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黃河情——河津龍門

黃河情——河津龍門

? 站在河津龍門山的飛龍棧道從上往下看,空曠的遼遠在蔓延,渾黃的波浪在翻卷,雄渾而有力,正午金色的光播撒在河面,咘零咘零閃艷著鱗光,象極了金色的黃河大鯉魚在歡快地扭轉騰挪。那動感那姿態,我想要瞬間長出壹對飛翔的翅膀,飛舞著盤旋、盤旋,最後飛躍而下,追尋那波光鱗閃的精靈,投進那黃河水的懷抱裏,雖會飛翔,但九死不悔,至死不渝———這,就是愛了!

? 龍門位於山西河津與陜西韓城交界的黃河峽谷出口處。相傳為大禹治水時所鑿,故又稱禹門。據《水經註》載:“龍門為禹所鑿,廣八十步,巖際鐫跡尚存。”還有人間流傳的神話傳說“鯉魚跳龍門”就指的是這裏。《三秦記》中曾記述“龍門山在河東界……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這個神話傳說常用以勵誌,也含有美好祝福的吉祥之意。在龍門山的景區門口有壹個魚躍龍門的雕塑,幾尾鮮肥的大鯉魚形態各異,奮力跳躍在淩淩的水浪波濤之上,跳得最高的壹尾大鯉魚已躍過了龍門,長出了龍的觸角,大張著嘴巴,龍的眼睛充滿了欣喜與渴望,憧憬著它想要飛往的遠方。身體還是魚的鱗與鰭,尾巴努力向上扭轉著,應該是正在等待著“雲雨隨之,天火燒其尾”。它在完成著魚到龍的艱苦蛻變,這蛻變應該也象人生飛躍的過程——痛並快樂著吧!

?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裏觸龍門”這是李白神來之筆下的大氣磅礴之龍門。“低虹飲水,向溪谷而全斜;戲鳥淩空,狎林亭而半度。”這是“初唐四傑”之壹的王勃《夏日登龍門樓寓望序》裏的田園山水之龍門。“連山忽斷禹門開,中有黃河滾滾來。更欲登臨窮勝景,卻愁咫尺會風雷。這是明朝薛瑄七言絕句裏雄偉壯觀之龍門。那現在的龍門到底是什麽樣子呢?

? 徒涉於龍門觀景臺上極目遠望,青山蔥蔥,綠野遙遙,沙洲沈靜,壹排排桔白相間的涼篷象齊整的隊列遍布於周圍的隰地之上,釣魚的人兒手執長長的釣桿沈浸於其中,自得其樂。遠處的小孩子輕扯紙鳶,奔跑跳躍,嬉笑玩鬧。人們休閑散步於沙洲之上,影影綽綽,紅衣綠點相綴於潑翠微瀾的山水畫卷之上,又怎麽不是壹曲安恬靜美、幸福悠然的田園牧歌呢!

? 手搭涼篷,擡望眼,右側是黃河龍門大橋,壹列火車正拉著汽笛聲從大橋上長嘯而過,也象飛龍壹般蜿蜒,“咣珰咣珰”的韻聲經久不絕,拉扯著我的思緒穿山越嶺擠入了童年的彩虹時光。那是壹個美麗的夢,閃爍著繽紛的五彩,光暈裏,穿著小花棉襖的我牽著父親的大手第壹次坐上綠皮火車去省城,歡快的笑臉、興奮的神情,象個嘰喳的小鳥雀鼓舞歡欣,壹轉頭已是不惑之年,塵滿面,鬢微霜。生在黃河邊,長在黃河邊,不多的年過後也將魂歸在了黃河裏。

? 有人曾問過“喜歡和愛有什麽區別?”想壹想,喜歡是想要靠近,而愛是離不開。釆風途中,朋友們聊起家鄉的話題,有個老師說他年輕時曾倦了北方黃河邊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就到南方去闖蕩,想要在發達的城市裏開啟嶄新的生活,要擁有不辜負年輕的激情。的確,幾年過去了,他覺得自己已經適應了南方的工作和環境。可是有壹天傍晚,他壹個人走在南方熙攘的街道邊,巷子裏突然傳出來幾聲熟悉的蒲州梆子,就在那壹刻,時光靜止,壹個人的他眼淚“唰”地流了滿臉,他想家了。第二天就寫了辭職,打起了行囊,回到了他生於斯長於此的黃河邊,心,是踏實的。故鄉需要他,而更多的是他離不開黃河邊的這壹方土地。想壹想,西晉那壹年,秋風起兮,季鷹張翰的“蒓鱸之思”又何嘗不是魂裏夢裏的故鄉情呢!愛,其實很簡單,不管想與不想,原來壹直幽居在妳的心裏。

? 再擡望眼,左側是新建成的禹門口黃河特大斜拉橋。該橋采用雙塔斜拉索,橋寬27米,主塔高度170、8米。橋的外觀看上去時尚、漂亮,設計感強,與右側的大橋相比,壹個是敦厚穩重的成熟長者,頭戴綸巾、手執羽扇,時歷滄桑、笑談世事;壹個是時髦洋氣的二十歲女郎,笑靨如花、長發飄飛,絲絲分明,象燦爛的向日葵般朝氣蓬勃,又象清晨裏讓人壹凜的炫風,裹挾著新時代的氣息撲面而來。黃河龍門壹直在發展,而且前進的腳步是踩了哪咤的風火輪,飛速巨變。在禹門口百余米的河段上現今已是五橋飛架、且風格各異、規模獨具,濃縮了現代橋梁發展的歷史,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

? 此時的黃河水溫柔而沈靜,緩和得象待字閨中的少女在沈思未來夫婿的模樣,不仔細看它,都感覺不到它是在流動。真地很難想象那奔騰澎拜、激山為浪的“禹門三級浪”是如何地水流湍急、波濤洶湧,“平地壹聲雷”!渾黃的水面被太陽鍍上了壹層金色,鱗鱗地閃爍著,橋身在水面投下清晰的倒影,象在河面上畫了壹幅素描,水面平穩得能數清有多少根橋柱子。此處河面很寬廣,左邊望去視野開闊,空曠遼遠,能壹眼放極到藍色的天際;右邊望去則是兩岸的山谷夾擊著黃河水,望盡了頭,是連綿著起伏的青山和蜿蜒到盡頭拐了彎的河水。觀景平臺上適時放起了音樂,是壹首深情的英文經典歌曲:Scarborough? Fair,音響效果還真是壹級棒!優美婉轉的旋律回揚在空曠高遠的平臺上,又飄蕩向遠方的山谷,自讓人有壹種蕩氣回腸的情感在醞釀、在升華,情不自禁之際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 愛這黃河沈靜的美景,醉這龍門魂牽的樂曲,帶著縈存於心的美好,繼續拾級而上,到達龍門山的頂端,是高空玻璃棧道,這裏是欣賞黃河風光的最佳點。站於其上,腳步輕移,此時高山、平原、黃河、橋梁、船只,所有的壹切盡收眼底,“風景這邊獨好”!妳會感覺有壹種獨與天地之往來的精神貫註於心。不止是視野的開闊,人的心胸氣度也隨之變得寬廣大氣,豪邁奔放之情噴薄而出,讓妳想要擁抱這壯麗翠美的山,親吻這金光鱗閃的水;讓妳想要長出壹雙鯤鵬的翅,飛翔起來、盤旋起來,才能看得清、賞得盡!這,應該就是發自內裏,對黃河壹種本能的熱愛吧! 此時若有壹支筆,定會“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才能盡抒這胸中的熱愛之情!

? 此時此際我看到的黃河水是溫柔沈靜的,但其實龍門是黃河水流經黃土高原晉陜大峽谷的出口,龍門的黃河水真正的樣子是破山巒而徑出,瀉千裏而東流。《名山記》中曾這樣記載“黃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兩岸均懸崖斷壁,唯“神龍”可越,故名“龍門”。看來,這黃河水也如人的脾性壹般,是有多面性的,那且來乘船穿越峽谷,近距離觀看龍門真正的黃河水是什麽樣子的。

? 乘遊船臨河而下,穿行於神奇陡峭的大峽谷之間,我立於船尾,此時的黃河水汨汩滔滔、濁浪排空,飛花四濺,似深澗騰蛟壹般。水聲嘩然震耳,響徹雲空,風聲也加緊呼呼襲來,混合著水浪聲,水浪又不遺余力地翻卷拍擊著鋼鐵的船舷,發出“哐啷”的敲擊聲,所有的聲音交織在壹起,又回蕩在了空曠的山谷裏,***同奏響了壹支黃河行船進行曲。爽!這才是壯麗的黃河之聲!這才是雄渾有力的陽剛之氣!豈是那江南嬌滴滴、鶯鶯燕燕著的小橋流水聲所可比擬?

? 擡頭靜觀兩岸風光,懸崖峭壁、山峰奇崛,高聳入雲端,觀之頓覺自然之雄偉,而自身如山中壹草芥般渺小。踱至船頭,臨風而立,又有蘇軾《赤壁賦》裏 “縱壹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神魂般附靈。雖頭頂正值中午驕陽如火,身穿救生衣汗濕夾背,但身體的潮熱在自然的驚魅之下,已被忘之所以,絲毫阻隔不了身體內裏魂靈的神似與感知。難道這也是黃河母親賦予自己黃土地上的兒女們的神靈密碼嗎!

? 船行至石門,此時寬闊的河面突然壹下子變得極窄,滔滔滾滾的黃河從寬僅60米的石崖中傾瀉而出,因此稱之為石門。石門上下,壁立如削,水流湍急,山色青蔥,波光閃耀。更為美麗的是,兩岸的青山之上飛起了壹道彩虹橋,這就是有名的蒙西鐵路黃河石門大橋。實在是想象不到,當時是如何在陡峭的山崖上建起了這座天外飛橋。坐在船頭遠遠望去,半月牙的彩虹橋鑲嵌在藍天白雲的底色之上,象神話故事裏的壹道夢幻之門,仿佛從這裏邁過,就會到達另壹個聖潔五彩的神秘王國,就會重新開啟壹個新世紀的未來之城!

? 優秀的龍門人倒的確是在自己的黃河邊上,在自己的黃土地上,用“大禹鑿龍門”的精神,開辟了壹個嶄新的夢幻之城,實現了河津龍門人“鯉魚躍龍門”壹般的神話。船從石門緩緩地往回折返,同行的河津朋友就在壹起聊起了龍門村這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開發了黃河濕地公園,打造了黃河大峽谷山水畫廊,開辟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了龍門古渡明清街、龍門古鎮、大禹文化園。修建了四星級新龍門客棧、32棟嶄新住宅樓、學校、醫院、街心公園、魚躍龍門文化園、展覽館、民俗博物館……

? 太多的變化,聊不完的話題,不覺得船已靠岸,大家魚貫而下,紛紛坐至邊上的小亭臺回廊裏休息小憩。我就又問起了剛才的話題,大家熱烈地討論了起來。“這龍門村的村民啊,可是讓我們人人都羨慕!”“為啥?”“為啥,為的多啦!光他們村民每年的集體分紅就有三次,還不說他們什麽養老補貼、上學補貼、醫療補貼。他們看病都不花錢的,水、電、暖都是免費,就連電視收視、熱水洗澡都是免費。”“還有他們村的居住環境可真美!不是壹般的美!壹片花海翠樓,林蔭綠地,泉水淙淙,在全國都是數得上的,是“中國十佳小康村”,就連他們村東頭“魚躍龍門”的彩虹門,都榮獲了上海吉尼斯中國村門之最,還真是了不得!”“他們村辦企業特別多,富民政策都落實到各家各戶啦!這簡直就是提前步入***產主義的理想社會!”聽他們七嘴八舌的議論,我也頓生羨慕之心。真好!真不簡單!龍門村的這番景象豈不是孟子所描述的那個理想的仁政境界?豈不是現世裏陶淵明筆下那個真正的“桃花源”嗎?

? 龍門村人真幸福!可這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龍門村人在他們的村黨委書記原貴生的領導下,懷揣著對這片黃河故土的熱愛,接力了“禹鑿龍門”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的精神,堅持集體經濟,走***同富裕之路,把龍門村打造成了新時代的新農村形象,成為壹個文明和諧、綠色生態的美麗家園!原貴生自己也先後榮獲“全國五壹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出席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 看著滾滾翻湧的黃河水,枕著汩汩滔滔的浪聲,耳邊回想著朋友剛才講的有關原貴生村委書記的故事,龍門村發生泥石流災害時,道路被阻,情況危急、險情隨時可能發生,第壹個挽起褲腳跳下爛泥坑裏的是他;綁匪綁架了他的兒子,要讓他交出村裏的集資款,他不懼威逼,維護了集體的利益,殘忍的綁匪居然殺死了他的兒子……黃河呀,黃河,聽到這些真實可歌可泣的故事,看到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與發展,您也為這些優秀的黃河兒女而驕傲吧!黃河情,有黃河兒女們對母親的深深依戀,更有母親河對兒女們的無比自豪!

? 妳、我、他,這些生活在黃河邊的兒女們,黃河養育了我們,我們愛這條母親河,無論身處何處,對母親河的懷戀是亙古不變的!無論歲月滄桑流轉,無論時日輪替變更,我們都會為了母親河的發展而膽心瀝血,傾盡所有,為了幸福生活而壹直努力向前奔跑。

慢慢走出景區,又看到了那個栩栩如生“魚躍龍門”的雕塑,不禁駐足凝思:那個變成龍的魚,正在經歷“痛並快樂著”。龍門人用他們“禹鑿龍門”的精神,用敢為人先、不服輸的勁頭,經歷了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的艱難困苦,實現了他們的“鯉魚跳龍門”。那我們呢?我們這些黃河邊上的子民們,應該帶著我們與生俱來對黃河故土的熱愛,加緊步伐,去經歷那蛻變的痛,去享受我們自己“鯉魚跳龍門”的快樂!讓我們的黃河母親河在這片黃土地上更為雄渾壯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