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李斯特菌”到底是什麽病毒呢?

“李斯特菌”到底是什麽病毒呢?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家戶戶的冰箱裏都塞滿了美食,許多人都習慣下班回家後直奔冰箱,拿出自己喜歡的食物或者飲料壹飲而盡。

這種感覺,想壹想都覺得舒坦……但妳知道嗎?就在我們裝美食的冰箱裏,竟然藏著壹種“殺手”,隨時都會將魔爪伸向我們的健康,尤其是孕婦和寶寶更容易“中招”。

我已經不止壹次看到這樣的新聞了,心痛!

●2017年11月,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報道,揚州壹名孕婦感染李斯特菌,導致新生兒早產夭折。

●2017年9月,浙江在線報道,杭州壹孕婦感染李斯特菌致死胎。

●2017年8月,浙江在線報道,嘉興二胎孕媽就因為食用了冰箱裏拿出來的水果後感染李斯特菌。

●2017年8月,西部網報道,西安交大壹附院新生兒科收治了三名感染李斯特菌的寶寶。

這樣的事情對任何壹個家庭或者爸爸媽媽來說,都是沈重的打擊。

“李斯特菌”到底是什麽?

李斯特菌,全稱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是壹種人畜***患病的病原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四大食源性病原菌之壹。

李斯特菌特點■分布廣:存在於土壤、水域(地表水、汙水、廢水)、昆蟲、植物、蔬菜、魚、鳥、野生動物、家禽。■生存環境可塑性大:能在2-42℃的環境下生存(也有報道0℃能緩慢生長) 能在冰箱冷藏室內較長時間生長繁殖。■適應範圍大:酸性、堿性條件下都適應。

壹旦感染李斯特菌,輕則出現惡心、腹瀉、發熱、頭痛等類似感冒的癥狀,重則出現呼吸急促、痙攣、昏迷、敗血癥、腦膜炎,甚至死亡。

新生兒、孕婦、老人以及免疫缺陷者是李斯特菌病易感人群。

世界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李斯特菌病導致的疾病平均死亡率約為20~30%。

孕媽感染後 寶寶受累極大

李斯特菌的易感人群主要為新生兒、孕婦以及老年人,單增李斯特菌在孕婦人群的感染風險是非孕婦女的17倍。

孕婦感染單增李斯特菌並無特異的臨床特征,病情壹般較緩和,但是該病對胎兒或新生兒的影響卻極大。

有數據表明,孕婦感染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20倍左右,因為單增李斯特菌能夠突破胎盤屏障,隨著胎盤傳遞給腹中的胎兒,引起胎兒李斯特菌感染,導致流產或死胎。

而且,妊娠相關李斯特菌病增加了胎兒和新生兒大約21%的死亡率。孕婦感染以後,發熱和流感樣綜合征是孕婦最常見的癥狀,30%孕婦感染後可有發熱、腹痛、白細胞升高、陰道流血、流液,胎膜早破、羊水汙染等癥狀,幸存的新生兒可發生失明、新生兒腦膜炎、新生兒敗血癥、化膿性腦膜炎或腦膜腦炎,病死率高。

這些食物易被李斯特菌汙染

☆罐裝或生的海產

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對多種食物進行了李斯特菌安全性測試,結果顯示最可能含有李斯特菌的是熏制的海產品,鹹魚和生海鮮測試結果也非常高。

☆各類水果

根據FDA對李斯特菌的壹項風險評估,所有水果檢測樣本中有超過11%李斯特菌檢驗呈陽性。但是,李斯特菌只存在於水果表皮,它不會傳播到整個果肉中。

☆冷藏時間較長的食物

食物壹旦受到李斯特菌感染,冷藏並不能將其殺滅,高溫能殺死李斯特菌。所以沒有加熱的食物是壹個潛在的汙染源,奶酪就是其中之壹。

☆腌制及熏制的肉類

據FDA稱,熱狗、香腸、臘腸和所有形式的即食腌制肉類都是潛在的李斯特菌汙染源。取樣調查發現,6.4%的香腸樣本、4.8%的熱狗樣本和6.5%的肉餡、肉醬中都存在李斯特菌。

當然,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食物,在其他方面也要小心。

該如何遠離“冰箱殺手”?

1.註意食物包裝

在選購易被李斯特菌汙染的食物(尤其是保質期較長的冷藏即食食物)時,應註意查看食物包裝是否完好。如果發現包裝有破損, 最好不要購買。

2.註意個人衛生

在個人衛生方面,應該註意在處理食物前後、進食前、上廁所後或更換尿片後清洗雙手。平時做飯時,也要保持清潔、生熟分開、保證食物徹底加熱,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3.食物選擇要謹慎

要避免飲用未經殺菌處理的牛奶,或進食未經殺菌處理的乳制品。孕婦、小寶寶、老年人及免疫功能受損的人士應避免進食高風險的食物。

4.定期清理冰箱

冰箱不是保險箱,在冰箱裏壹樣有可能滋生李斯特菌。平時壹定要定期對冰箱進行清理、消毒,存放在冰箱裏的剩飯剩菜、熟肉制品也最好充分加熱之後再吃。

食物安全,永遠是壹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孕媽、寶寶,都很容易感染細菌。壹旦感染李斯特菌,後果不堪設想。

冰箱的發明,便捷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在考驗著我們對待食物、對待病菌的觀念。

處理食物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犯懶。但別忘記,我們最初的目的,不正是為了好好吃飯,吃得更健康、更營養嗎?

所以,準媽媽和媽媽們壹定要註意飲食衛生,不要只貪壹時的口腹之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