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月餅:土竈烤出來的歲月滋味
在山西忻州,有壹種用土竈烤制的月餅隱藏在山水之間,那就是神池月餅。據神池月餅的傳承人呂師傅介紹,呂家餅鋪自明代開始就做神池月餅,到他這壹代已經是第二十六代。看上去不起眼的壹塊月餅,代代相傳,必須要靠神池特有三寶——神池的水、胡麻油和那壹方爐鏊,才能做出香酥不膩的味道。這也要求神池月餅必須手工打制,再用新砌的爐鏊烤制,才能香酥不膩,帶著淡淡的青草香。令呂師傅擔憂的是,在現代隨著神池月餅進入市場,很多人采用機械化量產神池月餅,提高了產量,卻讓神池月餅喪失了原本的味道。
京味月餅:五仁餡料諸多講究
近兩年,網絡上有很多調侃五仁月餅的段子,但是在古代,五仁月餅是皇宮大內和達官顯貴才能吃得到的月餅,現在做五仁月餅最講究的就是稻香村的京式月餅了。在稻香村第六代非遺傳承人刑師傅的講解下,我們才了解到京式月餅的這五仁有多講究。為保留果仁香味,又不至破壞它的營養,餡料中的果仁都會先經過低溫烘烤,再與油面和在壹起,經過手工搟制、裁切才能制成重量25克左右,大小壹致的小方塊。而在選材上,餡料中的核桃仁要山西汾陽壹代最好的核桃,皮包肉厚,青紅絲則來自桂林,只用熟透的橘皮制成,玫瑰則是山東四五點采摘的玫瑰……小小的壹塊五仁餡裏,竟好像包下了全國的味道。
雲腿月餅:傳承的是技藝更是良心
南北方壹直有甜鹹之爭,在月餅上也不例外,而雲南的火腿餡料月餅算是鹹味月餅中的佼佼者了。吉慶祥雲腿月餅第七代傳承人楊師傅告訴我們,吉慶祥的雲腿月餅對於老昆明人來說,是每個中秋必備的美味,也是雲南味道的壹個象征。也因此,吉慶祥傳承千年壹直堅持前店後廠的模式,為店內供給最新鮮的雲腿月餅。作為傳承人,他傳承的不僅僅是制作雲腿月餅的手藝,更是前輩們在做月餅時的堅持與良心。在他看來,百年老店更要愛惜羽毛,所以他從來不敢缺斤少兩,堅持手工制作、貨真價實,這才讓所有顧客能吃到壹個甜鹹酥香、紮實有嚼勁的正宗滇式月餅。
中國各地月餅種類繁多,這三種月餅能夠名列非遺美食究竟有什麽過人之處呢?讓我們在本周四晚21:25守候江西衛視《非遺美食》壹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