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鄉,總有壹種難以割舍的牽掛。我喜歡在靜穆的夜晚,壹個人獨坐在室內,在記憶深處,尋找淳樸厚重、溫馨自然的家鄉。想起家鄉,我就會想起那鄉土味十足的榜舍龜。
榜舍龜是我們家鄉的壹味傳統甜點,它風味獨特、甜嫩鮮爽,是異地他鄉難覓的美食之壹。它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在閩南壹帶及東南亞華僑中壹向享有盛譽。每逢村裏有喜事宴請賓客時,在上完湯菜最後要捧出壹盤疊得滿滿的榜舍龜,配上花生湯、白木耳湯,以這壹甜食作為筵席的壓底;或是小孩滿月、過生日,老人做大壽,家庭主婦都會挎上壹籃子的榜舍龜,樂呵呵地分發給親朋好友以示喜慶吉祥或以祈延年益壽。那份鄉鄰間的融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2623266洽與和睦,親近與信賴,自然而然地融入每個人的心田。
孩提時,最喜歡過節或村裏老人做壽了,父親總會把那僅有的幾個榜舍龜留給我吃。那時咬著壹個個油光發亮,又韌又嫩的榜舍龜,嘴裏透著壹絲絲糯米、綠豆、金桔的清香,覺得是壹種美滋滋的享受。現在住城裏,每逢回老家,父親都會讓我帶壹些回來,分給同事品嘗。如今品嘗榜舍龜,壹樣的香甜滑潤,卻有壹番不同的感受。這榜舍龜的味道猶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慢慢地釋放著迷人的清香,讓人陶醉,讓人留戀。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鄉情親情的芬芳與溫暖!許多東西,許多事情,也許是因為它太普通,我們可能沒有對它有太多的在意,在不經意間,卻給予了妳意想不到的快樂和滿足。正如這榜舍龜的味道,給予了我從未有過的壹種清新幸福的感覺!
我常想,是不是久居城市,城市裏慣見的冷漠和麻木的表情,激活了我對家鄉某種事物的思念,激活記憶中家鄉榜舍龜的芬芳。讓我憶起在家鄉度過的那段純樸、善良、和諧、寬容的快樂時光,壹如鄉村夏夜的涼風,爽潔宜人。
2. 求《泉州講古》在線觀看地址《永春榜舍龜》
帝爺公簽詩故事 第十七簽 《洞賓煉丹》
---
《泉州講古民女對1》
《泉州講古民女對2》
3. 閩南特色小吃的“龜仔”正宗名字叫什麽正宗的名字叫做永春榜舍龜
做法:
原料:糯米、綠豆各800克,金橘粉、竹葉各適量。
調料:白糖1000克,精鹽1大匙,色拉油2小匙。
1、將糯米淘洗幹凈,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時,撈出放入石磨中磨成米漿,再裝入袋中瀝幹,然後取1/5粉團,放入沸水中汆熱,再放入其余的糯米團中,加入磨成粉的白糖300克,攪拌揉勻至米團表面光滑,揪成30個劑子備用。
2、將綠豆磨成兩瓣,用清水浸泡2小時,去殼後入籠蒸熟.倒在案板上碾成豆沙,再用紗布包好,放入水中洗出細豆沙,沈澱後去水,撈出細豆沙,瀝幹後放入鍋中,用微火焙幹,然後加入白糖700克、精鹽、金橘粉拌勻.捏成30個豆沙餡丸待用。
3、將粉劑中放入壹個豆沙餡丸,捏緊,收口後輕輕壓成扁長圓形,再放入鐫有龜甲圖案的模具中印出花紋,下面墊上壹片抹過油的竹葉,入籠用中火蒸30分鐘即成。
簡介:
永春榜舍龜是壹種用糯米、綠豆、白糖等精心制作,形狀似龜的漢族傳統名點。龜皮鮮嫩、龜餡甜美、酥松、清香,入口甘中略帶冰涼、倍覺爽快。產自福建永春。它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歷來博得人們的喜愛,堪與泉州豆莎餅,晉江石獅甜稞媲美。在閩南壹帶及東南亞華僑中壹向享有盛譽。出自:孫榜好學做甜龜,知州胞弟吃不歸;浪子回頭中進士,扶困揚名榜舍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