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電影《摔跤吧,爸爸》裏面媽媽為什麽堅持不在廚房裏做雞肉?

電影《摔跤吧,爸爸》裏面媽媽為什麽堅持不在廚房裏做雞肉?

 最近這些天,壹部印度電影可謂口碑逆天,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沒錯,就是《摔跤吧!爸爸》。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扣人心弦的摔跤場面,讓觀眾們感到熱血沸騰的同時,也深深地被片中濃濃的父愛所感動。根據劇情他們家住的還可以,爸爸還曾經有個體面的工作。他們村子的種姓等級應該在吠舍以上,至少是混的比較好的首陀羅。但有壹個情節不禁讓我產生疑問——電影中父親為了培養兩個女兒成為摔跤冠軍,進行了壹系列殘酷的訓練。有壹天,當爸爸發現女兒因營養不夠而力量不足時,決定給她們做雞肉吃。這時,本來就對丈夫訓練女兒摔跤有所怨言的媽媽終於爆發了,堅決反對爸爸在廚房裏做雞肉。雖然最後拗不過丈夫還是答應了,但也只能在院子裏做,並且表示煮雞肉的鍋永遠別拿進廚房!——為什麽母親這麽“痛恨”雞肉呢

其實稍稍了解印度歷史的人都知道,印度其實壹直都是種姓制度,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這實際上就是壹個比較潔與不潔的分類。在印度教的觀念裏是不能吃肉的,認為肉是不潔的,吃肉會汙染身體,會受到神的厭惡,吃肉就是下等人。而媽媽作為虔誠的印度教徒,對爸爸要煮雞肉的事反應激烈,主要是因為覺得信仰受得到了侵犯。

那麽,既然明知妻子會暴怒也要堅持要讓女兒吃雞肉,哪怕家裏經濟十分困難,還要厚著臉皮跟商販討價還價也在所不惜,說明了雞肉中壹定蘊含了“巨大的能量”。最後事實也證明,兩個女兒都拿到了全國冠軍。當然,雞肉可能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它對體質的改變是毋庸置疑的。

雞肉是蛋白質、硒、鐵的良好來源。其中,蛋白質對於免疫功能、預防感染很有幫助,也十分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壹般成年男性每天保證65克蛋白質、女性55克即可滿足需要,對於無肉不歡的人來說,這個量其實是很容易達標的,反而需要警惕營養過剩,不用再額外去吃蛋白粉。

雞肉也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壹。中醫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另外,雞肉鉀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很豐富,可彌補牛肉和豬肉的不足。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由於其味較淡,因此可使用於各種料理中。不但可熱炒、還可燉湯,冷食涼拌也很適合。

雞的品種很多,但若論美容養顏,則以烏雞為佳。烏雞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均高於普通雞肉,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多吃烏雞可補腎填精、養血烏發、滋潤肌膚。凡虛勞面瘦、水腫消渴、血虛目暗者,皆可將之作為食療滋補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