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員張德信在說到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時,指出戚繼光的好朋友王世貞記述過戚繼光“時時購千金姬進之居正”。為了取得上司張居正的歡心,戚繼光曾不惜重金購買“千金姬”的美女作為禮品奉進。沈德符的《萬歷野獲編》則說戚繼光為了討好張居正,把家鄉蓬萊出產的海狗腎給張居正送去了許多。
戚繼光家雖世代官宦,但並不富有。作為壹品武將,年薪也不過壹百多兩銀子,哪裏有財力時時購“千金姬”?雖無史料證明他怎麽拿錢,但他既會向上司進貢,下級也不會不向他進貢,照收就是了。
戚繼光來義烏招兵時,正好在西門戚宅裏碰到義烏戚姓戚孟滿,敘起族誼,說戚繼光上祖從義烏遷安徽定遠已十三代了。臨別時戚繼光贈給戚孟滿古銅五事壹副,雲鑼壹面,玉杯壹只,金百兩,並命建戚氏族祠。當時戚繼光還是個參將,年薪肯定不到壹百兩銀,但他贊助建戚祠就拿出了百兩白銀。戚繼光同俞大猷壹起在舟山岑港打仗時,俞遭嚴嵩、趙文華誣陷,說他“追擊不力,縱寇南奔”,要下獄處死。戚繼光籌集了三千兩銀子,才保住俞大猷的性命。這三千兩銀子是怎麽籌集的?這類例子太多了。那時候就是這樣子,有錢好辦事,無錢寸步難行。
戚繼光想實行“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的理想,完全靠自己的文才武略是不行的。俞大猷比戚繼光正直,但屢次被罷官,甚至下獄,就是例子。他為了同身居要職的頂頭上司及同僚中的文官搞好關系,保住自己的兵權,不能不犧牲自己的人品,委曲求全,曲意迎合張居正等貪財色的高官。戚繼光是十分講究策略的人,如果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如何去消滅倭寇,保國家的平安?如果戚繼光不這樣做行嗎?要駕馭時勢,左右逢源,必須講究策略,按照當時的遊戲規則來運作,這就是戚繼光的過人之處。
明代萬歷年間大臣張居正有壹次回家奔喪,為了讓丞相大人旅途舒適,知府錢普早早就命人專門為張居正制作了壹頂豪華的轎子:轎前有好幾重門,門後有考究的寢室以供休息;兩旁還各有壹小亭子,裏面分別有壹名童子,專門負責打扇焚香。就這樣,三十二名轎夫擡著張居正,浩浩蕩蕩壹路南下。由於聽說張居正喜歡美食,每到壹地,當地官員都會投其所好,將上百道珍饈美味呈送到飯桌上。錢普是無錫人,正好能燒得壹手吳地菜肴。當張居正吃到錢普這個知府親自為他烹制的美味後,很是滿意地稱贊知府錢普:“我壹路走到這兒,才算吃了壹頓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