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

法布爾(Jean-Henri Fabre,壹八二三~壹九壹五年)出生於法國南方壹個叫聖雷昂的村子裏。由於父母都是農民,法布爾的青少年時期是在貧困和艱難中度過的。他的學習過程非常刻苦,但由於中學時拉丁文和希臘文都學得相當好,為他以後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謀生,年僅十四歲的法布爾就外出工作,曾在鐵路上做苦工,做過市集上賣檸檬的小販,經常在露天過夜。然而,雖身處困境,法布爾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從未中斷過自學。終於,在十九歲時考進了亞威農師範學校,並獲得了獎學金。在師範學校裏,法布爾對自然界動植物的興趣比對「扼殺人性的語法」大得多。 從學校畢業後,法布爾當了小學教師。他壹面工作,壹面自學,先後拿到了數學、物理等學科的學士學位。他認為「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妳,最重要的是在於妳自己,有沒有悟性和恒心。」之後,他亦先後在科西嘉、亞威農等地的中學裏任職。當了中學教師後,法布爾對昆蟲的興趣更為濃厚,他還經常帶領、指導學生去觀察與研究昆蟲。這本《昆蟲世界》的原文為「昆蟲學研究的追憶」,副標題為「對昆蟲本能及其習俗的研究」,就是法布爾數十年如壹日,頭頂烈日,冒著寒風,起早熬夜,放大鏡和筆記本不離手,觀察、研究昆蟲的結晶。 法布爾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深受文藝復興時代作家,尤其是拉伯雷的影響。可以說,法國浪漫主義詩人夏多布裏昂開創了文學領域中,描述海洋、山巒、森林等巨型景物的先河,而法布爾則用樸實、清新的筆調,栩栩如生地記錄了昆蟲世界中,各種各樣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敵、蛻變、繁殖…… 法布爾對昆蟲的描述,既充滿童心又富有詩意和幽默感。在他的筆下,松樹金龜子是「暑天暮色中的點綴,是鑲在夏至天幕上的漂亮首飾」;螢火蟲是「從明亮的圓月上遊離出來的光點」;他描述步甲「打仗這壹職業不利於發展技巧和才能……,它除了殺戮外,沒有其它特長」;犀糞蜣在他眼裏是「忘我勞動……,堅持在地下勞作,為了家庭的未來而鞠躬盡瘁」。難怪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稱贊法布爾為「昆蟲世界的荷馬」。 法布爾的這本名著已被譯成十三種文字,壹百多年來,激發了幾代青少年對自然科學、生物學的興趣。原文為兩大冊,***十章。本書選譯了其中的壹部分。其中「蜘蛛」和「蠍子」在分類中,跟昆蟲綱同屬節肢動物門,幸好作者已作了說明。 法布爾晚年時,法國文學界多次向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推薦他,均未成功。為此,許多人或在報刊發表文章或寫信給法布爾,為他抱不平。法布爾則回答他們:「我工作,是因為其中有樂趣,而不是為了追求榮譽。妳們因為我被公眾遺忘而憤憤不平,其實,我並不很在乎。」 昆蟲記 《昆蟲記》千萬不要以為它只是壹本簡單的科普小冊子。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它被譽為“昆蟲的史詩”,它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經典著作。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壹爐,娓娓道來,在對壹種種昆蟲的日常生活習性、特征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本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醫生的觀察記錄。原書***有十大卷。 書中對於人們平常較少見到的昆蟲,做了詳細的說明;對法布爾時代法國的壹些風俗習慣,也做了隨機解說,並且補充了現代昆蟲學家的壹些觀點。它是壹本了解自然,了解昆蟲的通俗易懂的經典科普讀物。 在壹個小村落的幽靜之處,我得到了壹小塊土地。這是壹塊哈麻司,這個名字是給我們洽布羅溫司的壹塊不能耕種,而且有許多石子的地方起的。那裏除了壹些百裏香,很少有植物能夠生長起來。如果花費功夫耕耘,是可以長出東西的,可是實在又不值得。不過到了春天會有些羊群從那裏走過,如果碰巧當時下點雨,也是可以生長壹些小草的。 然而,我自己專有的哈麻司,卻有壹些摻著石子的紅土,並且曾經被人粗粗地耕種過了。有人告訴我說,在這塊地上生長過葡萄樹,於是我心裏真有幾分懊惱,因為原來的植物已經被人用二腳叉弄掉了,現在已經沒有百裏香了。百裏香對於我也許有用,因為可以用來做黃蜂和蜜蜂的獵場,所以我不得已又把它們重新種植起來。 這裏長滿了偃臥草、刺桐花、以及西班牙的牡莉植物——那是長滿了橙黃色的花,並且有硬爪般的花序的植物。在這些上面,蓋著壹層伊利裏亞的棉薊,它那聳然直立的樹枝幹,有時長到六尺高,而且末梢還長著大大的粉紅球,還帶有小刺,真是武裝齊備,使得采集植物的人不知應從哪裏下手摘取才好。在它們當中,有穗形的矢車菊,長了好長壹排鉤子,懸鉤子的嫩芽爬到了地上。假使妳不穿上高筒皮鞋,就來到有這麽多刺的樹林裏,妳就要因為妳的粗心而受到懲罰了。 這就是我四十年來拼命奮鬥得來的屬於我的樂園啊! 在我的這個稀奇而又冷清的王國裏,是無數蜜蜂和黃蜂的快樂的獵場,我從來沒有在單獨的壹塊地方,看見過這麽多的昆蟲。各種生意都以這塊地為中心,來了獵取各種野味的獵人、泥土匠、紡織工人、切葉者、紙板制造者,同時也有石膏工人在拌和泥灰,木匠在鉆木頭,礦工在掘地下隧道,以及牛的大腸膜(用來隔開金箔)工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快看啊!這裏有壹種會縫紉的蜜蜂。它剝下開有黃花底的刺桐的網狀線,采集了壹團填充的東西,很驕傲地用它的腮(即顎)帶走了。它準備到地下,用采來的這團東西儲藏蜜和卵。那裏是壹群切葉蜂,在它們的身軀下面,帶著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紅色的,切割用的毛刷,它們打算到鄰近的小樹林中,把樹葉子割成圓形的小片用來包裹它們的收獲品。這裏又是壹群穿著黑絲絨衣的泥水匠蜂,它們是做水泥與沙石工作的。在我的哈麻司裏我們很容易在石頭上發現它們工作用的工具。另外,這有壹種野蜂,它把窩巢藏在空蝸牛殼的盤梯裏。還有壹種,把它的蠐螬安置在幹燥的懸鉤子的稈子的木髓裏。第三種,利用幹蘆葦的溝道做它的家。至於第四種,住在泥水匠蜂的空隧道中,而且連租金都用不著付。還有的蜜蜂生著角,有些蜜蜂後腿頭上長著刷子,這些都是用來收割的。 我的哈麻司的墻壁建築好了,到處可以看到成堆成堆的石子和細沙,這些全是建築工人們堆棄下來的,並且不久就被各種住戶給霸占了。泥水匠蜂選了個石頭的縫隙,用來做它們睡眠的地方。若是有兇悍的蜥蜴,壹不小心壓到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去攻擊人和狗。它們挑選了壹個洞穴,伏在那裏等待路過的蜣螂。黑耳毛的鶇鳥,穿著白黑相間的衣裳,看上去好像是黑衣僧,坐在石頭頂上唱簡單的歌曲。那些藏有天藍色的小蛋的鳥巢,會在石堆的什麽地方才能找到呢?當石頭被人搬動的時候,在石頭裏面生活的那些小黑衣僧自然也壹塊兒被移動了。我對這些小黑衣僧感到十分惋惜,因為它們是很可愛的小鄰居。至於那個蜥蜴,我可不覺得它可愛,所以對於它的離開,我心裏沒有絲毫的惋惜之情。 在沙土堆裏,還隱藏了掘地蜂和獵蜂的群落,令我感到遺憾的是,這些可憐的掘地蜂和獵蜂們後來無情地被建築工人給無辜地驅逐走了。但是仍然還有壹些獵戶們留著,它們成天忙忙碌碌,尋找小毛蟲。還有壹種長得很大的黃蜂,竟然膽大包天地敢去捕捉毒蜘蛛,在哈麻司的泥土裏,有許多這種相當利害的蜘蛛居住著。而且妳可以看到,還有強悍勇猛的螞蟻,它們派遣出壹個兵營的力量,排著長長的隊伍,向戰場出發,去獵取它們強大的俘虜。 此外,在屋子附近的樹林裏面,住滿了各種鳥雀。它們之中有的是唱歌鳥,有的是綠鶯,有的是麻雀,還有貓頭鷹。在這片樹林裏有壹個小池塘,池中住滿了青蛙,五月份到來的時候,它們就組成振耳欲聾的樂隊。在居民之中,最最勇敢的要數黃蜂了,它竟不經允許地霸占了我的屋子。在我的屋子門口,還居住著白腰蜂。每次當我要走進屋子裏的時候,我必須十分小心,不然就會踩到它們,破壞了它們開礦的工作。在關閉的窗戶裏,泥水匠蜂在軟沙石的墻上建築土巢。我在窗戶的木框上壹不小心留下的小孔,被它們利用來做門戶。在百葉窗的邊線上,少數幾只迷了路的泥水匠蜂建築起了蜂巢。午飯時候壹到,這些黃蜂就翩然來訪,它們的目的,當然是想看看我的葡萄成熟了沒有。法布爾小傳 1849年,他被任命為科西嘉島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師。島上旖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物種,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動物的熱情。阿維尼翁的植物學家勒基安向他傳授了自己的學識。此後,他又跟隨著莫坎-唐通四處采集花草標本,這位博學多才的良師為法布爾後來成為博物學家、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853年,法布爾重返法國大陸,受聘於阿維尼翁的壹所學校,並舉家遷進了聖-多米尼克街區的染匠街壹所簡樸的住宅裏。 1857年,他發表了《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昆蟲學祖師萊昂·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這期間,法布爾還將精力投入到對天然染色劑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當時法國士兵軍褲上的紅色,便來自於茜草粉末。 1860年,法布爾獲得了此類研究的三項專利。後來,法布爾應公***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的邀請,負責壹個成人夜校的組織與教學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課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滿。於是,他辭去了工作,攜全家在奧朗日定居下來,並壹住就是十余年。在這十余年裏,法布爾完成了後來長達十卷的《昆蟲記》中的第壹卷。期間,他多次與好友壹同到萬度山采集植物標本。此外,他還結識了英國哲學家米爾,但米爾英年早逝,使兩人先前醞釀的計劃“沃克呂茲植被大觀”因此夭折。同時,壹大不幸降臨到法布爾身上:他***有六個孩子,其中唯壹與父親興趣相投、熱愛觀察大自然的兒子儒勒年僅十六歲便離開了人世。此後,法布爾將發現的幾種植物獻給了早逝的儒勒,以表達對他的懷念。對真菌的研究壹直是法布爾的愛好之壹。 1878年,他曾以沃克呂茲的真菌為主題寫下許多精彩的學術文章。他對塊菇的研究也十分詳盡,並細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們聲稱能從真正的塊菇中品出他筆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爾買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園,並壹直居住到逝世。這是壹塊荒蕪的不毛之地,但卻是昆蟲鐘愛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兒還有他的書房、工作室和試驗場,能讓他安靜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觀察與實驗中去,可以說這是他壹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這兒,法布爾壹邊進行觀察和實驗,壹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劄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如今,這所故居已經成為博物館,靜靜地坐落在有著濃郁普羅旺斯風情的植物園中。 法布爾壹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致的菌類圖鑒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裏克·米斯特拉爾贊不絕口。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法布爾雖然獲得了許多科學頭銜,但他仍然樸實如初,為人靦腆謙遜,過著清貧的生活。他的才華受到當時文人學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德國作家榮格爾、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詩人馬拉美、普羅旺斯文學家魯瑪尼耶等。由於《昆蟲記》中精確地記錄了法布爾進行的試驗,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慣中的許多秘密,達爾文稱法布爾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當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時,不少學者、文學家們紛紛前去拜訪他。法布爾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國哲學家米爾等學者,但與他們的通信並不頻繁。公***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將法布爾舉薦給拿破侖三世,後者授予他榮譽勛位勛章。法國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萊途經塞利尼昂,特意繞道荒石園向他致意。 擁有多重身份的法布爾的作品種類繁多:作為博物學家,他留下了許多動植物學術論著,其中包括《茜草:專利與論文》、《阿維尼翁的動物》、《塊菇》、《橄欖樹上的傘菌》、《葡萄根瘤蚜》等;作為教師,他曾編寫過多冊化學物理課本;作為詩人,他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語寫下了許多詩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 “牛虻詩人”。此外,他還將某些普羅旺斯詩人的作品翻譯成法語;閑暇之余,他還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譜下壹些小曲。然而,法布爾作品中篇幅最長、地位最重要、最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蟲記》。這部作品不但展現了他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學才華,還向讀者傳達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無比熱愛。 研究成功的茜草染料工業化。工廠成立不久,德國完成蒜硫胺的化學合成染料,茜草染料工業化的夢想因而破滅。公開講座的授課方式遭保守的教育者、教會反對,遂辭退師範學校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