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代表作品
詞:《武陵春》、《醉花陰》、《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長門草青青》、《憶秦娥·臨高閣》、《多麗·小樓寒》、《好事近·風定落花深》、《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聲慢·尋尋覓覓》、《念奴嬌·蕭條庭院》、《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清平樂·年年雪裏》、《菩薩蠻·風柔日薄春尤早》、《減字木蘭花·浪淘沙簾外五更風》等。 詩:《浯溪中興碑詩》、《烏江》、《皇帝閣春帖子》、《釣臺》、《上樞密韓肖胄詩》《夏日絕句》等。 文:《金石錄序》、《詞論》、《打馬圖序》、《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等。 重要詞集: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壹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幹,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 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 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鬥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浣溪沙: 繡幕芙蓉壹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壹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首二句壹作:"秀面芙蓉壹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漢族,又號“謫仙人”(賀知章評李白,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也寫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彰明人 。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秦安縣隴城) ,李白是其父從中原被貶中亞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所生 ,4歲再遷回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另壹說法生於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 。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被後人尊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 李白出生於盛唐時期 ,但他的壹生 ,絕大部分卻在漫遊中度過 ,遊歷遍跡了大半個中國 。 二十歲時只身出川 ,開始了廣泛漫遊 ,南到洞庭湘江 ,東至吳、越 ,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他到處遊歷 ,希望結交朋友 ,拜謁社會名流 ,從而得到引薦 ,壹舉登上高位 ,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 。可是 ,十年漫遊 ,卻壹事無成 。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今陜西西安),東到齊、魯各地 ,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 ,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李白不願應試做官 ,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通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壹直未得人賞識。他曾給當朝名士韓荊州寫過壹篇《與韓荊州書》,以此自薦 ,但未得回復。 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 ,李白被召至長安 ,供奉翰林 ,文章風采 ,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氣為玄宗所賞識 ,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 ,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 ,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 。 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756年) ,他感憤時艱 ,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 ,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 ,兵敗之後 ,李白受牽累 ,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東南壹帶 ,依當塗縣令李陽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 。1.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水調歌頭 2.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蝶戀花 3.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同上 4.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 5.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 6.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同上 7.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同上 8.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 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10.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江城子 11.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江城子 12.有情風萬裏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八聲甘州 13.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西江月 14.相逢壹醉是前緣。 鵲橋仙 15.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西江月 16.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水調歌頭 17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 18.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陽關曲 19.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臨江仙 20.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蔔算子 21.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水龍吟 2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壹日涼。鷓鴣天 23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
王維(701?-761),字摩詰(jié),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濟),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漢族。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不僅如此,王維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壹類似李氏父子,另壹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但是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王維在唐詩的範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年)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禦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壹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壹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沈,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壹個整體。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壹,這壹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的後繼者,這壹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群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裏館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網上有好多他們的事跡 我這個是大概的 妳搜下 用不了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