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越來越內卷的社會,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焦慮或抑郁的情緒,如果任其發展,不僅影響工作和生活,更會危害身體健康。如果妳的狀態還停留在情緒方面,想要通過閱讀改變自己,找到治愈心情的方法,不妨從下面的書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開始閱讀吧!
壹、解決焦慮
《好好吃飯,好好生活》汪曾祺如果妳的大腦被焦慮擠滿,不知道做出什麽行動才能改變現狀,不如讀壹讀汪曾祺這本書,從好好吃飯開始,治愈自己,尋找生活的樂趣。
在汪老筆下,家常飯菜是壹首淡淡流淌的詩,揉雜著生活情景,交融著世間萬物。他寫“吃”,卻又不全是“吃”。
他談生活:看看生雞活鴨、鮮魚水菜、碧綠的黃瓜、通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壹種生之樂趣。
他談飲食:—個人的口味要寬壹點、雜壹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口味單調壹點、耳音差壹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壹點。
他談人生:人總要愛著什麽,活著才有意義。把自己生命的精華都調動出來,傾力壹搏,把自己煉進自己的劍裏,這,才叫活著。
希望讀到這本書的人可以暫時卸下肩上的重擔,享受平凡的每壹餐飯,好好吃飯,才能好好生活。
《讀書與生活》賈平凹《讀書與生活》 是壹本由多名知名作家的散文匯集而成的散文集,書中大約四分之壹是關於讀書的,其余部分是關於生活的。總結成壹句話:讀書,是為了生活的。
這本書不是枯燥地教我們讀書,而是匯集了許多名家關於從讀書、樂事、散步、美食、茶酒、人生的見解,帶領我們走進閑適自在的精神境地,讓妳更好地親近這個世界,懂得生活的本質和意義。
關於讀書,周國平說:“讀書的癖好能夠使人獲得壹種更為開闊的眼光,壹個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
關於生活,賈平凹說:“我是素不請人去吃飯的,邀人品茶卻是常事,那壹日,眾朋友必喝得神清氣爽,思維敏捷,妙語叠出,似乎都成了君子雅士。
關於人生,蔣勛說:“生命裏愛戀的對象應該是自己,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
在浮躁的世界,願我們做壹個內心富足的人,學會讀書、享受生活,更好地親近這個世界,懂得生活的本質和意義。
二、緩解抑郁
在我看來,壹個人壹旦抑郁,是很難通過自我調節解決的,所以我用了“緩解”。不管是抑郁癥患者,還是陷入抑郁狀態的人,甚至沒有抑郁的人,都需要了解抑郁癥的相關知識,這樣才能幫助自己和身邊的人緩解抑郁。
《我有壹只叫抑郁癥的黑狗》澳馬修·約翰斯通
對於初次想要了解抑郁癥的人,我推薦他們閱讀這本書,因為漫畫的形式比較容易理解。
這本書講述了抑郁癥患者及其陪伴者的獨白,用繪畫的形式讓人們了解抑郁癥。不僅可以幫助抑郁癥患者找到自救的方法,也可以讓不了解抑郁癥的人認識抑郁癥,及時發現身邊人的異樣。
這只叫做抑郁癥的黑狗,需要大家壹起對抗,而不是讓抑郁癥患者獨自克服。
《我抑郁了嗎:抑郁者自救指南》於玲娜抑郁癥到底是什麽?我真的得抑郁癥了嗎?關於抑郁情緒和抑郁癥,其實有很多人不能辨別清楚。
本書的作者於玲娜,是浙大心理學碩士,也是國內壹流心理學專家,從業10余年,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她用簡潔直白的語言介紹抑郁的成因、不同類型,抑郁癥患者的情緒變化與身體感受。再到如何行動,走出抑郁。
當我們察覺自己有抑郁的情緒時,可以在書中尋找答案,確認自己的狀態,及時自救,走出抑郁的陰霾。
《活下去的理由》英馬特·海格如果說其他書籍是心理學家站在觀察者的角度寫的,那麽這本書則是壹名抑郁癥患者的自救實錄。
作者在死亡的邊緣將自己拉回來,也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在這本書中,他準確地再現了與抑郁相伴的種種親身感受,同時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如何在失去壹切之後絕地逆轉——度過人生的艱難時期、走出困境成為更好的自己、更用力地去愛、去生活、去感知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