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美國人和歐洲人喜歡吃牛肉,為什麽中國人喜歡吃豬肉?

美國人和歐洲人喜歡吃牛肉,為什麽中國人喜歡吃豬肉?

人類為了發展出智力,演化出了壹個高能耗的大腦,也改變了我們的飲食結構。黑猩猩的食譜裏大概只有4%的肉類,而人類中這個數字是40%。人類不吃肉很容易營養不良。

人類開始發展農業,大概是1萬2千年前的事情,有了農業,就有了多余的糧食,就可以畜養壹些其他動物提供動物蛋白。

農業有三個獨立的起源中心,西亞、東亞和中美洲,西亞人馴化了小麥,東亞人馴化了小米和大米,美洲人馴化了玉米。在選擇畜類時,由於這三個地方的地理環境和物種分布的不同,導致了畜類養殖上的差異。

美洲人在擁有原始農業之前,基本上吃光了所有能馴化的大型動物,所以他們比較慘,只能變著花樣吃草,馴化了土豆、番茄、辣椒、南瓜、草莓、黃瓜、西葫蘆等好吃的植物。美洲土著唯壹馴化的動物是火雞。

西亞是山地,有很多草,所以他們首先馴化的是山羊和牛,牛羊主要提供的動物蛋白是奶制品,是不能隨便殺的,壹直到歐洲中世紀,都只有土豪才有可能大口吃牛肉。普通人都能吃到牛肉漢堡是現代化養殖技術出現之後才有的事情。

中國人在平原,首先馴化的是豬。豬不挑食,我們吃什麽,豬就吃什麽,很好養(這壹點很重要!)。而且豬兩年就能產5窩,1窩就有5~6只,繁殖超級快,我們養豬就是為了吃豬肉的!雖然我們大概4000年前有了水牛,但水牛是用來犁地的,不是用來吃的!

所以豬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我們有豐富的料理豬肉的技巧,能夠去腥去騷,保持豬肉本色。英國雖然是品種豬的重要產地,我們還從英國進口了大量的豬精液,但是英國人殺豬是不放血的,他們根本就不懂怎麽吃豬!英國人的蛋白質來源主要來自炸小黃魚。

德國就不壹樣,德國因為沒有特別長的海岸線,也不像荷蘭壹樣有大片的優質草場,所以他們也吃豬,而且德國人也很會料理豬肉,德國的豬肉香腸也是美味極品。

所以為什麽我們喜歡吃豬,因為妳們都不會做啊!

不過吃豬也帶來了壹個嚴重的後果,就是大多數中國人喝牛奶會乳糖不耐。豬產奶期很短,生完壹窩緊接著就要生下壹窩,而且因為生的太多所以乳頭也多,不好人工收集乳汁,最重要的是豬因為啥都吃,還喜歡刨地,飼養環境很臟,而且由於體型原因,乳頭都貼著地,沒人願意喝豬奶。所以中國人在演化中就沒有點上喝奶這個技能點。

歐美人以牛肉為主的肉食習慣,與種族特性、氣候環境、生活習慣有關。

歐美人普遍身材高大,飲食中熱量和蛋白質需求較東方人更多,如何才能保證攝入與消耗更合理呢?在種族進化中,歐美人選擇了蛋白質含量更高的牛肉,而牛肉的氨基酸可全面滿足人體需要,吃同樣份量的牛肉和豬肉,前者的熱量更大。

歐美人不是傳統農耕民族,所生活的氣候環境更適合發展畜牧業。翻開地圖可以看到,歐美等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和降水適宜,地下水資源豐富,牧草養牛的成本低、收益大。因此牛羊肉自然成為餐桌上的首選。

在生活習慣上,歐美各國的烹飪不求精細,但求快捷,很多國家的飲食都是“暗黑料理”。因為烹飪手法簡單甚至粗糙,牛羊的這種食料單壹的家畜更符合歐美飲食文化。遊牧民族出身的歐美人,也更喜歡飲用熱量更高的牛羊奶和奶制品。

中國人為什麽更喜歡吃豬肉?

首先要說明的壹點是:中國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3000多年裏豬肉最初也不是主要肉食,同樣是以牛羊肉為主。呵呵,知道這壹點,崇拜西方飲食文化的人是不是有些意外?

中國上古時期就有“其畜宜六擾”的記載,《左傳》第壹次提出“六畜”概念。人們熟知的“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中的“六畜”是指馬、牛、羊、豬、狗、雞。其中的馬不是用來吃的,主要是騎乘,其他都是以提供肉食為主的家養動物。

但因為生產力低下,中國古代對吃肉有限制。周朝規定:天子食牛;諸侯食羊,每月初壹食牛;大夫食豬、犬,每月初壹食羊。祭祀或天子宴會時,大夫食牛。明確提出來:“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古人吃豬肉也是壹件奢侈事

也就是說,能吃到肉的都有權有勢,這些人也被稱為“肉食者”。普通百姓粗糧淡飯,除了重要節日之外,連“珍”這樣稍好點兒的東西也不準吃。孟子曾描繪過這樣的“王道樂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人到70歲能吃上肉就很幸福了!妳看到這裏是不是想哭?還是生活在今天好啊!

中國人食豬肉習俗從清朝時被固化

對於滿足人口大國的食肉需求來說,豬肉無疑是最佳選擇,沒有之壹,是唯壹!因此,中國人食豬肉的習俗從清朝時被固化,壹直延續至今。而且,對於烹飪大國的廚師們來說,肉香味特別足的豬肉更是壹展手藝的最好食材。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菜葉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