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儋州是壹個怎樣的地方?

儋州是壹個怎樣的地方?

儋州市位於海南島西北部,瀕臨北部灣,地處東經109.5、北緯19.5,國土面積3265平方公裏,人口89萬。市政府位於那個大城市。儋州是海南省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均在其境內。陸海交通發達,環島西鐵路和環島高速公路穿城而過,海運可直達東南亞和祖國沿海城市。儋州抓住海南建省辦特區和洋浦開發的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政策優勢,走“重工業、強農業、搞活貿易、發展旅遊、發展漁業”的經濟發展道路,使全市經濟以超常規的高速發展。

悠久的歷史給儋州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其中大部分是宋代以前的歷史遺跡,如漢代的伏波井、中和古鎮和東坡書院。特別是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在儋州居住三年,講學明道,使儋州的教育日益繁榮。“書聲嘹亮,弦歌遍地。”國內外名人紛紛前來,向東坡學習。儋州此時成為全島的文化中心,也培養了尊師重教的傳統。蘇東坡北歸九年後,惲仁甫真正成為海南第壹狀元。從此儋州人才輩出,名聲遠播,在海南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儋州民風淳樸粗獷,古風猶存。在蘇東坡帶來的良好文化氛圍的影響下,這裏的人們愛吟詩作對,這使儋州被稱為“詩的故鄉和歌的海洋”,民間詩社眾多。

儋州人喜歡唱歌。有壹首民謠:“儋州自古有歌海之稱,山歌如花開。”人人都是山歌者,山川是歌唱平臺。“儋州民歌種類繁多,其中以儋州民歌和音調最為流行。在革命戰爭年代,人們用民歌和曲調寫抗日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宣傳鼓動作用。現在,每年正月十六和八月十五,儋州中部和北部的青年男女穿著統壹的衣服,聚集在山坡或海灘上舉行歌曲比賽。他們調歌頭,表達自己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生活的贊美。儋州節奏清晰,旋律流暢明快,深受群眾喜愛。解放後,壹批批音樂家來到儋州收集民歌,陶醉在悠揚的音樂中。

儋州風景秀麗,自然和旅遊資源豐富。儋州市森林資源位居全省第壹,森林面積1萬公頃。珍稀樹種資源首屈壹指,僅華南熱科院植物園保存的珍稀樹種就達數千種。儋州著名的旅遊景點東坡書院、熱帶植物園、楊瀾溫泉和光村銀灘等仍有壹批旅遊資源有待開發。儋州方言復雜,包括儋州話、客家話、粵語、軍話、村話、臨高話、黎語等,反映了海南移民的特點,展現了不同於東方的民俗風情。

近年來,儋州市先後被評為“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示範城市”。【編輯本段】自然地理儋州市的地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由平原、丘陵和山地三部分組成。丘陵占76.5%,沿海平原占23.13%,山地占0.37%。南部屬於山地和丘陵地區,西南部屬於平原階地和火山熔巖臺地,東南部為沙壤土,海拔100-200米,中部為河流沖擊平原,北部主要為玄武巖和第四紀海洋沈積物,海拔5-10米,境內大部分在200米以下。

儋州市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00米以下。西南部的紗帽嶺海拔752米,為中國最高點。境內有大小山脈160座,多在東南部。

儋州市有36條河流。其中,南渡江、渚碧江和溫嵐發源於境外,流經境內;發源於中國的有:北門河、春江、光村河、大江和山雞河。年地表徑流量達到6543.8+089億立方米。全境海岸線長225公裏,有許多曲折的海灣。

主要海灣有:後水灣、儋州灣和洋浦港。主要沿海港口有洋浦、幹沖、白馬井、新營、海頭、排浦、峨蔓、沙英、敦吉和申沖。其中洋浦港水深寬闊,擁有萬噸級深水碼頭,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

松濤水庫

松濤水庫發源於五指山,經白沙流入儋州境內。整個水庫水面面積130平方公裏,庫容33.45億立方米,集雨面積1496平方公裏。水庫岸線長544公裏,水域幹線長66.5公裏,其中南豐至白沙牙叉港段39公裏,南豐至松濤壩段27.5公裏。

松濤水庫建於1958年,歷時10年建成。它是中國最大的土壩工程之壹。它高81.1米,長760米,攔截了南陽湍急的南渡江和範家洋河流域。它在南渡江上遊兩岸1400平方公裏的區域內儲存雨水,並通過各種渠道連接大量水利工程,形成統壹的灌溉系統。松濤水庫灌溉著海南島西部和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自然資源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水資源豐富,年降雨量1800至2000毫米。海南省儋州市松濤水庫庫容31。9億立方米,灌溉條件良好,有石英砂、油頁巖、花崗巖、火山灰和重石等十多種礦產。這裏有海參、紅魚、魷魚、松桃鱅魚、墨魚、石斑魚、對蝦等600多種水產品。

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廣闊,氣溫溫和,年平均氣溫23.30C,海南省儋州市受臺風影響越來越小;海岸線長225公裏,港灣眾多,淺海灘塗面積30萬畝,水質優良,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前景廣闊。

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東坡書院、楊瀾溫泉、兩院熱帶植物園、“八壹”田童園蓮花山觀音洞、松濤水庫、楊瀾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經或正在成為海南島的旅遊熱點。【編輯本段】交通有洋浦港等天然深水良港,環島西部高速公路和粵海鐵路(在我市設有那大站和八壹站)貫穿境內,交通發達,形成水陸交通網絡,是海南西部的交通樞紐和連接內陸與東南亞的橋梁。

儋州公路

儋州市公路裏程雖長,但多為等外沙路或未鋪裝道路,路況較差,通行能力低,通達深度不足,人民群眾通行環境較差。

儋州市公路現狀網布局為兩個層次,壹是由國道和高速公路組成的幹線網,二是鄉鎮公路網。

1,儋州的公路幹線網呈“井”字形分布,由兩條橫線和兩條縱線組成,兩條省道為輔。“井”字形的兩條水平線是西部高速公路和225國道的於海西線,它們大致呈東西走向。“井”字形的兩條垂直線是大梅府至楊浦公路、烏什至那大公路和白沙至楊浦春蘭公路,它們大致呈南北走向。兩條省道,即馬靜至洋浦泉的博聯至洛基公路和白沙至洋浦春蘭公路,大致呈東西走向。路網總裏程287.946公裏

2.縣鄉公路網也是農村公路網。縣鄉公路網在國省幹線網的基礎上,從壹棵樹發展到初步成網,是連接各個創傷行政村的支路。路網總裏程為1711.68公裏..【編輯本段】氣候:本市位於東亞大陸季風氣候的南緣,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因為被島中部的吳芝山脈隆起阻擋,它處於迎風面,靠近北部灣。因此,該市的氣候特點是:太陽輻射強,光熱充足,年平均光照時間超過2000小時,西部沿海最多,達到2500小時左右。降雨量適中,分布不均勻。本市各地年降雨量為900~2200毫米,平均年降雨量為1815毫米。由於季風的影響,年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勻,旱季和雨季涇渭分明。5 ~ 10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4%,11~次年4月為旱季,占全年降雨量的16%。降雨量的分布趨勢是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編輯本段】儋州的歷史沿革儋州古稱“僰人”。

秦朝就像外面的壹個郡,也是壹個遠離耳朵的國家。壹個男孩。

漢代元豐元年,在海洲設置渤爾縣。陵縣2號到來來和九龍。在第壹個五年,省被合並到朱雅縣。元初第三年,朱墜崖被攔。永平十八年,波爾歸附,以依桐為太守。

三國吳赤武五年,撥平渤耳珠崖,珠崖縣設在徐聞。

齊朝屬於越州。

在梁朝的大同時期,崖州位於被遺棄的土地上,也就是現在的儋州。

陳朝亞還是有梁系的。

隋大業三年,崖州改為朱雅縣,崖西南折置臨鎮縣。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縣改為州,“儋爾縣”改為“儋州”。

唐朝甘源元年,又改稱為儋州。

五代南漢時的儋州仍屬唐朝,唐朝廢除了羅敷縣。

宋代儋州。熙寧六年降為昌化軍。端平二年,改為南寧軍。

元朝的南寧軍隸屬於瓊州。

明朝儋州,洪武元年,屬南寧軍,仍屬廣西。找軍號廢除,恢復為儋州,三縣仍屬廣東。三年屬瓊州,十九年改為感恩崖州。

清朝初期,傅穹掌管三州十縣。儋州、崖州、萬州。

民國時,州設立為縣。又稱丹縣。

儋州古稱“僰人”。據《漢書》雲:“觀其耳者為大耳。“《山海經·海內南經》註:“我留耳,故能使其下垂為飾,即我觀耳。“《丹縣誌》只是說:“其耳齊肩。“這種說法有些誇張。郭沫若在《談耳朵》壹文中說:“耳朵能為耳朵存言,然後耳朵助言,聲無意義,故耳朵不懸。”"

儋州古稱“僰人”。漢元豐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島設朱雅、波爾兩縣。這是海南島上同時出現的最早的行政建制。

雖然後來的朝代先後改為昌化軍和南寧軍,但明清時期仍沿用儋州。

從1950年海南解放到1992年丹縣建制保持不變。

199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儋縣,設立儋州市(縣級市)。儋州建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1995年末,儋州總面積3235平方公裏,總人口76.7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54.38+04.42萬人,農村人口62.36萬人。非農業人口168200人,農業人口599600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0個村委會、42個居委會和1676個自然村。全國共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市政府這麽大。

截至1996年末,儋州總面積3235平方公裏,總人口78.32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17個村委會、42個居委會、1676個自然村。全國共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市政府這麽大。

截至1997年末,儋州市國土面積3235平方公裏。人口79.64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0個村(居)委會和1676個自然村。全國共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市政府這麽大。

截至1998年末,儋州陸地面積3500平方公裏。人口為81.1.3萬。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0個村(居)委會和1676個自然村,全國有10個國有農場和洋浦經濟開發區。市政府這麽大。

截至1999年末,儋州市國土面積3265平方公裏。人口為82.96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1個村(居)委會和1453個自然村。市政府這麽大。

截至2000年底,儋州陸地面積3265平方公裏。人口為86.59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1個村(居)委會和1453個自然村,全國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所在地的大鎮。

截至2001年末,儋州市土地面積為3265平方公裏。人口87.6萬人(公安戶籍人口:總戶數184726,總人口87600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221097)。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1個村(居)委會,全國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位於那裏。

2002年,白馬井鎮與嵩明鄉(新堤村委會除外)合並組建白馬井鎮;王五鎮新地村委會與嵩明鄉合並組建王五鎮;宋林鄉的廣村鎮、沙井、歐寨、平墩、老村委會合並組建廣村鎮;藍潯鄉和湯姆鎮與宋林鄉的申沖、周舫、譚樂和長老會村委會合並,成立湯姆鎮;洛基鎮和那個大辦公室合並建立了那個大鎮;東城鄉和長坡鎮合並成立東成鎮;賈凡鄉和楊瀾鎮合並成立楊瀾鎮;福鎮和亞星鎮合並組成亞星鎮;新營鎮和新洲鎮合並組成新洲鎮。截至年底,儋州陸地面積3265平方公裏。人口88.64萬人。轄17個鎮(那大鎮、南豐鎮、亞星鎮、合慶鎮、大成鎮、新洲鎮、光村鎮、東成鎮、中和鎮、峨蔓鎮、楊瀾鎮、王屋鎮、排浦鎮、海頭鎮、湯姆鎮、白馬井鎮、三都鎮)和261個鎮。市政府位於那個大城市。

截至2003年底,儋州陸地面積為3265平方公裏。人口901萬(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78087,總人口90097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230476人)。轄17個鎮和216個村(居)委會,全國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位於那個大城市。(行政區劃列表)

2004年底,陸地面積為3265平方公裏。人口90.08萬人(公安戶籍人口:總戶數198198,總人口94079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373535人)。轄17個鎮、262個村(居)委會,全國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位於那個大城市。

2005年,儋州市政府批準了《合慶鎮梅福村委會區劃調整方案》,將合慶鎮梅福村委會劃歸那個大鎮管轄。調整那大鎮行政區劃是儋州建設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增強經濟實力,適應中等城市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編輯本段】儋州市人口已超過90萬,是海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

儋州民族眾多,語言復雜。有漢、黎、苗等20多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3%。主要方言有儋州話、客家話、軍話、臨高話、粵語和黎語,語言交流以普通話和儋州話為主。

為進壹步推廣儋州的調律藝術,儋州近年來成功舉辦了慶祝建國50周年調律展演、萬人調律大賽等大型調律活動。2001年,儋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並正式確立農歷八月十五為儋州曲藝節。同年中秋節,首屆儋州曲子藝術節隆重舉行。當時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文化報等都詳細報道了它的盛況。儋州市調聲民歌協會成立於2002年,首次有會員83人。2002年,儋州調藝術節由政府主導,654.38+萬人在中秋之夜在市區組織免費調歌活動。

每年的“萬人調競歌會”都會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欣賞觀賞。在萬人調比賽正式組織之前,每逢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在儋州中和鎮,這裏是原調的主會場。隨著儋州變調被關註和包裝,萬人變調比賽逐漸成為變調節的重頭戲。人們盛裝而來,在廣場外,在街道上,人頭攢動,來自鄉鎮的近100支色調團隊用五彩繽紛的顏色裝飾著廣場。

在歌曲大賽上,參賽的曲調不僅是來自田野鄉村的自然曲調,也是經過收集、整理和完善的藝術精品。獨唱,二重唱,合唱,歌手就是舞者,歌聲不絕於耳,五彩斑斕的世界被壹壹唱出。歌聲,將是最好的曲調詮釋;聽歌的人,早已沈醉在這片歌的海洋裏。在街上,會有壹群自發的調音團隊。那些喜歡調音,卻未能在萬人音樂會上壹展歌喉的年輕人,擠到街上唱歌,壹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各鄉鎮的著名調音專家也組成了壹支隊伍,載歌載舞,自得其樂。【編輯本段】經濟概況儋州工農業總產值占全省十分之壹。經濟總量和人口數量均僅次於海口,位居全省第二。農業方面,形成了33萬畝甘蔗、27萬畝瓜菜、1.3萬畝水果、1.0萬畝橡膠、30萬噸水產品、75萬畝糧食等農業支柱產業生產規模。工業方面,形成了年產654.38+0.3萬噸機制糖、654.38+0萬噸水泥、5萬噸標準膠以及家具、建材、輕工、食品加工等產業體系。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據統計,2003年全市生產總值63.5億元,其中第壹產業35億元,第二產業9億元,第三產業6543.8+9.5億元。【編輯本段】資源概述土地資源:

全市人口面積32651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897768畝,耕地面積206.2萬畝,其中旱地47.02萬畝,旱地8179萬畝,待復墾土地77.38萬畝。水資源:全市水資源豐富,年均降雨量1815毫米,年地表徑流量189億立方米。人均水量約2500立方米,約為全國人均水量的1.18倍。地下水動態儲量為1146萬立方米,理論可開采量為2.24億立方米。該市徑流總自然落差為643.8米,最大自然落差為180.7米..可利用落差391m,理論電能儲量14300 kW(不包括穿越河流南渡江、蔣文蘭和渚碧江)。此外,渠道跌水的電能儲備為1.39萬千瓦。總計2.82萬千瓦,可開發2.25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5億千瓦時。人均電能理論儲量為0.04千瓦/人。

沿海資源:

“海堤”是海岸潮間帶沈積的淤泥,是陸地和海洋中物質沈積形成的灘塗。漲潮時淹沒在水中,退潮時露出水面。富含有機質,酸度為6.5~7.0。海灘上孕育了豐富的淺海生物資源,如文蛤、貽貝、牡蠣、蛤蜊、桑螵蛸和青蟹等。在新營、海頭和排浦港的海灘上生長著4668畝郁郁蔥蔥的紅樹林。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獨特景觀。大型紅樹林可以阻擋風浪,保護海岸免受侵蝕。全市共有灘塗138329畝,其中30%適合淺海養殖。

生物資源:

這座城市有許多種動物和植物。據初步統計,全市共有植物644種,隸屬於426屬128科。其中,珍貴鄉土樹種有梅花、母生、坡壘、朱茵、雲南潤楠、沙梨、白鴿、紅本羅、苦子等20余種。熱帶經濟作物主要有橡膠、辣椒、咖啡、香茅、油棕等。野生動物主要有野豬、金錢豹、果子貍、水鹿、獼猴等。其中被列為國家壹級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水鹿(俗稱“山馬”)、獼猴、穿山甲、蟒蛇等有10余種。海洋資源主要包括紅魚、石斑魚、馬鮫魚、黑魚、海鰻、海鯰、五刺銀鱸、馬六甲青魚鯉魚等600多種魚類和6543.8萬+種貝類和海水魚類,其中白蝴蝶是壹種產珍貴珍珠的貝類,洋浦至排浦海域被省漁業廳劃定為白貝類自然保護區。

礦產資源:

褐煤——主要分布在東城鄉和長坡鎮,儲量約654.38+5800萬噸。油頁巖——主要分布在長坡鎮,儲量約28.3億噸。花崗巖——主要分布在海頭、南豐、楊瀾、那大等鎮,儲量約6543.8億噸。石英砂——主要分布在光村鎮和嵩明鄉,儲量約8500萬噸。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喬治和八壹農場,儲量約2.3億噸。重晶石——主要分布在楊瀾鎮,儲量約42萬噸。鈦礦——主要分布在排浦至海頭的海灘和陸地,儲量約654.38+0.6萬噸。【編輯此段】行政區劃儋州市轄17個鎮:那大鎮、合慶鎮、南豐鎮、大成鎮、亞星鎮、楊瀾鎮、廣村鎮、湯姆鎮、海頭鎮、峨蔓鎮、三都鎮、王屋鎮、白馬井鎮、中和鎮、排浦鎮、東成鎮、新洲鎮。中國有10個國有農場:國有西培農場、國有西華農場、國有西青農場、國有劉溪農場、國有西聯農場、國有楊瀾農場、國有新營農場、國有八壹農場、國有龍山農場和國有紅嶺農場。

儋州市行政地圖【編輯此段】旅遊景點楊瀾溫泉度假村

楊瀾溫泉世界中的怪泉——冷熱泉,由壹塊石頭隔開,有明顯的冷熱之分。該溫泉區位於儋州市楊瀾鎮峽谷中,距儋州市12公裏,面積2公裏,日自流量2000多噸。它是海南較大的溫泉之壹,擁有十多處天然泉水,平均水溫78.4℃。偏矽酸和氟含量達到醫用礦泉水命名標準,氧含量達到礦泉水濃度標準,含有鋅和鍶。

泉域內景點眾多,尤其是壹石之隔的冷熱泉,擁有冷熱分明的溫泉和冷泉,世界罕見。該地區已建成溫泉公園、楊瀾溫泉度假村和壹批溫泉度假設施。這些旅遊設施、觀光果園、觀光花園、觀劍園、觀音洞和蓮花嶺瀑布形成了壹個特色鮮明的溫泉旅遊度假區。

東坡書院

位於儋州市中和鎮,距儋州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鎮40多公裏,是為紀念蘇東坡而建。始建於1098年,明代重修更名。東坡書院是儋州歷代最高學府,培養了眾多人才,成為海南重要的文物古跡之壹。書院大門宏偉寬敞,院內古林幽靜繁茂,群英薈萃。載酒亭、載酒堂、奧堂龕等建築古色古香。

酒館是蘇東坡被貶昌化軍(今儋州市)時居住講學的地方。《瓊臺紀實史》記載:“蘇頌文仲公流亡海外,講學明道,日益開明,瓊州人文之盛,實為民眾所創。

載酒亭為重檐結構,共兩層,上層為四角,下層為八角形。角交錯,角翹飛。亭的東西兩側是荷塘。亭臺和池塘相互依存,倒影變得有趣。東坡三年生活場景中國畫插圖。

許多手稿,墨水,歷史文物和著名的蘇東坡《破弦李玟圖》陳列在書院的正殿和兩側廂房。有郭沫若、鄧拓、田漢題寫的詩詞,也有著名書畫家的藝術作品。書院正殿在載酒堂後面,中間隔著壹個庭院。左右兩側各有回廊,與載酒堂相連,形成壹個四合院。庭院中有壹棵數百年的芒果樹,使整個庭院安靜而莊嚴。在東坡講學的彩塑展廳中央,蘇東坡、蘇果、李子雲等人物栩栩如生。醫院門前,東坡李衛銅像矗立在姹紫嫣紅的花叢中。

松濤水庫

位於儋州市東南20公裏處,橫跨儋州、白沙兩縣,是壹座有著“萬眾矚目的明珠”美譽的高山天池。它建於1958年,花了10年才完成。它是中國大型土壩工程之壹。大壩高81.1米,長760米。它攔截了南陽和範家洋河流域湍急的南渡江水,水庫面積為144平方公裏,水庫中有300多個島嶼。庫區面積廣闊,四面環山,覆蓋著大片原始森林。最受歡迎的事情是乘船遊覽庫區的風景,在碧波上劃船,但看到蜿蜒的山脈,參天的古樹,美麗的湖泊和若隱若現的漁船真的感覺像乘船旅行。

海南熱帶植物園

位於儋州市那大鎮西郊,是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和中國熱帶農業研究所的植物標本館,占地32公頃,成立於1958。在40多個國家有超過1000種珍稀熱帶植物。它是我國熱帶植物資源的寶庫,也是世界熱帶作物資源的縮影。有熱帶珍貴樹木、熱帶香料植物、熱帶藥用植物、熱帶果樹、熱帶油料植物和熱帶觀賞植物7個區,是極具觀賞價值的景區。

光村銀灘度假村

距洋浦千年古鹽場38公裏,距龍門激浪海景20公裏,距海口120公裏。度假區沿岸海灘平坦寬闊,長8公裏,寬1.7公裏,最窄處300米,總面積488公頃。沙子潔白細膩柔軟,海水湛藍清澈,周圍的樹木搖曳十幾公裏。清新的空氣、充足的陽光、寧靜的環境和綿延的海岸線構成了美麗的海濱風光,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此外,度假區緊鄰周邊旅遊景點,形成了完整的山海湖旅遊體系。

龍門吉浪

位於儋州市峨蔓鎮海邊龍門山。龍門山是壹座沿海巖山,海拔39米。山上生長著奇怪的巖石。從北向南看,它像萬裏長城壹樣綿延不絕,非常壯觀。山的東面有壹座甕門,被譽為“南天第壹門”。它是中空通風的,北風吹來,卷起巨浪打在石門上。海浪撞擊石頭的聲音像鼓壹樣,響徹65,438+00多英裏,因此得名“龍門爆炸”。在這裏,海灘幹凈,風景獨特。站在巖石上看海浪,令人心曠神怡。龍門沖浪是在明朝命名的,這讓遊客感到驚訝。

雲月湖

位於儋州市西南6公裏處。霧、海、雲、天山美不勝收,月色空靈清澈,鏡湖碧水滿綠。方圓綿延數百英裏,被青山環繞,樹木蔥蘢,山川蜿蜒。山腳下陡峭,凹進壹個天然的低窪山谷,巨大的盆地,波光粼粼的湖泊在盆地中蕩漾。海浪平靜,青山漂浮在湖面上。湖邊有大片的橡膠林和木麻黃林,山青水綠,形成壹幅以綠色為基調的水彩畫。在這裏遊泳、劃船和娛樂總會感到新鮮和放松。嶽雲湖以其幽靜獨特的景色成為壹個迷人的旅遊景點。

白馬井歷史遺跡

位於儋州市白馬井鎮,距那大鎮50多公裏。主要景觀有“白馬湧泉”和富博將軍廟。傳說中,漢朝英雄馬將軍因其白馬用蹄子挖沙噴湧而出而得名。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漢朝英雄修建了伏波寺,並修建了壹口波浪井,因此“白馬湧泉”和富博將軍廟成為了旅遊景點。

觀音洞

毗鄰楊瀾溫泉,是蓮花峰上縱橫交錯的石灰巖溶洞,清幽幽靜。洞內有幾十個形象各異的奇形怪狀的景點,洞內還有壹個溫泉。當地人說這是觀音菩薩留給後人延年益壽的甜水。天地相連,奇妙異常。

光朗安諾

位於儋州市中和鎮南郊,是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的故居,他在儋州時曾與兒子蘇在此居住三年。在他們到達之初,蘇東坡和他的兒子受到了國家官員張忠的尊重,他們住在官邸,吃官方食物。第二年,宋紹聖五年四月,湖南升董弼訪桂,得知東坡住在儋州官邸,派人驅逐東坡父子。東坡和他的兒子沒有房子住,所以他們在城南買了土地蓋房子。當地人來幫忙,僅用壹個月就蓋好了房子。茅屋建在錦雞兒林中,東坡因此得名“廣郎寺”。此後,歷代對其進行了多次修繕和擴建。現在展出有關蘇東坡的歷史文物,是為了再現他父子共同生活的真實情況,寄托海南人民對蘇東坡的永久記憶和紀念。

東坡井

當時,蘇東坡幫助村民們打了壹口井,井裏滿是泉水和甜水。為了紀念蘇東坡,村民將其命名為“東坡井”。數百年來,甘甜的井水從未幹涸。

魁星塔

位於儋州市中和鎮,是海南省保存較好的古塔之壹。這座建於清末的小石塔,平面上呈等邊八邊形,外部有七層。它矗立在壹個方形的石頭基座上,內部中空,每層都有短檐。壹樓拱門太窄進不去,窗戶是錢形的。寶塔閘由頂篷支撐圓珠和石榴形寶頂制成,造型獨特,保存完好。

白鷺天堂

位於儋州市城北10公裏的洛基鎮吳集村。村裏三四層樓高的三棵大榕樹和茂林修竹,成了上萬只白鷺的“天堂”。白鷺,又名白鷺,屬於鳥類壹目白鷺科,是世界上受保護的珍稀鳥類之壹。白鷺已經在吳集村生活了很多年。它們每年在清明節附近成群飛行,並在65438+2月後分批離開,並在這裏生活八九個月。為了方便觀鳥,村裏修建了壹座6層樓高的觀鳥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