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都知道我端午是和姐妹們壹起度過的
那麽自然也就錯過了品嘗家鄉美食的好機會
不過,好在啊,家裏還有個習俗,就是農歷五月十三吃麥餅
吃的東西是和端午壹樣的,要說為什麽,我也說不上
關鍵是麥餅和食餅筒真的是小城人們極大的喜好和習俗
比青團更甚,帶著更濃郁的地方特色
像是被這方土地滋養出來的,獨特,悅耳的鄉音
爸爸說,離家多年的人,其實未必會想念
我想,這味道也許會被各種世界美味沖擊,淡化
但是味道是有記憶的,裊裊的香味撲鼻,那腦海中渴望就會咿咿呀呀地瘋長
甚至聽到名字,就垂涎不已
去北方求學的第壹年,不止壹次瘋狂地想念家鄉的食物
年輕人的學習力和接受力總是驚人的
我很快學會吃辣的,學會嘗試不壹樣的各種美食
如今也愛辣到眼淚迸出的爽快,卻在靈魂深處最愛家鄉的美食
端午總是夏天的開門鈴
熱辣的夏天,除了有寬裕的假期
妖艷動人的西瓜,氣場大開的楊梅
自然也有復蘇過來的各路蛇蟲
刷子沾起雄黃酒,灑遍房間的各個角落
剪好的菖蒲寶劍,威風凜凜地守在門上
東奔西跑的小朋友們,拿著菖蒲寶劍,額頭上畫著王
真真是壹個個小霸王
壹把地莓(佛耳草),又或許是苧葉
丟進鍋裏煮沸,撈起來,瀝幹
盆裏撒壹把糯米粉,抓壹把苧葉,和著面粉
加水加粉,揉出綠色的面團
壹把搟面杖,搟出壹張圓如盤的麥餅
上盤(平底鍋)烙,充滿生機的麥餅就這麽出爐了
再拿個盆子,撒壹把面粉
加水攪拌成面漿
上盤(平底鍋),順時針勻成壹圈
手慢了,食餅不均勻
塗厚了,不香;塗薄了,容易破
聽起來,這手法可像煎餅果子了,是吧
做法頗為相似
但是出來的東西可不壹樣
好的食餅,皮薄而圓,勻而無洞
熱騰騰地出鍋,放托盤裏
再炒點餡料,壹家老小圍壹圈,便可以樂呵呵開吃了
我這次回家,不是正端午,就簡單炒了幾個菜
別的且不說,獨黃豌豆是我心頭好
曾經陪著同事看了把泰興的美食介紹
我垂涎不已,她自豪不已
我想,不管相隔多遠
人們對於家鄉的美食總有著刻骨的熱愛
和遏制不住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