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月餅象征那壹輪滿月,團圓美滿,又是合家分吃,是中秋節的必吃食品。那麽妳知道中秋除了月餅還會吃點什麽呢?又有哪些傳統的食物呢?
中秋節的美食1、螃蟹
俗話雲"西風響蟹腳癢",說的每年中秋之時,螃蟹肉多膏厚,是最佳的品嘗時機,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愛。螃蟹的營養豐富,特別是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吃螃蟹的時候壹家人圍著壹邊聊天,享受著美味,壹邊享受著家人的溫暖。
2、糍粑
中秋吃糍粑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把過中秋看成僅次於春節的農歷節日,有"小年"之稱。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賞月即喻示家家團結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結成團,預示著全家和睦團結;糍粑的甜,預示著生活甜蜜幸福;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代表來年豐收越大;享用圓圓的糍粑象征全家和和氣氣、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3、麥箭
談到山東中秋美食,慶雲縣八月十五日農家祭土谷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還上墳祭祖。即墨中秋節吃壹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餡,最後用秫稭卷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中秋節當天,青島人除了中秋晚宴外,早餐、午餐壹般都蒸餑餑、包子,麥箭就是其中壹種。
4、南瓜
中秋吃老南瓜在江南地區比較盛行,此時正值南瓜豐收時節,個頭最大,味道醇厚香甜。江南有個風俗八月半吃南瓜,是關於壹個孝女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南山腳下有壹個美麗的姑娘叫黃花。八月十五那天,她在山上雜草中發現兩只扁圓野果,采了回來,煮給父母吃,因連年災荒而臥病在床的二老吃了這香噴噴、甜滋滋野果後,病體竟慢慢好了。瓜是從南山采來的,後來人們就稱其為南瓜,到了中秋總要以各種烹飪方法品嘗它。
5、藕盒子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中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後,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中秋節吃藕還對人體有益呢。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中秋節的飲食習俗了,小夥伴們妳們還知道中秋節要吃點什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