔。每年的神功活動不僅起到了祭祀神靈,祈福來年生意興隆、財運昌盛的作用,還在社群內起了很重要的聯誼和溝通鄉民情感的作用。

例如,據村民反映,已移居國外許多村民仍會在舉辦神功活動是趕回故土,參加每年壹度金錢村福德大王誕辰的神功活動。這說明,神功活動成為維系社群村民感情的紐帶,增強了民族團結和社區凝聚力,使得金錢村社區內部更加和睦,達到“和氣生財”的目的。

伴隨社會的發展,青少年與中老年的觀眾能夠在同壹時間***同經歷神功活動,使不同的年齡段村民增加交流溝通,促進了內部團結和諧。每次神功活動期間,村民擕老扶幼,尊老愛幼,可謂“老稚相呼”,雅俗***賞,吸引了最大程度的觀眾群,人數眾多,場面壯觀,起到了“家和萬事興”的積極作用。

最後,還應指出的是,神功活動包涵了深刻的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如封建殘余的男尊女卑思想,三綱五常思想,和家庭作主包辦婚姻思想。這些都是會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進步而被取而代之的。這些思想卻是金錢村村民的思想束縛和道德約束。也就是說,神功活動作為封建社會殘余產物,依舊維護著舊道德和舊秩序,這些都是束縛村民思想解放的因素所在。

3. 神功戯又在內裏擔當著什麼功能?

鄉村的神功戯既“娛神”又“娛人”,起到了“人神***樂”的目的,“倡以禳災祈福之名”。

神功戯的演出及神廟的方位布置有著很深刻的風水象徵,金錢村的神功戯是在廟宇旁邊搭臺舉行,觀眾除了信神只的威力並了解到神功戲曲是為神做的祭獻之外,還添加了另壹份“超自然”的體驗。例如,再搭臺上演每壹場神功戯前都要經過在寺廟上香、放爆竹迎神等壹系列的神功儀式。搭戲臺要選風水,表示對戯神的敬意,開洗錢要醫學及戲臺,燒香躋身,向戯神通報。戲曲開演前,主事人要向戯神致辭,藝人有忌諱語。在神功戯期間,全村忌不吉利的話,以防戯神翻臉,據村民說,如果不在開演神功戯之前祭祀神靈,戲臺會突然起火燒毀。戲班也會散夥。老百姓對這個冥冥中的戯神是很敬畏的。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粵劇主要神功戯曲目,大多都是以喜劇收場。壹方面利於宣揚道德教化,另壹方面也是由於村民相信神功戯不只是象徵幸運及順景,而是根本上能預示幸福及順景甚至是能夠帶來。故在廟會期間上演悲劇是不吉利、不合適的。

戲文中的意向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比如“旺”字,用在商業上有“成功、順景”的意思,所以看戯的人們都是帶著希望被帶來旺氣的情趣和對生活的希望趕來看戯。

關於例戯,是指壹出比較短的“程式”,通常是由壹個戴白色而呈露笑容面具的演員扮演天神,在臺上亮相兩至三分鐘;他不需要什麼臺詞,用手指向天上,最後打開吉祥如意的對聯。《仙姬送子》是金錢村慣用的例戯,布娃娃象徵傳統中國人普遍期望多子的理想,人們相信看這場戲有送子的效力。

戲曲乃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保留下來的燦爛明珠,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對於農村的觀眾來說,看戯不僅可以使他們在勤苦勞動之余獲得暫時的休息和樂趣,還可以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歷史知識,提供日後津津樂道的話題,提高鄉民的文化趣味,提供可供他們長久回味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