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抖音與快手 的小思考

抖音與快手 的小思考

如今短視頻的發展已經邁入成熟期,市場地位也逐漸趨於穩定,前有快手多年經驗積累,抖音近年發力,勢如破竹異軍突起,兩大巨頭占據半壁江山,後有騰訊微視蠢蠢欲動。在格局大勢逐漸形成之際,我想研究下兩大巨頭各自特色,看看兩者為何取得如今的成功,對後來的入局者又有著怎樣的啟示。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30.9小時,而短視頻在網名上網時間中占據了11%的比例,即每周人均花費3.39個小時在短視頻上,算下來每周短視頻占據時長驚人。

而根據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社交娛樂視頻研究報告》中的數據,各主流APP中用戶規模如下:

而這其中,抖音和快手無疑是短視頻中兩大巨頭。

壹提到快手,大部分人心裏會覺得LOW,而抖音則是壹個光鮮亮麗新潮的代表。但是這背後反應的,確是不同的用戶群體及其生活面貌與日常關註。

快手大部分用戶來自二線城市以下,來自四線及以下城市的也占很大比例;從壹線城市到五六線城市的生活百態,從田間地頭到廣場上,是熱愛分享、喜歡熱鬧、年輕化的“小鎮青年”,很多壹部分群體為廣大社會底層中青年。

快手的開屏標語是“在快手,看見沒壹種生活”,從快手的《看見》中,能明顯感受到快手希望走進平民百姓,面向的是廣大基層群眾。而廣大群眾喜歡的,是普通而真實的世界。所以快手所定位的核心群體在於普通人。

抖音的用戶群體主要以壹、二線城市年輕用戶為主,男女比例比較均衡,女性略大於男性;用戶群體開始向三、四線城市逐漸滲透;用戶為城市青年、時尚青年、學生、才藝青年、俊男美女;用戶標簽為喜歡音樂、美食和旅遊居多;社交風格更趨向於流行時尚、文藝小清新與校園風格。

抖音的slogan是“記錄美好生活”,重點在於美好,抖音向人們展現的,是精致,美麗,小資生活,是難以觸及的國外美景,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間美好,是人們內心中向往但是常人難以觸及的美夢。所以抖音所定位的核心群體是有些余力豐富精神生活的小資人士。

大部分人在短視頻上還是以娛樂放松為主,而根據視頻內容的類別分類,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搞笑、美食、旅遊、美妝、網紅、情感、文化、歌舞、寵物、健身、體育、汽車、育兒等。

而用戶瀏覽視頻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類需求:

對於觀看這些內容的用戶來說,視頻內容需要輕松,搞笑或者精彩,用來滿足他們解壓的需求,這也是短視頻中的需求體量最大的內容。

這對視頻的內容質量有較高的要求,需要視頻質量有小而精巧的創意點,深入人心又接地氣的生活片段,高超的技藝水平或者劇本畫面制作都精良的成本投入,但是小視頻受限於視頻時長,給人們帶來的都是短時間的瞬間刺激,這就需要眾多制作精美的視頻源源不斷的給人們提供內容輸出。此類UGC內容需要眾多創作者參與,有足夠的生產量,才能篩選出質量足夠優良的視頻,供全平臺觀眾消費。

有此類需求的人們,目的是希望在簡短的時間內,快速了解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影響,短視頻的時長反而能夠促進媒體提高用戶獲取資訊的效率,

在短視頻上的學習主要分為兩類,壹類是知識型,壹類是技能型。

知識型學習主要是學習壹個科學類目,但碎片化的學習並不利於構建整體的知識體系,所以短視頻中知識類的視頻多以科普為主,拓展知識面,但是都無法做到講解深入。但是此類視頻可以作為壹個切入口,從普及知識開始,引起興趣,從而跳轉到專業的教育類目下,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但是技能類學習視頻,目的針對性強,學習門檻低,獲取知識效率高,倒是非常適合在短視頻等平臺上播放。

在短視頻上的購物主要分為兩類,壹類是用戶為了尋求商品測評信息,主動進行相關信息的搜尋,另壹類是賣家為了促進產品的銷量,在短視頻平臺上進行廣告投放,消費者被動接觸到的廣告。

總的來說,兩大產品的用戶定位各有不同,抖音註重精致都市青年,而快手側重社交的小鎮青年,雖然兩個平臺在內容上都相互重疊覆蓋。但是用戶定位的不同將影響產品的側重點和產品價值主張,所以兩者在產品細節設計上體現出來的功能也受著產品定位和客群的影響。

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在觀看時,抖音采用沈浸式交互,上下滑動切換視頻內容,讓用戶專註在視頻內容本身,保證用戶觀看是最高優先級。用戶在觀看時完全不需要去思考看哪些內容,只是單純的享受即可,大腦處於壹種短暫高頻的體驗流中。

而快手是雙排導覽式布局,用戶在切換視頻時需要回到導覽頁,用戶需要回到導覽頁,再點擊下壹個視頻,用戶狀態是在瀏覽作品和挑選作品之間切換的,大腦在瀏覽時,還是需要根據封面思考是否要去看這個視頻。

相比之下,抖音的模式更容易讓人沈浸,大腦不需要花費太多思考,就能享受到短暫高頻的內容幾次,無形間降低了對內容質量的思考與挑選,僅憑下意識去適應內容。而快手的封面頁則要求有很高的概括能力或者吸引力,才能引來更多的關註和熱度。

從壹個產品的交互和功能布局,能夠看出這個產品背後的理念與價值主張。

快手進入默認是發現頁的導覽,每個視頻右下角顯示點贊數。左移是關註頁,每個視頻右下角顯示日期。發現頁主要推薦點贊量多的高質量視頻,而關註頁側重社交互動,關註的人仿佛是自己的朋友,所以按照作品的時間進行排序。雖然快手也設置了大屏模式,作為新的嘗試,但是默認項還是保留雙屏模式,也許當模式和數據積累都成熟後,快手就有數據支撐看哪種模式更適合他們的用戶。

抖音默認進入推薦頁,全屏模式直接能看到點贊數及評論,值得註意的是,正常瀏覽抖音時,是看不到發布日期時間的,只有點進作者列表頁或搜索時,才會顯示視頻的發布時間。抖音更加關註視頻內容本身是在哪拍的,內容是怎樣,而對於視頻的發布時間,並不是產品側重點。

功能頁

抖音中,“我”是作為壹個獨立的菜單欄展示的,除了基本的關註數,粉絲數,主要展現的是用戶自己作品,分享作品及喜歡的作品。而功能項是在右上角,需要點開才能看到的,更深壹層次的設計,體現出產品設計理念認為這些東西在用戶瀏覽信息過程中,是相對低頻使用的功能,所以觸達路徑更深。

而快手則是以功能欄為主,優先展現的事當前消息,私信動態等強交互的信息提示。其余則展現的是熱門,遊戲,直播等功能,而用戶自身的數據需要點擊頭像才能更深入的看到。

除此之外,抖音作為以音樂為主打特色的短視頻APP,在每壹條視頻下方都更顯眼的展示出對應的背景音樂,而且鼓勵用戶音樂合拍,這也是抖音經常帶火流行歌曲的原因之壹。

目前短視頻的變現模式主要有這幾類:

1、廣告形式,如視頻主制作的冠名廣告,植入廣告,貼片廣告,以及在自己的視頻中植入軟廣。

2、依靠電商,如當下正火的直播帶貨。

3、部分有穩定流量的網紅還依靠粉絲打賞進行流量變現。

而這其中,抖音的商業模式以APP開屏廣告,短視頻廣告推送,和直播電商合作分成為主。

而快手的商業模式則以KOL直播,粉絲打賞為主。這項差異也是由兩者側重點決定的。

雖然分析了兩者的不同,但是兩家巨頭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很多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的地方了。

抖音在優化現有推薦模型算法的前提下,加重KOL的培養及直播的投入,著力構建網紅的粉絲生態圈,幫助KOL培養忠實粉絲。而快手也推出了大屏模式,讓用戶感受沈浸式瀏覽,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優化推薦算法。

當短視頻經歷了爆發增長階段後,逐步走向趨同,各自形成行業內的典型代表,如何突出自己產品的特色同時還能持續擴大市場,由單壹產品縱深成生態,打造自身產品的護城河和生態聯盟,鞏固已有成果,將是各大巨頭下壹步的重點。

抖音的發展方向,壹個是橫向拓展海外拓展市場,雖然受國際政局變化影響,存在較大風險,但風險與機遇並存,如何在藍海市場與政局影響中斡旋成為當前抖音最大的挑戰。另外需要縱向深入社交,目前的算法突出了精品視頻的重要性,但是也忽略了社交關系鏈,不利於培育穩定的粉絲圈層。逐漸深化不同視頻類型的深度,短視頻的長度也在逐漸拉長,由短視頻逐漸觸及到不同的細分市場,知識資訊、文化藝術類,綜藝視頻等各類領域的賬號也在逐漸成長起來。

快手之於抖音,就如同拼多多之於淘寶,雖然格調不高,但確實有效。而且快手通過近幾年的努力,逐漸去除了原本大眾對於“土”的印象,下壹步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穩固現有主播粉絲生態圈的前提下,引入部分高端明星,打造新的流量生態,為平臺流量帶來新的活力,豐富平臺的印象標簽,建立新的流量抓手。

其實自己有時候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麽在抖音快手新起的時候,對此不屑壹顧,錯過了第壹批試用的體驗,在研究他們演變發展經過時,錯過了很多直觀的壹手資料。想想也和自己已經囿於現有的信息圈層,感到滿足而失去了探究新事物的動力。對於新事物,看到的更多的是新事物中已經熟知的邏輯,但是卻忽略了未知的新東西才是最寶貴的。人過了25歲並不是壹味地重復過去的日子,永遠保持壹顆好奇心,探索未知的新事物才是壹直活下去的意義。

參考資料:

《短視頻:各平臺用戶畫像分析》/p/d42bcf186fa0

《短視頻平臺用戶調研報告 36kr》 /p/1723825668097

《TalkingData:快手用戶人群洞察報告》 /archives/798021.html?weixin_user_id=27o6ETQjrgyc8vQ8yhc5IGWe7ak0DE

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社交娛樂視頻研究報告》 /archives/1073124.html

《抖音深度分析》 /evaluating/1010523.html

《抖音崛起,快手退位》 /it/409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