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名都知名食,大家每到壹個地區旅遊,都離不開品味當地美食特色。鎮江市相較於南京和蘇州等多地而言,在江蘇省內並非是名氣很大的大都市。可以說到特色美食,它分量卻很大。鎮江市的灌湯包和米醋,可謂眾所周知。
鎮江市做為歷史文化城市,其美食的文化底蘊也是十分濃厚的。在鎮江市盛傳極具順囗溜色調的《三怪謠》:米醋擺不爛、肴肉不合理菜、面鍋裏面煮蓋子,這三怪傳奇就反映了鎮江市的美食特色。人家都說:“不上長城非好漢,不嘗‘三怪’太缺憾”,由此可見這遊客來到鎮江市旅遊,不嘗壹嘗這三怪再走,好像就白來了這壹趟鎮江市了。
米醋擺不爛、肴肉不合理菜、面鍋裏面煮蓋子,只是這表面意思,感覺這地方的小吃真奇怪。即然已經知道這三怪是啥,並且都說不嘗三怪太缺憾,那樣我們壹起來看壹下這三怪到底該怎麽怪?
鎮江市的米醋很有名,壹直以“酸而不苦,香而甜甜的,色濃而味正”聞名中外,並國內外數次得獎。哪怕是《中國醫學大典》裏都有記述:“醋,以江蘇鎮江是最佳”。可大家都知道,我們平常吃的醋也是有保質期,那麽這鎮江市的米醋為什麽擺不爛呢?
鎮江香醋具備優越的地形地貌與與眾不同高超的釀酒方法,其用材極為講究,采用江南地域高品質檽米為原料,選用良好的酸醋菌苗,通過固體分層次發醇及制酒、制醅、淋醋三大全過程,40多道工藝過程,歷經70來天特制成的,再經過6至12個月的貯存期,之後才能外包裝在出廠。所以它儲放愈久,味兒愈醇,而且不質變。
肴肉是在古菜“烹豬”和紫水晶冷陶的前提下發展起來特色菜肴,其肉粉色美味,皮白光潔晶瑩剔透,鹵凍全透明,肉質地芳香而醇酥,肥實而不膩口,瘦不嵌齒。因此近人會有詩贊道“無限風光數金焦,更愛京口肉制品饒,不油膩微酥香氣溢,櫻紅嫩凍紫水晶肴”。
鎮江市的肴肉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特別好吃,可謂沒有人不喜歡,但為什麽有“肴肉不合理菜”這樣的說法呢?沒想到是由於肴肉既可以作為宴席裏的主碟,又可以從吃早茶時作肴蹄面,還可以切成小塊擺盤當盡早吃,其始“肴肉不合理菜”壹說。
面鍋裏面煮蓋子大致意思是大壹點的面鍋大裏,放了壹個小壹點蓋子,蓋子揉面壹起煮。這的確是很怪異的作法,可事實上卻是有許多益處的。
聽說以往鎮江人下邊無需蓋子,有壹次壹家小面館的張嫂為了能讓眼熟的快,無意間蓋了蓋子,但誤把湯罐蓋放進面鍋中,卻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後此方法就延續了出來。
當鮮面條放入開水鍋後,再換壹只衛星鍋覆蓋在湯面上,可以達到下列益處。壹是生面條逐份資金投入,蒸後不粘接,不較為散亂,規格型號精確。二是湯面滾沸時,便於消除白沫子,維持炒面不混濁。三是鮮面條易爛熟,不長不碎。
說到這裏,大家也知道這鎮江市的三怪究竟是什麽了啊!也都清楚他們怪的原因了吧!到壹個地方旅遊,大家品味其極具代表性特色美食,體會它的美食誠可貴,但此外也要去了解產品歷史時間,這才是真正更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