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重讀《蝸居》,我發現海藻不愛宋思明、不愛小貝、她愛的另有其人

重讀《蝸居》,我發現海藻不愛宋思明、不愛小貝、她愛的另有其人

當年電視劇《蝸居》紅遍大江南北,故事本身引人入勝,張嘉譯飾演的宋思明風度翩翩、成熟穩重;李念飾演的海藻青春美麗、楚楚可憐,其他人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時隔多年,再次重讀《蝸居》原著,我發現海藻從未愛過宋思明,也不愛小貝,她愛的另有其人。

乍壹看,郭海藻和宋思明,壹個青春靚麗,壹個有錢有權,兩人在壹起盡管年齡有差距,但毫無違和感。

當時還年輕的我,被這場“大叔愛蘿莉”的戲碼感動得涕淚直流,看得是熱淚盈眶。

如今年紀漸長,閱歷稍豐,仔細想來,郭海藻並不曾愛過宋思明,她愛的只是宋思明帶給她的感覺。

原著中有壹段海藻媽媽的分析,很有道理,振聾發聵!時至今日我才看懂!

作為壹個剛剛踏入 社會 的小姑娘而言,她當然和青春活力的同齡人之間***同語言更多,她之所以和宋思明在壹起,無非是宋思明的權勢帶給她全新的體驗和暢快。

她和宋思明在壹起,更多的像是主人和寵物,壹個在精致的金絲籠裏等待主人垂憐的寵物而已。 寵物永遠是寵物,主人不會愛上寵物,她也不會愛上本就不是同類的“主人”。

小貝對海藻真好啊!兩人同居在壹起,小貝對海藻就像對公主壹樣,盡管兩人沒錢,但是小貝盡自己所能,帶著海藻窮遊、散步、“光看不買,捕捉 時尚 ”。小貝自己省吃儉用,卻舍得拿壹周的飯錢給海藻買壹個哈根達斯的冰淇淋。

小貝對海藻的愛情深,海藻對小貝的愛情淺 。小貝和海藻已經在談婚論嫁,小貝有6萬塊存款準備買房結婚用,這是壹個負責任的年輕人對未來的規劃和準備。很顯然,小貝比海萍老公,那個老實的理工男蘇淳更有能力。

海萍沒錢還要買房,她把實現夢想的希望投向了身邊親友:父母,公婆,妹妹海藻。

她丈夫蘇淳,雖然對她的買房打算無力反對,卻也不想啃老問父母要錢,沒人脈的他選擇了高利貸,以月息10%的的利息借了6萬塊。

海藻想把6萬塊存款都借給姐姐還高利貸,小貝不同意。原著裏小貝這樣說:

這話有錯嗎?沒有!豈止沒錯,簡直是三觀正確,選擇得當。 可是海藻不這樣想,海藻說:

妳看,海藻的愛就是這麽的現實和附加條件,妳愛我,就得愛我的家人,愛我的姐姐。她的人生和姐姐海萍緊緊捆綁在壹起,妳想和我婚姻幸福,那妳得先保證我姐姐也幸福。

小貝的愛在她心中,無比輕巧,無關緊要。說穿了, 其實在小貝面前,她只是壹個被寵壞的姑娘,她只是習慣了小貝無微不至的照顧。

海萍和蘇淳想要在魔都買房,連首付都付不起。兩個名牌大學高材生在上海打拼,貌似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結婚頭幾年,房價雖低但海萍心氣高,看不上“老舊破小”的二手房。等她回過神來想買房,卻發現房價攀升的已讓他倆望塵莫及。

海萍想要把兒子接到身邊壹家人***同生活,壹間10平方的出租屋顯然不能滿足這個需求,買房成了海萍的“剛需”。海萍的剛需靠她自己,靠她丈夫蘇淳都無法實現。

海萍沒有量力而行,她本來可以選擇買小壹點,地理位置偏僻的二手房,慢慢置換,可她不切實際,她壹步到位買了個滿意的房子。

海萍背負巨大的經濟壓力,心情煩躁,對丈夫蘇淳呼來喝去,十分不滿。這種不滿在得知丈夫竟然瞞著自己借高利貸時達到頂峰。她哭訴、質問,她要和蘇淳離婚。

海藻從小和姐姐感情深厚,姐姐在她心裏那是母親壹樣的存在,她在思想上和姐姐緊緊地捆綁在壹起。姐姐有難,小家庭搖搖欲墜,她不可能袖手旁觀。

這是壹個沒有自我心理邊界的女孩,她認為姐姐有難,自己義不容辭的有責任幫扶。小貝不願意借錢,她的心裏對小貝有了芥蒂。

為了幫助姐姐擺脫困境、實現夢想,海藻自投羅網去找宋思明借錢,宋思明乘虛而入把握住這壹大好時機,大手筆地給了海藻6萬塊錢。得寸進尺帶她吃 美食 ,送禮物,慢慢俘虜了海藻,這其實都不怪海藻。

哪個女孩沒有做過這樣的夢: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壹天他會踩著七色雲彩來娶我 。”更何況 宋思明每次的適時出現,都扮演了蓋世英雄的角色:

海萍收入太少,宋思明介紹外國人MARK跟海萍學習中文,收入不菲;

海萍幹私活不加班惹怒領導,宋思明出面找大牌醫生開具病假條,逼得老板妥協,海萍如願拿到年終獎;

就在海藻下定決心結束這種不當交往時,蘇醇又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帶走,壹家人束手無策,又是宋思明伸出援手,救了驚慌失措的海萍壹家,也徹底得到了海藻的心。

其實這些“事故”追根究底,統統來源於海萍不切實際的買房執念, 這壹切本不該讓海藻承擔,可偏偏海藻承擔了海萍的所有夢想。

海藻和宋思明的感情發展,每次都是為了解決海萍的危機,每壹步都是海藻為了給海萍處理麻煩,還人恩情或是求人辦事。

可憐的海藻,本不慕虛榮,為了姐姐,壹步步地淪陷,最終姐姐事業有成,自立自強,妹妹成了被人唾棄,被迫遠走異國的“小.三”!

海萍有海萍的生活,海藻也本該有自己的日子,她本該和小貝亦或別的什麽人恩恩愛愛,***建家庭,有自己可愛的孩子,有自己數不清的小煩惱,和姐姐壹起吐槽,壹起追劇,壹起快快樂樂的生活。

姐姐的家事本該姐姐和姐夫承擔,千不該萬不該,海藻不該替海萍承擔這些。

再讀《蝸居》,我真心疼海藻,真想抱抱這個可憐的女孩,她錯就錯在沒有邊界感,替姐姐的夢想買單,搭上了自己壹生的幸福!

佛說:世上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 心理學家海靈格也曾說過: “好的家庭,壹定有邊界感。” 不管是在職場中,還是生活中,我們壹定要認清自己,要明白什麽值得追求,什麽可以舍棄。在愛與被愛之間,分清孰輕孰重,先愛自己,再愛別人。

妳不光是妹妹,妳還是別人的老婆、母親等角色,妳的人生準備怎麽過? 認清自己,告訴自己,什麽重要,什麽不重要?妳的底線在哪裏,妳要為親人做到哪壹步?

每壹個成年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誰有誰的生活,誰有誰的夢想,適度幫忙,量力而行,也許壹切悲劇都可以避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