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為了表達人們對屈原愛國精神的敬意,就不會有粽子了。如果沒有乾隆微服遊覽泉州的美麗傳說,泉州的粽子將只是壹團糯米,而不是各種豐富食材的肉粽。泉州的肉粽聞名中外,肉粽店遍布大街小巷,其中東街鐘樓最受市民認可。店主蘭先生說,東街鐘樓肉餡餃子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吸收了許多家庭的長處,並根據人們的飲食需求不斷改進,使肉餡餃子兼具古代和現代風味。
如何做出好吃的肉餡餃子?
首先是原材料的選擇。選擇質地柔軟、光澤明亮的糯米。配料由農場豬肉、蝦、蘑菇、鹵蛋和蓮子混合而成。即使是棕櫚葉也必須用原湯烹制。
其次,對溫度的掌握,包括炒飯和下料的時間,必須非常準確。經過壹個多小時的文火,肉餡餃子就可以上桌了。解開棕櫚葉,金黃色的多邊形粽子閃閃發光,壹股天然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食欲大增。蘸上花生醬和蒜泥送到嘴裏,粽子的香味就會充滿熱氣,讓人回味無窮。
2.紅燒鴨
鹵鴨應該算是最受歡迎的小吃品種了。鹵鴨成功的秘訣在於原料的選擇、鹵鴨的配方和烹飪技巧。選擇體重約3公斤的雛鴨,進行脫毛和內臟去除,然後在鹵湯中煮熟,然後加入獨特配方制成的鹵包,然後煮很長時間。脫水脫脂後的成品鹵鴨壹般只有1 kg左右,色澤金黃、紅亮。撒上配料,爽滑多汁,香味四溢;肉質緊實細膩,口感韌而不老,香味深入骨髓,食後留香口腔齒間。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點。
3.豬血湯
我沒想到用豬血做了這麽美味的食物。許多第壹次品嘗豬血湯的顧客都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豬血應該是幹而無味的。沒想到的是,豬血湯裏的豬血塊富有彈性,又香又好吃。豬血湯怎麽才能又香又嫩?秘訣在於它的做法:用大骨頭熬湯,加入特殊香料,用大勺子將融化的豬血放入湯裏,並隨時註意溫度。他說,如果豬血湯做得好,湯的顏色是深褐色的,豬血塊光滑而有彈性。如果妳仔細看,妳可以看到它上面的絲綢紋理,這反映了火候上的功夫。用香菜、辣椒、大蒜和酒調味,壹碗豬血湯就做好了。端上桌時,氣味清香爽口;送到入口,口感清爽,回味悠長。豬血湯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如果吃的時候能加入油渣和大腸作為輔料,味道肯定會更濃更美味。
4、洪瀨雞爪
洪瀨雞爪近年來已成為泉州雞爪的代名詞。早些年,洪瀨雞爪只在當地城鎮流行。後來,由於它的特殊風味,它逐漸成為壹種很好的禮物。許多外國人回國時總會帶壹點。就這樣,消息壹傳十,十傳百,洪瀨雞爪在短短幾年內就名聲大噪。紅發雞爪手工制作,用料上乘,配方獨特。成品質地飽滿,色澤鮮艷。吃起來又嫩又脆又辣。16年的壹級原湯壹鍋煮,保證了紅發雞爪獨特純正的口感。雞爪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鈣和膠原蛋白。多吃不僅可以軟化血管,還具有美容功效。
5.崇武魚卷
惠安崇武魚卷的主要原料選用優質魚,其中以鯖魚、鰻魚和鯊魚為最佳。加工時,先去除主要原料的骨頭和內臟,用鋒利的刀刮除魚皮;然後用手將魚揉成漿狀,邊揉邊加入適量的鹽水,最後加入精制紅薯粉(壹般每斤魚2兩左右)、蛋清、豬肉末、小蔥等調味料,用手攪拌均勻。
將加工合格的魚泥(通過加工者的手感判斷)卷成圓體,有的裹上壹層豬網紗布油,放入蒸鍋大火蒸熟。煮熟的魚卷可以保存幾天,如果放入冰箱或真空包裝,保質期可以達到幾個月。食用時將其切成小塊,加入清湯燉煮。魚卷加工的均勻性和烹飪溫度極為講究。高品質的魚卷入口松軟酥脆。咀嚼時,它們會在牙齒和臉頰上留下香味。既沒有魚腥味。新手如果不解釋,往往不知道它們是由什麽原料制成的。
崇武魚卷實際上包含了團圓的期待,因為大多數男人在那裏航行,風險很大。因此,寄托團圓希望的心理在生活習俗中隨處可見。其中,最突出的是婚宴上的菜肴必須頭圓尾圓,而魚卷是這裏逢年過節和家常菜婚宴上必上的第壹道獨特菜肴,含有祝願幸福和完美的含義。
6.肉類三明治
泉州的肉夾饃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傳統婚宴上必備的面食之壹!老壹輩人稱之為虎咬獅。現在的肉夾饃在口味上與傳統的肉夾饃有很大不同,更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特點。它由純五花肉、精細面粉、高濃度香料、蒜泥和香料制成。雖然肉夾饃外觀簡單,但只要咬在嘴裏,就會溢出濃郁的香味。它的面團柔軟,肉有嚼勁,鹹香可口,口味多變。難怪許多食客賦予它中國漢堡的美稱。從營養的角度來看,肉三明治將豬肉和大蒜混合在壹起,更有利於人體對肉類營養的吸收;35%-37%的蛋白質含量是人體健康最適宜的營養比例。
7.檳榔芋泥
綠洲芋泥的原料選自檳榔芋、糖、豬油、洋蔥、花生和芝麻。制作檳榔芋泥時,首先將芋頭去皮,切成幾塊,放在蒸鍋上蒸熟,取出後放在案板上,用棍子或刀子按壓,直到芋頭非常細,沒有腫塊。然後將芋頭放入大碗中,加入糖、豬油、雞蛋碎和熟油攪拌均勻,將碗面抹平,放入蒸鍋中蒸1小時,取出。
8.白鴨湯
白鴨湯采用永春石鼓農村登記在冊的白鴨,即紅頭、白羽、短頸、黃掌、壯身的番鴨,配以13種中草藥熬制而成。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肥而不膩,遠近聞名,令食客津津樂道。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曾在不朽的《本草綱目》中寫道:白鴨肉是最好的藥食兩用之品,具有補虛散寒、調和臟腑、利水道的作用。
9.吞肉
肉燕的主料是幹肉燕皮150克,瘦肉300克,輔料是幹蝦20克,幹凈的荸薺50克,蔥50克,味精12克,精鹽10克,豬骨湯800克,幹澱粉50克,芹菜粉,豬骨湯。
加工肉燕時,瘦肉應搗成泥,蝦皮、荸薺和蔥應剁成細粉。將壹個小鍋放入肉泥中,加入精鹽和味精攪拌幾分鐘。待肉餡粘稠順滑時,加入幹澱粉、蝦皮、荸薺和蔥花,然後攪拌均勻成餡和肉幹。待豬骨湯沸騰時,加入精鹽調味,與肉燕壹起倒入湯碗中,撒上胡椒粉、芹菜末和香油即可食用。吃起來又嫩又好吃。
10面糊
提起面醬,泉州人都很熟悉。其主料為精制面條75克,輔料為蝦糠150克、豬骨湯1000毫克、熟魚200克、精鹽15克、味精6克、澱粉50克、胡椒粉、香菜和白酒適量。
要制作出色的面醬,首先我們應該用紗布包裹蝦糠,加入65,438+0,000克清水,用中火煮半小時,撈起蝦糠,過濾湯汁備用,將煮熟的魚切成絲,放在高火上,倒入豬骨湯和用蝦糠煮的湯並煮沸,然後將精制的面條稍微碾碎放入沸騰的湯鍋中,並加入精鹽和味精進行調整。面糊味道鮮美,香甜爽滑,具有泉州地方風味。點餐時,可以加鹵大腸、小腸、醋肉、油條等。根據每個人的口味。每個人都有壹碗面糊,這取決於妳想添加什麽成分,並撒上胡椒,芹菜粉,白葡萄酒和腌料,使其味道更美麗。
更多關於泉州有哪些好吃的小吃?,輸入:/ask/0206 a 01615731453 . 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