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孩子壹碗水。
生二胎的父母都知道壹碗水端平,但真正做到壹碗水端平並不容易。畢竟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平衡。大多數父母所謂的壹碗水端平,永遠是物質。他們認為給鮑爾買衣服也是給大寶買的,給鮑爾買鞋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認為壹碗水是平的。難道妳不知道,孩子不僅關心物質,更關心感情。因為很多二胎媽媽生了鮑爾,主要精力都偏向鮑爾,讓媽媽陪著玩對大寶來說往往是壹種奢望,所以大寶心裏不平衡。當大寶表現出不滿的時候,媽媽還是覺得很委屈,認為她給大寶買的東西和鮑爾壹樣多,而且平時也很關心大寶。其實只是物質上的關心,孩子們真的不領情。
如果壹碗水端平,二胎媽媽壹定要有計劃的每天抽出壹定的時間單獨陪大寶,讓大寶重新享受以前的親子關系。
2.放松需要平衡大寶的情緒。
很多二胎家長認為,自從鮑爾出生後,原本乖巧的大寶突然變得異常,經常哭鬧、叛逆、不聽話,嚴重時會讓媽媽崩潰。
由於母親采取的寬容政策,大寶的情緒並不異常,但她對鮑爾也很友好。
3、同樣的規則,根據年齡不同的標準。
平時無關緊要的小事,對大寶不會太嚴格,但原則上,兩個寶寶都必須遵守規則。
比如每天晚上睡覺前洗洗刷牙。大寶大了壹點,媽媽讓大寶做自己的事。因為年齡小,鮑爾依靠父母幫她洗衣服。當她媽媽在給鮑爾洗澡的時候,她對鮑爾說:“看,我哥哥很棒。妳可以做妳自己的事。妳要好好吃飯,快快長大。等妳大了,能做自己的事了,妳媽媽就放心了。”媽媽這麽說,大寶不會因為媽媽幫了鮑爾而不平衡。反而大寶會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4.巧用比較,引導孩子有攻擊性。
在二胎家庭中,隨著寶寶的長大,孩子之間會經常互相爭寵,所以家長往往會感到非常頭疼。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愛寵其實是壹種嫉妒行為。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積極欲望。當這種欲望得到滿足和實現時,往往會產生占有欲和排他感;當這個願望沒有實現而別人比自己先實現的時候,壹種嫉妒的感覺就產生了。當家庭中的兩個孩子之間出現嫉妒時,就會出現爭寵的情況。
其實換個角度,孩子爭寵也不是壞事。父母可以動動腦筋,想辦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系。如果巧妙地引入競爭機制,壞事也能變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