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蘇軾被貶的文言文

蘇軾被貶的文言文

1. 蘇軾被貶黃州寫、文言文概括

蘇軾被貶以後的詩詞: 蔔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②。時見幽人獨往來③,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 頭,有恨無人省④。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⑤。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① 似花還似非花②,也無人惜從教墜③。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④。縈 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⑤。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⑥。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壹池萍碎⑦。春 色三分,二分塵土,壹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⑧。

水調歌頭⑴ 歐陽文忠公嘗問余⑵:“琴詩何者為善?”答以退之《聽穎師琴》 詩⑶。公曰:“此詩固奇麗,然非聽琴,乃聽琵琶也。”余深然之。 建安章質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⑷。 余久不作, 特取退之詞稍加* 括⑸,使就聲律,以遺之雲⑹。 昵昵兒女語⑺,燈火夜微明。恩冤爾汝來去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 壹鼓填然兒氣⑼,千裏不留行。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⑽。 眾禽裏,真 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⑾,壹落百尋輕⑿。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 炭⒀,起坐不能平。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⒁。 〔註〕⑴本詞作於元豐三年(1080)。蘇軾在黃州《與朱唐叔》第二十書雲:

西江月① 世事壹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②。 酒賤 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孤光③,把盞淒然北望。 〔註〕①壹本有標題為“黃州中秋”。

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⑴ 江漢西來⑵,高樓下⑶、蒲萄深碧⑷。猶自帶岷峨雲浪⑸,錦江春色⑹。君是 南山遺愛守⑺,我為劍外思歸客⑻。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 傳》⑼,君休讀。狂處士⑽,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⑾。不獨笑書生 爭底事⑿,曹公黃祖俱飄忽⒀。願使君還賦謫仙詩⒁,追黃鶴⒂。 〔註〕⑴本詞當作於元豐四年(1081),作者在黃州,朱壽昌,安康叔,時為 鄂州(冶所今湖北武漢武昌)知州。

2. 關於被貶的古詩古文

蘇軾的很多詩都有提到,如《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聞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以及和烏臺詩案等相關作品。

陸遊的《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不知道算不算 :“當年萬裏覓封侯, 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 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 鬢先秋, 淚空流。 此生誰料, 心在天山, 身老滄洲!”這也是個仕途失意人,有很多類似的詩,壹時想不起來了。

辛棄疾的《破陣子》也有那麽點感覺。

不過蘇軾的更多是曠達,陸遊的憂國憂民思慮比較重。

個人看法哈~僅供參考

3. 關於蘇軾被貶前的詩詞及資料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壹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壹葉白頭翁。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本詞作於東坡貶居黃州的第四年,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壹。

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作者描寫的對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圍的廣闊景象。

開頭四句,先用實筆,描繪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夕陽與亭臺相映的優美圖景,展現出壹片空闊無際的境界,充滿了蒼茫闊遠的情致。“知君為我新作”兩句,交待新亭的創建,點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關系,反客為主、詼諧風趣地把張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說成特意為自己而造,又寫亭臺窗戶塗抹上青紅兩色油漆,色彩猶新。

“濕”字形容油漆未幹,頗為傳神。 “長記平山堂上”五句,是記憶中情景,又是對眼前景象的壹種以虛托實的想象式側面描寫。

作者用“長記”二字,喚起他曾揚州平山堂所領略的“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那種若隱若現、若有若無、高遠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憶。他又以此比擬他“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將“快哉亭”與“平山堂”融為壹體,構成壹種優美獨特的意境。

這種以憶景寫景的筆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蘊藉的情致,而且加強了詞境的空靈飛動。以上五句新穎別致,引人入勝,通過作者昔日的淋漓興致,傳達出今日快哉亭前覽勝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虛實結合的筆法,描寫快哉亭下及其遠處的勝景。下片換頭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藝術手法展現亭前廣闊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湧、風雲開闔、動心駭目的壯觀場面。

詞人並由此生發開來,抒發其江湖豪興和人生追求。“壹千頃,都鏡凈,倒碧峰”三句,寫眼前廣闊明凈的江面,清澈見底,碧綠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壹幅優美動人的平靜的山水畫卷,這是對水色山光的靜態描寫。

“忽然”兩句,寫壹陣巨風,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湧,風雲開闔,壹個漁翁駕著壹葉小舟,狂風巨浪中掀舞。 至此,作者的描寫奇峰突起,情境由靜變動,自自然然地過渡到全詞著意表現的重點:壹位奮力搏擊風濤的白發老翁。

這位白頭翁的形象,其實是東坡自身人格風貌的壹種象征。以下幾句,作者由風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對戰國時楚國蘭臺令宋玉所作《風賦》的議論。

作者看來,宋玉將風分為“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說教,白頭翁搏擊風浪的壯偉風神即是明證。其實,莊子所言天籟本身絕無貴賤之分,關鍵於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

他以“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這壹豪氣幹雲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壹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裏雄風。蘇軾這種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氣的坦蕩的人生態度,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這首詞藝術構思和結構上,具有波瀾起伏、跌客多姿、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特點。下片的描寫和議論,豪縱酣暢,氣勢磅礴,詞中出沒風濤的白頭翁形象,猶如百川匯海,含蓄地點明全篇主旨,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

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於壹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壹色的自然風光,又其中貫註了壹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蘇詞雄奇奔放的特色。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蘇軾 歐陽文忠公嘗問余:“琴詩何者最善?答以退之聽穎師琴詩最善。

公曰:此詩最奇麗,然非聽琴,乃聽琵琶也。余深然之。

建安章質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詞,稍加隱括,使就聲律,以遺之雲。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 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

忽變軒昂勇士,壹鼓填然作氣,千裏不留行。 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裏,真彩鳳,獨不鳴。 躋攀寸步千險,壹落百尋輕。

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蘇軾詞作鑒賞 此詞是根據唐朝詩人韓愈(字退之)寫音樂的名作《聽穎師彈琴》改寫的,大約作於蘇軾元佑年(1087)京師任翰林學士、知制誥時。詞的寫作過程是對韓詩“稍加隱括,使就聲律”,也即按照詞牌的格式和聲律來“矯制”韓詩,壹則增添新內容,二則減去原作中的部分詩句,三則利用原詩句稍加變化,以創新意。

蘇詞從開頭到下片的“壹落百尋輕”均寫音樂,寫音樂的部分比韓詩增加了十個字,占了全詞百分之七十多的篇幅,使得整個作品更為集中、凝練、主次分明,同時又保留了韓詩的妙趣和神韻。 詞先寫樂聲初發,仿佛靜夜微弱的燈光下,壹對青年男女親昵地切切私語,談受說恨,卿卿我我,往復不已。

“彈指淚和聲”倒點壹句,見出彈奏開始,音調既輕柔、細碎而又哀怨、低抑“。”忽變“三句,寫曲調由低抑到高昂,猶如氣宇軒昂的勇士,鎮然驟響的鼓聲中,躍馬馳騁,不可阻擋。”

回首“兩句,以景物形容聲情,把音樂形象化為遠天的暮雲,高空的飛絮,極盡。

4. 蘇軾被貶各地時所寫的詩詞

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蔭滿地日當午, 夢覺流鶯時壹聲。

淮中晚泊犢頭

春陰垂野草青青, 時有幽花壹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滿川風雨看潮生。

初晴遊滄浪亭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濃暖弄微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鴿相對鳴。

城南感懷呈永叔

春陽泛野動,春陰與天低。

遠林氣藹藹,長道風依依。

覽物雖暫適,感懷翻然移。

所見既可駭,所聞良可悲。

去年水後旱,田畝不及犁。

冬溫晚得雪,宿麥生者稀。

前去固無望,即日已苦饑。

老稚滿田野,斫掘尋鳧茈。

此物近亦盡,卷耳***所資。

昔雲能驅風,充腹理不疑;

今乃有毒厲,腸胃生瘡痍。

十月七八死,當路橫其屍。

犬彘咋其骨,烏鳶啄其皮。

胡為殘良民,令此鳥獸肥?

天豈意如此?泱蕩莫可知!

高位厭梁肉,坐論攙雲霓。

豈無富人術,使之長熙熙?

我今饑伶俜,憫此復自思:

自濟既不暇,將復奈爾為!

愁憤徒滿胸,嶸〔山+“宏”去宀〕不能齊。

慶州敗

無戰王者師,有備軍之誌。

天下承平數十年,此語雖存人所棄。

今歲西戎背世盟,直隨秋風寇邊城。

屠殺熟戶燒障堡,十萬馳騁山嶽傾。

國家防塞今有誰?官為承制乳臭兒。

酣觴大嚼乃事業,何嘗識會兵之機?

符移火急搜卒乘,意謂就戮如縛屍。

未成壹軍已出戰,驅逐急使緣〔山僉〕〔山+繁體“戲”字〕。

馬肥甲重士飽喘,雖有弓劍何所施。

連顛自欲墮深谷,虜騎笑指聲嘻嘻。

壹麾發伏雁行出,山下掩截成重圍。

我軍免胄乞死所,承制面縛交涕〔氵夷〕。

逡巡下令藝者全,爭獻小技歌且吹。

其余劓首放之去,東走矢液皆淋漓。

道無耳準若怪獸,不自愧恥猶生歸!

守者沮氣陷者苦,盡由主將之所為。

地機不見欲僥勝,羞辱中國堪傷悲。

暑中雜詠

嘉果浮沈酒半醺,床頭書冊亂紛紛。

北軒涼吹開疏竹,臥看青天行白雲。

5. 蘇東坡被貶黃州時寫的詩詞

1.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壹樽還酹江月。

寫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遊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

2.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壹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壹葉白頭翁。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本詞作於東坡貶居黃州的第四年,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壹。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3.滿庭芳

蘇軾

有王長官者,棄官黃州三十三年,黃人謂之王先生。因送陳慥來過余,因為賦此。

三十三年,今誰存者?

算只君與長江。

凜然蒼檜,霜幹苦難雙。

聞道司州古縣,雲溪上、竹塢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寧肯過吾邦?

摐摐,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雲幢。

願持此邀君,壹飲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夢裏、相對殘釭.歌聲斷,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這首詞是蘇軾發配黃州時的作品。

4.滿庭芳

蘇軾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且趁閑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裏,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

憂愁風雨,壹半相妨。

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

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

江南好,千鐘美酒,壹曲《滿庭芳》。

5.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蘇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

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

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

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

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

願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此詞是作者貶居黃州期間寄給時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

6.西江月

蘇軾

頃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壹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壹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壹聲春曉。

這首寄情山水的詞,作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

6. 蘇軾被貶經過

第壹次被貶: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壹封《湖州謝表》,新黨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壹時間,朝廷內壹片倒蘇之聲。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禦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在大家努力下,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受當地官員監視。

第二次被貶:

元祐六年(1091年),蘇軾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調往潁州任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後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紹聖元年(1094年)六月,蘇軾再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惠陽)。

擴資資料

蘇軾軼事:

蘇軾本人是個美食家,宋人筆記小說有許多蘇軾發明美食的記載。蘇軾知杭州時,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大雨,太湖泛濫。蘇軾指揮疏濬西湖,築蘇堤。杭州百姓感謝他。

過年時,大家就擡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後分送給大家吃,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