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銀屏蠔烙的百年小店每天煎百鼎蠔烙

銀屏蠔烙的百年小店每天煎百鼎蠔烙

中央電視臺錄制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後,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各地美食再次呈現於熒屏,挑逗著各路“吃貨”的食欲。汕頭市的紫菜、糖蔥薄餅、熏鴨、蠔烙等美食先後現身該紀錄片,讓原本就頗有名氣的潮汕美食再次揚名天下,恰逢“五壹”小長假,記者在汕頭市內巡城發現,追隨該紀錄片前來潮汕地區覓食嘗鮮的省內外旅客如雲,在當地掀起了壹股潮汕美食熱潮。 “我正在汕頭澄海吃蠔烙呢,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播的那家啊!”昨天中午,記者來到位於汕頭市澄海區蓮陽大街中段的銀屏蠔烙店時,壹位操外地口音的旅客正通過電話,向朋友炫耀自己的美食之旅。

記者觀察發現,蠔烙店藏身壹條小巷子裏,面積僅有幾十平方米,店門口壹張紅紙上寫著“熱烈慶祝《舌尖上的中國2》的完美呈現”,而店外狹長的小巷和巷子旁的空地上早已停滿了轎車,其中不乏粵A、粵B等來自珠三角城市的汽車。慕名而來的食客們正圍在店面門口的三口老油鼎前,壹邊等候下單,壹邊看著店主施展煎蠔烙的功夫,不少人還時不時掏出手機,對著新鮮出爐的美食壹陣狂拍。

由於店內空間有限,店主只好借用對面閑置的祠堂,當天中午還不到12時,祠堂內的十余張桌子就已是座無虛席了。店主阿哲抽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他的曾祖父開始,他們家族四代人已經整整煎了近百年的蠔烙,在當地早已小有名氣,而節目播出後,他們的生意就更加忙碌了,每天僅中午時分,就至少要煎100鼎蠔烙,“除了本地食客,也有很多從珠三角壹帶過來的,甚至有從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趕過來的客人”。

其中,壹位自稱資深吃貨的王先生就告訴記者,他正是看了《舌尖上的中國2》後,特地和朋友趁著“五壹”假期從北京坐飛機到汕頭的,由於人生地不熟,王先生和幾個朋友壹路上四處打聽,費了很大工夫才找到這家蠔烙店。雖然壹路風塵仆仆,而且至少等了半個小時才盼到蠔烙上桌,王先生吃完蠔烙後仍大呼過癮,“爽!確實好吃,蠔烙蘸上魚露,必須是絕配”。

和王先生壹樣,在記者采訪期間,不少外地食客都跑到阿哲面前,對美味的蠔烙贊不絕口,並盛情邀請阿哲合影留念,阿哲壹臉靦腆,卻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除了汕頭澄海銀屏蠔烙,記者昨天走訪西天巷蠔烙、榕香蠔烙、福合溝粿品店、老媽宮粽球等潮汕知名小吃店發現,追隨《舌尖上的中國2》,趁“五壹”小長假前來潮汕地區,品嘗正宗潮汕小吃的遊客也呈現絡繹不絕的狀態。

昨天下午4時許,在汕頭市區升平路的西天巷蠔烙店,店主邱姨和數名店內夥計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仍難以應付陸續前來品嘗美食的客人,店裏十多張餐桌早已坐滿了就餐的客人,許多顧客還在壹旁等候座位。

“壹早就想來汕頭吃小吃了,這次品嘗後果然名不虛傳”,祖籍揭陽的林女士告訴記者,她從小離開潮汕地區定居深圳後,就幾乎沒有吃過地道的蠔烙了,看了電視《舌尖上的中國2》後,特別懷念蠔烙和其他潮汕小吃的味道,所以趁著“五壹”小長假,和閨蜜坐車來到了汕頭覓食。本想避開長時間排隊,她選擇了位於外馬路的榕香蠔烙店,卻沒想到這裏也同樣火爆。

林女士說,來汕頭之前,她就通過網絡收藏了汕頭不少小吃店的地址,除了蠔烙、牛肉丸,她們還吃了鱟粿、無米粿等,幾乎是把了解到的潮汕美食都吃了個遍,大感滿足。她還打算回程時,再帶上牛肉丸、粽球等,給家人和朋友分享地道的潮汕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