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商業化的系列韓劇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闖進了我們的視線,當觀眾還在為《大長今》流淌出來的韓國文化或感嘆或不屑時,這邊卻走來了深情款款的《京華煙雲》。那邊是壹個自強不息的名叫長今的宮女、醫女,這邊走來了壹個知書達理、寬容忍讓的奇女子——姚木蘭。如果說《大長今》刻畫了壹個女人自強不息的坎坷命運;那麽這部《京華煙雲》就抒寫出壹段特定歷史時期下,幾大家族命運跌宕起伏的命運畫卷——“清明上河圖”。
對於壹些觀眾對編劇的質疑,筆者持保留意見。因為對於名著改編的影視劇,向來就有吃力不討好的危險。但是這部《京華煙雲》,我認為是這許多年以來少有的經典之作。之所以經典,首先在於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壹段故事,在演員的精彩演藝下,都呈現出壹個個血肉豐滿的載體。前些日子我寫過關於《大長今》的“友情篇”、“恩師篇”等人物系列,就在於對劇中豐滿人物的喜愛,而這部《京華煙雲》中,從中、青、老主角,甚至到丫鬟、大夫,每壹個人物的性格,都在言語之間抒寫出壹段段命運,絲毫不輸《大長今》。
重道逍遙的姚思安,溫存善良的姚母,知書達理的姚木蘭,正氣凜然的孔立夫,可愛嫵媚的姚莫愁,新派自由的姚迪菲,活潑可愛的黛芬,多愁善感的紅玉,心直口快的暗香丫頭;文氣軟弱的曾文伯,要強的曾母,圓滑的桂姐,正義多病的曾平亞,溫柔偏執的曼妮,窩囊老實的襟亞,浪蕩不羈的蓀亞,浪漫癡情的曹莉華;還有充滿卡通意味的牛家:奸詐的牛似道,貪財的牛母,欺男霸女的牛同儀,單純浪漫、後來淪為漢奸的牛懷玉,以及爭強好勝、貪財潑辣到最後回心轉意的牛素雲。單單44集,就描繪出這麽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卻又詳略得當,實在了得。
上面說了精彩飆戲的新老演員們,而對於這些人物的塑造,演員、編劇、導演都花了大功夫。《京華煙雲》中符合每壹個人物身份的經典臺詞是壹句接壹句,值得細細品位,當然這是林老先生的功勞,但也少不了編劇們所花費的心思;再看看劇中每個人物臥室裏的壹張張鑲有相框、泛著典雅色的個人照片,婚宴上每壹個刻有喜字的古銅燭臺,每壹身劇服每壹個滾邊、紐扣做工的細致入微,每壹套與周遭環境搭配的茶具,劇中道具的周到細致就可見壹斑;此外該劇的剪輯也是相當精致,移花接木的技巧隨處可見,各個人物的起伏命運穿插地美妙得當。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經典到每壹個細節。
接著,下面就說說《京華煙雲》中滲透出來的文化氛圍。細數起來,卻絲毫不輸給任何壹部被令觀眾嘆為觀止的韓劇。
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紅木花雕、亭臺樓閣
這不僅包括姚、曾兩家的深宅大院、紫擅木家具、屏風、八仙桌,更包括姚家後來搬進的王府花園。王府花園門口的石獅把門,裏面琳瑯滿目的亭臺樓閣、花園池塘不僅使迪菲的外國朋友再三感嘆,也讓觀眾應接不暇。
還有那條充斥著冰糖葫蘆、茶社、小吃、古書、兔爺、風箏、花草的商業街,陣陣吆喝聲,很有味道。
古董、陶瓷、古畫、書法、報章書籍
莫愁嫁妝裏精致的古董,在木蘭的指揮下,壹壹展示給了觀眾;曾家的古董店裏更是成了古玩的集中營;這還不夠,從琉璃場的古董買賣到曾、姚家每間屋內,都少不了這陶瓷、古董的擺設。
在西山賞景的那場戲中,傅老先生、姚思安、立夫、莫愁就乾隆的字體各有各的評價。在整部劇中,出現的對聯、書信也全部是筆墨紙硯紛紛登場。
再去看每家書房裏滿滿當當的書籍、古畫,點滴中透露出書香門第的氣息。還記得深刻的是那本在木蘭、立夫手中傳來傳去的《飲冰室文集》、《殷商甲骨文初探》嗎?
還有立夫以“不平氏”為筆名寫的那篇大快人心的《文妓說》。大意說的是當時的文人大多都幹些粉飾太平的活,其實報紙輿論監督的功能那時就體現出來了。找來那時印刷密密匝匝的報刊,《民國時報》、《平民報》、《實話報》,《新青年》,也苦了《京華煙雲》的導演了。那報童那聲聲“號外、號外”,真是這個時代影視劇的標誌了。不過單憑報章的輿論就要搬到財大氣粗的牛家,這不僅是立夫作為文人的書生意氣,更是林老先生的理想所在。除了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怎麽會有男女老少集體出去抗議牛似道的作惡霸道?中國的老百姓只會象王心麗《落紅迷歸路》中的小鎮百姓那樣,只會傳傳謠言、搬弄是非罷了。
詩句、俗語、傳說連篇
《京華煙雲》畢竟不像《紅樓夢》那樣雅興,時不時地對詩罰酒,但是卻每個人的口中都出現過適合自己身份的俗語。那句“開弓沒有回頭箭”出現過多次,但是每次都讓人感嘆世事的無常。接下來《京華煙雲》在外國陸續播出,這些內容翻譯可得花功夫了。
還有那個鑄鐘老頭的女兒舍身救父的傳說,在木蘭和莫愁口中***出現三次,每壹次都體現了女兒身的偉大與無奈。那壹口鐘的每壹次被敲響,觀眾都對木蘭的命運擔憂著、嘆息著。
獨有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京華煙雲》獨有的,是中國文化獨有的。
當木蘭被迫出嫁,姚思安將自己盡有的甲骨全部當嫁妝給了木蘭。姚思安聲淚俱下的那句“我的大女兒是留著我救命用的”,唉,在他心目中,自己的至愛——甲骨文——哪有女兒珍貴啊。
最後那壹幕,姚思安為了不讓甲骨文落到日本鬼子手中,玉石俱焚,那壹幕,何其悲壯!“甲骨就是化成灰燼也要留在華夏大地上”,又是怎樣的壹種氣節!
京劇、二胡、笛、蕭、鼓
《京華煙雲》壹開場,木蘭便來了壹出京戲。接著在西山、姚家、王府花園、獄中,甚至到演員們說話的背景音樂,也都離不開字正腔圓的京劇。直到最後那場醉人的“貴妃醉酒”,就著它木蘭款款而來。
在木蘭代妹妹出嫁的當晚,姚思安幽怨的二胡“夜深沈”,在空曠寂靜的夜晚讓人扼腕嘆息。當與木蘭擦肩而過的遺憾之時、木蘭新婚的那夜,立夫獨自吹起了蕭,聲聲嘆息,多麽淒慘。
此外,婚禮中的敲鑼打鼓自然更是少不了。
佛教、道教
韓日、東南亞對中國的文化最懂的就是儒家文化,而影視作品中對於佛、道二教卻較少涉及。林語堂老先生的《京華煙雲》,本著向外國介紹中國文化的意圖,將佛家、道家的文化滲透到點滴。從尼姑庵中的抽簽、沖喜到拜神求佛,佛教的文化印在了那個時代。
道教主要通過姚思安這個入世的世外高人體現出來。每壹場他和女兒木蘭的對話,每壹次面臨劫難時的淡定自若,經過漫長的獨自雲遊,到後來的驀然領悟,無不透露著自己的道行。
婚喪禮儀
韓劇《新娘18歲》中,第壹次領教了韓國的婚喪禮。而從曾家風光整個北京城的三喜臨門,到曾平亞、曾文伯、曼妮等的喪禮,《京華煙雲》給出了壹個典型的中國古代的婚喪禮儀。喜慶、悲哀體現到每個道具的細節,過大禮、嫁妝、上頭、正日出門、三朝回門,大紅花轎、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應有盡有。
茶文化
西湖的龍井配上古樸的陶瓷茶具,透露出我們的茶文化。
《京華煙雲》裏的茶文化體現在每壹幕接待客人的場景中。尤其是木蘭給立夫沏茶的那壹幕,那壹倒來,二沏去,最後那壹杯滿滿的龍井,透過立夫那飽含熱淚的雙眼,壹切的感慨、遺憾都盡在不言中了。
此外江蘇的大炸蟹、致美齋的酸梅羔、天意齋的栗羊羹、天寶樓的燒羊腿、防膳的肉末燒餅、南京的板鴨、桂花鴨,這些聽起來就讓人垂涎三尺了。
中國古代大家庭的標本
曾家是壹個典型的中國古代大家庭。曾文伯、妻子曾母以及小妾桂姨,另外三房兒子、兒媳婦,成群的丫鬟夥計,各自成院,卻又組合在壹個大家庭裏,***生***息。而每個兒媳婦又牽扯出另外兩家大的家族:牛家和姚家,這就是強強聯合的古代門當戶對的婚姻生活。
曾家的這個大家庭也是老謀子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給外國人展示的畫面。老謀子這些作品獲獎是其次,重要的是長期以來,這些最早出國的影視作品使得,很多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人仍然是妻妾成群、男人大辮子的形象。但是《京華煙雲》不僅僅展示了這麽壹幕,因為劇中還有著五四帶來的男女平等、壹夫壹妻的自由氣息。
動蕩不安的時局大背景、三大家族的興衰、三代人的悲歡離合
不像鴛鴦蝴蝶劇做作地將戰事當成自己談情說愛的背景,《京華煙雲》裏,從五四思想解放、軍閥混戰到民國時期,再到抗日戰爭,《京華煙雲》就是在這樣動蕩不安的時局中,展示了三大家族的興衰和三代人的悲歡離合,抒寫了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這壹段社會歷史的變遷。
最能體現這壹背景的就是牛家。從牛家的洋洋得意到後來的遺臭萬年,再到牛懷玉淪為漢奸、牛素雲為日本販賣毒品,這些都展示了這樣壹段沈重的中國歷史。
唯美的景物、精致典雅的旗袍、大氣的音樂
整部《京華煙雲》中,不斷出現滿地金黃的銀杏葉子、絢爛的日出日落、掛在枝頭的壹輪圓月、黃昏時的古樓、清晨雲霧繚繞的白塔,唯美但不失大氣。尤其是西山賞景那壹場戲,壹座橋,壹個石碑,壹個飛檐走壁,老北京的京味就這樣壹點壹滴透漏出來了。如此看來,舊版《京華煙雲》精致狹窄的景物,在這方面就敗下陣來了。
還有那壹套壹套做工精致的旗袍,穿在幾個少奶奶身上,韻味無窮。比如,木蘭安排蓀亞、曹莉華見面的壹場戲,木蘭那身黃色的旗袍簡直就是絕美,還有什麽比這個更能體現中國女人的風采!
此外,無論是全劇的背景音樂還是主題曲《發現》,都出自內地音樂大師王黎光,處處洋溢著壹股子大氣。單獨聽那首《發現》,或許只覺得歌詞優美,歌聲壹感三嘆。但是當看了此劇後,再去聽它,真是感嘆木蘭的壹生,感嘆劇中每個人的壹生。
象《天地英雄》《七劍》都有自己的電影原聲帶,而內地的電視劇不像韓劇壹樣,鮮有自己的音樂帶。而這部《京華煙雲》的音樂原聲帶、VCD、DVD壹起湧向了市場。在王黎光的親手操刀下,《京華煙雲》出落地更加大氣磅礴,音樂襯托著劇中人物命運的喜與悲。
很多人對在亞洲甚至美國所向披靡的《大長今》不屑壹顧,但是這些人可能都沒有看過此劇,就大加指責,這樣的評論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看過《大長今》後,劇中的美食文化讓人流連忘返,這也是韓國人引以為豪的地方。但是《京華煙雲》和《大長今》比較起來,卻絲毫不遜色。如果說《大長今》的哄起為韓國的國家形象加了分的話,那麽上文提到的這些足以使得《京華煙雲》“出口”後,所展示出來的中國文化都是值得我們炫耀和自豪的。當老謀子展示的中國男人大辮子的形象還遲遲不去時,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中,《京華煙雲》無疑會為中國的形象增光、甚至錦上添花。
因為這些文化氛圍,因為劇本的優秀、演員的精湛演藝,因為央視壹套的覆蓋面,這部《京華煙雲》是註定墻內開花,墻外也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