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蒙山是靈壽丘陵地區的制高點,是石家莊到五臺山的中心。面積32平方公裏,主峰海拔1248米,森林覆蓋率90%。三蒙山核心地帶的飛魚村四周都是近200米高的懸崖峭壁,地形異常險要。在歷史上,有人曾數次占領這裏的山。截至目前,村頂為35畝平地,保存了近30座石臼。可想而知,過去的建築是相當大的。令人驚嘆的是,其中壹座懸崖上有壹座高達112米的大型石佛,自然而壯觀。距大石佛約500米的山上有9座古剎和1眼不老泉。壹年四季都有水,不會幹涸或溢出。三蒙山風景多樣,尤其是瓦房臺村,果樹成林,梯田遍地,小橋流水,頗有江南田園風光之感。
在靈壽的眾多景點中,五郎寨以文物古跡眾多、山寨氛圍濃厚而勝出。陳莊鎮的五郎村不算太大,只有15平方公裏,距離靈壽縣城40公裏,南有慈河,北有石湖金礦。它與重要城鎮陳莊相隔壹英裏,並與衡山湖景觀相連。它是丘陵地區另壹個歷史悠久的景點。據說楊五郎在這裏紮營禦敵。五郎寨村山頂的風景最吸引人。壹個100畝的平臺支撐在海拔1000米的懸崖上,這裏像田野壹樣平緩,分為南寨、北寨、小寨和擂鼓臺四個部分。有石杵、石臼、石磨、旗桿洞、軍營和城墻遺址等。
東寨門壹側懸崖高峻,山谷幽深,奇峰突起,天然石臺高聳入雲,是楊五郎擊退敵兵的“擊鼓坨”。在南門的懸崖上,五郎期待著救兵的“望京臺”,以及五郎討厭出家的四個漢字“五郎去五臺山”。即使飽經風霜,妳也可以看到字體大膽有力,風格粗糙。
太行山東部的山脈多為西北-東南走向,靈壽境內的山脈和山峰也是如此。然而,在陳莊鎮和茶頭鎮之間,有壹座山“橫”在這裏,方向相反,呈西南-東北走向,地勢在這裏突然上升。自古以來,恒山關是連接靈壽山和靈壽縣通往陳莊的官道的唯壹交通隧道。此外,沒有辦法進出這座山。壹座恒山將靈壽縣切割在中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衡山腳下的陳莊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也是今天靈壽丘陵地區旅遊景觀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原因。
橫山嶺水庫是國家大型水庫,常年水域面積1.6萬畝。它又被稱為衡山湖,群山環繞,樹木環繞,是壹個深受人們喜愛的大型景觀自然風景區。矗立在庫區東岸的“陳莊殲滅戰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默默提醒後人:抗日戰爭時期,這裏是賀龍元帥親自指揮的陳莊殲滅戰戰場。陳莊殲滅戰博物館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吸引數十萬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瞻仰緬懷。
幽居寺是丘陵地區最閃亮的歷史景觀。這座寺廟位於寨頭鄉沙子洞村,建於北齊時期。隱逸寺北齊時期的佛教建築和雕塑藝術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佛教造像,線條柔和,節奏豐富,動作單壹但充滿動感,臉上以笑代笑,含蓄大氣而經久不衰,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走遍靈壽大地,人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這片土地無盡的生機與魅力。
-結束-
文三周舟
編輯|胡娣
原文摘自《地道風光靈壽》,有增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