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客家豆腐的做法大全家常

客家豆腐的做法大全家常

豆腐最好吃的客家做法,加菜幹壹起燉,出鍋又香又好吃,真開胃還解饞,比吃還過癮哦!

客家農村人都喜歡在秋冬兩季曬壹些芥菜幹和白菜幹,然後密封保存。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來煲湯或燉肉吃。

準備食材:

嫩豆腐、白菜幹、香菜

第壹步:

這次買的豆腐太嫩了,為了方便煎制和不易煮爛,已經用清水浸了3個小時,泡洗幹凈後再切成壹厘米左右的厚片,備用。

第二步:

提前把準備好的白菜幹用清水浸泡3個小時,再清洗幹凈,切成細碎;提前準備幾朵幹香菇,並用清水浸泡3個小時,泡發洗凈後再對切成兩半,備用。

第三步:

小藍家裏平常基本不會買有肥肉的豬肉,為做這道菜,特地買了點前腿肉,沖洗幹凈再切成肉片,備用。

第四步:

準備壹個幹凈的不沾鍋,倒入適量油,直接用鍋鏟把油抹開,再把豆腐壹塊壹塊地碼入鍋裏煎,用中小火慢慢煎至底面金黃,再壹塊接壹塊地翻面,翻過另壹面來繼續煎。這次碼得太滿鍋了,翻面會有點麻煩。

第五步:

豆腐的兩面都煎至金黃色就可以關火,備用。接著,準備壹個幹凈小碗,加入適量鹽、壹勺生粉、半勺蠔油、再加半碗清水拌成料水,備用。如果妳喜歡重口味壹些,還可以加入生抽、胡椒粉、醬料和香料粉等。

第六步:

幹凈的鍋裏加入少許油,倒入豬肉,先用中小火慢慢煸炒至豬肉變白,然後加入姜、蒜繼續煸炒出香味,再下入香菇和菜幹翻炒上壹分鐘,把菜幹和香菇的香味也煸炒出來。

第七步

先關火,把煎好的豆腐夾入鍋裏,倒入差不多沒過豆腐的清水,蓋上鍋蓋,開大火燒開,改中火燜煮5分鐘。

第八步:

開蓋後,再倒入前面調好的料水,用筷子稍稍弄均勻壹些,再蓋上鍋蓋,燜煮兩三分鐘。再次開蓋後,放上香菜,再蓋上鍋蓋,燜煮壹分鐘,去除香菜的生水。

第九步:

時間到就可以關火了,香噴噴又營養開胃的菜幹燉豆腐就做好了!

這道菜幹燉豆腐,豆腐香嫩入味,看著就食欲滿滿,做法清淡又健康,菜幹香味濃郁,真的超好吃又開胃,很適合老人和小孩吃哦!創作不容易,喜歡就點個贊吧!

小貼士:

1,如果買回來的豆腐太嫩不好煎,最好用清水浸泡壹下,會更易煎壹些。

2,豆腐中含有豐富的鈣質,而香蔥中的草酸含量豐富,因此吃豆腐最好別放香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