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是青海最突出的特點。在青海,仰望天空,放開胸懷,深呼著空氣,去感受青海獨有的氣息,那是壹種淡雅高深的美,淡藍色的天空,看上去是那麽幽靜,潔白的雲彩,如天使般飛舞在空中,沒有壹絲瑕疵,紅日映照在大地上,散發的是濃濃的青海韻味。曾經拿青海的天空跟西藏和西安的相比較,發現西藏的天空雖然如青海的天壹樣藍,但在藏傳佛教的影響下,更顯的神秘,莊重;而西安古稱長安,在歷史上更是多朝的首都,但那兒的天空卻沒有青海這般優美,灰蒙蒙的天空看上去很是低沈,連太陽的光輝也顯得懶惰起來。所以從比較中發現,青海的天空確實是獨壹
在春天,春回大地,各色花兒競相含苞待放,春風仿佛在喚醒大地沈睡的生物,青海的春天有壹片濃郁的春氣。夏天,綠樹成蔭,花開了、草綠了、小樹長高了,氣溫不冷不熱,是最適合人們度夏的避暑勝地。而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也如潮水般湧來,爭相觀賞夏天這美麗姑娘的花容月貌。秋天,秋高氣爽,天高雲淡,果實壓彎了樹枝,樹葉如同雨壹般往下落,草枯了,樹葉也黃了,這是青海的秋天。冬天,萬物在沈睡,壹切都靜了,都靜了,醞釀著,為了明年……
青海的景色更是各具特色,如柴達木的萬丈鹽橋、湟中的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等等......
萬丈鹽橋在柴達木盆地南部察爾汗鹽湖之上。鹽橋全長為32公裏,橫跨整個察爾汗鹽湖,素稱“萬丈鹽橋”。它是舉世罕見的壹種路橋,也是柴達木盆地的壹大,實際上是壹條修築在鹽湖之上的用鹽鋪成的寬闊大道。它既無橋墩,又無欄桿奇觀。 鹽橋,整個路面平整光滑,坦蕩如砥,看上去,幾乎同城市裏的柏油馬路無兩樣。鹽橋道寬路長,風光無限。人們乘車來到這裏,只見筆直坦蕩的路橋,象壹把利劍將浩瀚的鹽湖壹劈兩半。鹽橋兩旁有鉀肥廠的廠房,宿舍,有溝壑壹般的采礦點,不遠處還有舉世聞名的青藏鐵路,壹列列長蛇似的火車,吞雲吐霧,鳴鳴吼叫著從湖面上飛馳而過。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它座落在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連花山坳中,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壹,也是青海省首屆壹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爾寺初建於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整個寺院是由眾多的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組成的壹個漢藏藝術相結合的輝煌壯麗建築群,占地面積約600余畝。該寺依山就勢,錯落而建。其中以八個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經堂、九間殿等最為著名。八寶如意塔,位於寺前廣場。據說,這八個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壹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於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異,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面積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文,每個塔身南面還有壹個佛龕,裏面藏有梵文。
而美麗的青海湖像壹面巨大的鏡子,碧水藍天白雲交融在壹起讓人有到了仙境的感覺,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湖面海拔3196米,平均水深18.6米,最深32.8米,湖岸線長360公裏。東西長106公裏,南北寬63公裏,面積4583平方公裏,湖水容量為85.4立方公裏。布哈河、甘子河等40余條河註入其中。青海湖沒有外流出口,所以成為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約在距今200至20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而形成壹個斷陷湖盆,湖盆積水開始流入黃河,後因周圍山地升高,陰塞了湖水流出,便形成今日的內陸湖泊了。
青海湖裏還有著名的鳥島,島上鳥的種類繁多,有: 斑頭雁、棕頭鷗、魚鷗、鸕鶿、、鳳頭潛鴨、赤麻鴨、普通秋沙鴨、鵲鴨、白眼鴨、斑嘴鴨、針尾鴨、大天鵝、蓑羽鶴、黑頸鶴等。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城東北20公裏的黃河上遊南岸,有壹處被譽為青海高原“西雙版納”的地方,這就是青海省建立的第壹個以野生植物為主的孟達自然保護區——孟達林區。孟達天池自然保護區1980年建立,2000年4月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青海省避暑、療養和旅遊勝地。 面積9544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森林生態系統水源涵養林。孟達天池面積約300畝,池水清澈碧澄與藍天壹色,群峰倒影,隨波微動。湖中水鳥飛翔,魚兒舒然遊動。
青海的美食也不比美景少,有酸甜可口的酸奶、辛辣鮮美的幹板魚、甜中帶酸的醪糟,烤羊肉、熬飯等美味無比的小吃。
贊美妳啊!青海,妳那壹幅幅美麗的畫卷讓我留連,妳那壹幅幅和諧的畫面讓我自豪!贊美妳啊!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