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重陽節吃什麽傳統美食好及做法

重陽節吃什麽傳統美食好及做法

重陽節的飲食習俗有很多,吃重陽糕、飲菊花酒、螃蟹也是應節食物,這麽多美食,妳知道它們具體的做法嗎?以下是懂視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傳統美食及做法,希望對妳有幫助。

重陽節傳統美食及做法壹: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幹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幹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壹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花糕的推薦做法

原料:糯米粉1000克、粳米粉500克、赤豆250克、白糖1000克、紅綠果脯100克、紅糖50克、食用油25克和幹桂花少許。

做法:

1、先將紅綠果脯切成絲備用。將赤豆、白糖、食用油制成幹豆沙,備用。或可直接去店裏買壹包豆沙;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均勻,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粉漿備用;將其余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拌透備用。

2、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壹半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鋪在上面,再把剩下的壹半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然後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面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撒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

3、將糕取出,切成方形或菱形狀,撒上幹桂花;用彩紙制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可。

二:螃蟹

在我國的壹些地方重陽節有吃蟹的習俗。中秋剛過,北方的蟹正是肥碩之時。說重陽蟹最美有兩層含義,壹是重陽節前後,蟹肉肉質鮮美,蟹黃肥厚;二是重陽節是個孝心節,天漸涼了,給年邁的父母準備壹套保暖衣,送上幾只鮮美的陽澄湖大閘蟹,沖上壹杯暖暖的姜茶,讓老人家暖暖和和過秋冬。

重陽前後,也就是西北風起時,蟹才是最好的時候,雌蟹只只飽滿,雄蟹只只膏肥。那麽如何辨認陽澄湖大閘蟹呢?還是那8字真言:青背、白肚、全爪、金毛。因為陽澄湖的水草特別肥腴兼且是石質底,所以在陽澄湖爬過的大閘蟹肚腹潔白,蟹腳上長毛帶金,而且腿腳有力。那肉質即使不蘸蟹醋,也照樣甘甜美味。下面教妳清蒸螃蟹的做法。

清蒸螃蟹的推薦做法

原料:螃蟹1000克、黃酒15克、姜末30克、蒜末30克、醬油20克、白糖、味精各少許、麻油15克、香醋50克。

做法:

1、將螃蟹用清水流凈,放在盛器裏;將姜末放在小酒碗內,加熬熟的醬油、白糖、味精、黃酒、麻油攪和。另取壹小碗,放醋待用。

2、將螃蟹上籠,用火蒸15~20分鐘,至蟹殼呈鮮紅色,蟹肉成熟時,取出。上桌時隨帶油調味和醋。

三: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兩樣是專在重陽節時食用的,壹為花糕,壹個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制作而成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爛後搗成泥,並準備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餡,將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壹份攤開為底層,接著鋪壹層京糕片,再用壹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壹層澄沙餡後,最後壹份栗泥抹在最上層,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細青梅絲拼成圖案,就成了上、中、下為黃色,中間夾有紅、褐兩色五層的栗子糕了。吃時,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澆在上面即可。

栗子糕的推薦做法

原料:栗子1000克、金糕310克、澄沙餡450克、青梅5克、白糖300克、瓜子仁25克。

做法:

1、將栗子洗凈,用刀在皮上劃壹小口,放涼水鍋裏,水要漫過栗子,用旺火煮20分鐘撈出,剝去皮,再上籠蒸1小時左右。當栗子肉軟爛後,搗碎過羅,揉勻即成栗子泥,如泥幹散,可適當加水和白糖。

2、將金糕(300克)切成四塊長13厘米、寬10厘米的大片,余下的切小菱形片。青梅切成細絲;瓜子仁洗凈;白糖加涼水300克熬成黏亮的糖汁。

3、案板上鋪壹塊濕布,取200克栗子泥分成等量的三份。先將其中壹份攤在濕布上,用小刀抹成13厘米長、10厘米寬的長方形片,上面放壹大片金糕,再取壹份栗子泥抹成同樣大的片,取四分之壹的澄沙餡攤在第二層栗子泥上抹平,上面再覆蓋壹層栗子泥片。照此法***做4塊。

4、最後用青梅、瓜子仁及切成菱形的金糕片在糕面上飾成各種圖案花紋,即成栗子糕。食用時,將栗子糕切成小方塊,擺在盤內,澆上糖汁即成。

四:菊花酒

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壹說法。《西京雜記》記述,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南朝梁關均所撰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這足以說明重陽飲菊花之普及。在當時,人們將菊花酒視為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壹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制的。九月九日這天,人們采下初開的菊花和壹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之中,然後壹齊用來釀酒,放至來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到了明清時代,人們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藥,其效更佳。制作方法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等中藥。下面教妳菊花酒的做法。

菊花酒的推薦做法

原料:甘菊花2000克,生地黃1000克,當歸500克,枸杞500克,大米3000克,酒曲適量。

做法:

1、將甘菊花、當歸、生地黃、枸杞入鍋中,加水煎汁,用紗布過濾待用。

2、將大米煮半熟瀝幹,和藥汁混勻蒸熟,再拌適量酒曲,裝入瓦壇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溫發酵,直到味甜即成。瓦壇四周用棉花或稻草圍起來,需要保溫發酵。

五:羊肉面

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壹?,有壹百減壹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和豬肉、牛肉相比,羊肉肉質細嫩,蛋白質含量高,且脂肪、膽固醇含量少,很適合老人食用。想讓羊肉面口感好,羊湯的熬制很重要,壹定要熬到湯白如奶,肉要爛熟更利於老人消化。註重養生的古人講究秋季進補,而羊肉是最好的進補食材,因而重陽要吃羊。

羊肉面的推薦做法

原料:面粉、鹽、雞蛋、羊骨頭、蔥姜。

做法:

1、羊骨頭泡在水裏,高壓鍋添水,把羊骨頭放進去,加蔥段和姜片。冒氣後壓10分鐘。骨頭撈出來,湯留著下面條。把骨頭上的肉剔壹部分下來,切成小塊。

2、取兩碗面粉,加點鹽,再打壹個雞蛋。活壹塊面,放在壹旁醒十五分鐘。用壓面機把面團搟成長片。壓成寬面。燉骨頭的羊湯裏加壹個西紅柿,再加點醬油。面條下到煮開的鍋裏,攪散煮熟。

重陽節美食攻略1.西壩豆腐

西壩豆腐是四川樂山的漢族傳統名菜。從樂山大佛順岷江而下20多公裏處,有壹座千年古鎮五通橋區西壩鎮。早在明朝萬歷年間,鎮上的人就有吃豆腐之俗。西壩豆腐先後推出了熊掌豆腐、壹品豆腐、燈籠豆腐、繡球豆腐、桂花豆腐、雪花豆腐、三鮮豆腐、蓋碗豆腐等上百個品種。紅油型以麻、辣、燙、綿、軟、嫩、香為特點,白油型則玉嫩似髓,色彩油亮,淡雅清醇。

推薦:黃瓜瓢西壩豆腐店

地址:樂山市五通橋區西壩古鎮入口處

2.蹺腳牛肉

蹺腳牛肉是四川樂山的漢族傳統名吃。百年歷史,三代演變。蹺腳牛肉湯鍋已成為樂山源遠流長的地方名食。它的散寒止咳的藥膳功能,?以臟補臟?的中醫原理,大大提升了這道地方名食的品味和檔次。蹺腳牛肉湯鍋幾經發展,湯味愈加講究。在傳統湯味的基礎上,新添了胡椒、味精、芽菜等現代佐料,滲入了幾十種中藥材熬制而成的?精湯?,更趨科學營養。已形成湯色碧清、香味綿長、牛雜脆嫩、吃法多樣的四大特色。

推薦:古市香翹腳牛肉

地址:樂山市市中區蘇稽鎮

3.青菜圓子湯

圓子入口細嫩爽滑,口感好。味道清淡適中適合中老人享用,配上青菜,顏色翠綠食欲大增。

推薦:峨眉山青菜圓子

地址:峨眉山市綏山東路

4.香辣魚火鍋

壹種色香味俱全的名小吃,集麻辣鮮香於壹體,可以讓人吃了之後大呼過癮。

推薦:香辣坊魚莊自助火鍋

地址:樂山市市中區海棠路1210號附近

重陽野宴三大佳品菊花酒。菊是應時的花草,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並且由於菊之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征。白居易曾引元縝詩雲:?不是花中唯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在蕭瑟秋風中,百草雕零,唯有菊花,淩霜開放。獨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那裏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壽客?、不老草。因此,賞菊與飲菊花酒成為重陽的主要節俗。晉朝隱士陶淵明愛菊之高潔,以菊明誌。九月九日這天,他雖家貧無酒,但依然出門坐進宅旁菊花叢中,久之,滿手把菊。突然,江州刺史王弘送來了重陽酒,陶淵明?即便就酌,醉而歸。?陶淵明所飲之酒大概就是用去年菊花釀成的菊花酒。

茱萸佩。茱萸是秋季成熟的椒科植物,在古代民眾知識中,茱萸到九月九日?氣烈成熟?,因此人們習慣在這天,?折茱萸房,以插頭?說是可以辟惡氣,而抵禦初寒(晉周處:《風土記》)。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夠驅風逐邪、消積祛寒的茱萸在民間成為驅病療疾的巫術用品。《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而懸茱萸子於室內,即有?鬼畏不入?的效果。重陽成熟的茱萸具有如此神奇的驅邪效用,人們自然會對它另眼相看,將茱萸稱作?辟邪翁?。在重陽節這天,人們或佩茱萸囊,或茱萸插頭,以驅邪求吉。

重陽糕。九月食糕的習俗起源很早,?糕?之名,雖然起於六朝之末,但糕類食品在漢朝時即已出現,當時稱為?餌?。《說文》?餌,粉餅也。?餌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與黍米粉兩種,黍米有黏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餌?(《周禮?天官?籩人》鄭玄註文)。黍為五谷之長,黍在古代是待客與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們以黍米為應時的嘗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陽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嘗新食品。這也就是後世民間在重陽節,以重陽糕薦神祭祖的秋祭習俗淵源。六朝時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陽節俗形成,糕類自然成為節令食品。在中國節俗中,節令食品往往占有特殊的位置。人們總是以歲時節日作為向神靈獻祭的專門時間,新收獲的食物自然是最好的祭品,用新獲的黍稻作的糕類是重陽秋祭的祭品,也是民眾以分享祭品的方式,分享神惠的時節佳品。唐宋時重陽食糕俗流行,唐稱麻葛糕,宋人已習稱?重陽糕?。

猜妳感興趣:

1.重陽節傳統四大特色美食盤點

2.重陽節我們應該吃什麽

3.重陽節吃什麽

4.重陽節範文四篇

5.重陽節各地習俗有哪些

6.2017最新重陽節的問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