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應屆生不太具備職場不可替代的輸出力,也沒有清晰明了的職場判斷力,拜托,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去到壹個完整的平臺建設自己,而不是當什麽所謂的雞頭。
接下來,列舉幾個方面大小公司最顯著的對比:
1、福利制度進入職場妳就會慢慢發現,無論選擇自己喜不喜歡的行業,只要工作就總有不開心,讓人隨時隨地有想離職的沖動。
但是,大公司非常完善貼心的福利制度,真的會消除這些工作中的小不愉快。免費下午茶、免費三餐、節假日禮物、美食節、生日會、生日禮物、團建費用、年終獎、年假……除了租房(住在家裏的人,我真的實名酸了)基本0開銷。
這些隱形福利最能提高員工職場幸福感,也真正彰顯了壹個公司的團隊文化。而不是靠每天喊口號滲透企業文化,記得壹個朋友面試別人的時候,求職的程序員上來就問到他:“妳們公司需要每天喊口號嗎?”
好慘壹男的,被上家公司喊口號支配的恐懼……
那麽說到小公司,但小公司率先發問:“請問福利制度是什麽?”
工作電腦要自帶、年度體檢要自費、五險壹金要掛靠……那麽,公司的存在還有什麽卵用?負責畫餅嗎?
小公司的常用招聘伎倆分享壹二:
人事招聘的時候習慣把公積金繳納比例翻倍說,說白了繳納5%,他說10%,就是員工+公司=10%。如果這麽算起來,有的公司是不是已經繳納24%了呢……
試用期問題基本按照法定最長6個月來,還有的人事為了騙妳入職,把試用期說到3個月,附加,幹得好,最快壹個月。
2、圈子質量有壹些鄙視鏈,真的就是客觀存在的,無論用什麽辭藻美化他。大公司的員工朋友也是大公司,以後跳槽內推也沒大問題,小公司員工圈子,僅存在方圓二裏地的野雞公司,如果跳槽,結果妳懂得。
等等,別錯把平臺當實力,不能融的圈子也別硬融,總歸是沒錯的。
3、平臺資源大公司資源豐富,合作也是扮演牛筆甲方,很少看別人臉色,就算是平平無奇的工種,借助平臺流量,也可以做出壹定成績(但有壹點不可否認,個人實力不等於公司實力,簡單概括,大公司也有能力壹般的員工,小公司肯定也有能力壹流的精英)。
話說回來小公司,資源人力都有限制,專業人手也不夠充足,做出數據漂亮的大項目,要付出很多精力和心血(還不壹定能成),小公司為了獲得壹份知名背書,要幫合作大咖白幹不少活,且底氣不足,十分卑微……
4、求職跳槽我就不多說了,簡歷上4、5個大公司經歷和連個名字都叫不出來的壹系列小公司的簡歷,妳會選擇誰!
5、晉升和薪水都說在大公司工作,往往就是壹枚螺絲釘,在小公司可能會給到更高的薪水和職位,emmm,怎麽說呢,在大公司確實有晉升困難的問題,至於薪水,也不敢說給的高,但是可以保證行業薪水。
小公司的薪水也往往沒想的那麽好,人事都很精明,會把每壹筆錢都用在刀刃上,我們都不是那個刀刃,所以妳多掙的1、2k不如去大公司討個好背書。
以上所有言論不針對經驗豐富的實力老員工。
最後想說的是,對於應屆生,初入職場就可以進入大公司是壹件不可多得的好事,因為我們日後的工作習慣、協作模式、以及對於壹家公司的判斷都來源於我們第壹份工作給到的眼界。
員工和公司本身就不是完全平等的關系,所以求職趴是最平等的互選磋商環節,我們要盡力把握,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綜上,無論妳身處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要勸妳好好工作,既來之則安之,學到真本領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