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
主要職責:綜合協調、處理協會日常政務、事務,承擔協會對外接待工作,負責對內、外的各種協調和聯絡;安排召開協會會長辦公會、秘書長辦公會及全體員工會議並承擔整理會議紀要和督促檢查會議決定事項的落實;起草和修改有關重要報告和文件,編輯協會工作簡報;負責文電、機要、檔案、保密、信訪、保衛、安全和後勤工作,承擔協會固定資產的管理;負責協會工作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與監督檢查;負責協會及分支機構的年檢初審工作;負責協會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學習、考察工作以及後勤服務工作。
會員部:
主要職責:根據協會章程和會員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做好協會的會員發展和管理工作;牽頭籌備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組織會員聯誼會;加強與會員的聯系溝通,收集會員意見和信息,受理會員的投訴,協調解決會員的合理要求,做好會員的指導、服務工作;做好會員的宣傳信息交流工作。
國際部:
主要職責:執行國家涉外(含港、澳、臺)工作的有關政策、規章制度,制定協會外事工作計劃;負責協會外事工作的聯系和組織,做好各部門出國(出入境)及邀請來華人員、項目的申報審批工作; 做好會員單位的對外聯絡,為引進外資技術和項目提供咨詢,組織會員開拓國際市場、輸出資源等;負責協調與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世界廚師聯合會等國際組織的工作。
會展部:
信息部:
主要職責: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工作方針,制定、落實協會信息工作計劃,組建行業信息網絡,辦好面向社會服務的網站;建立信息庫,搜集行業信息,開展重大信息的調查研究工作;研究制定行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協調國內外行業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協調完善與信息化相關的統計調查制度,推進全國行業信息化的宣傳普及和教育培訓;參與行業相關的重要國內外信息合作與交流。
人事部:
主要職責:落實協會人事管理制度,保證協會各項人事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根據協會發展需要,制定年度人事工作計劃,為協會領導在人事工作上提供信息服務;根據各部、室的需要和用人標準,制定員工招聘計劃,承擔應聘人員的資格審查及面試、筆試和簽約等工作;負責協會人事檔案管理,保障員工權益;負責吸納、儲備專業人才,滿足協會用人需要;負責協會工作人員的民主評議工作。
財務部:
主要職責是:嚴格執行和落實協會的財務管理制度;負責協會的財務預算與管理,做好財務分析;執行協會的開支計劃與資金使用計劃,核定協會及分支機構重大活動的財務預算與核算;負責協會財產管理制度的檢查與落實;負責協會財務年檢;定期對專委會的財務進行監督、審查;指導協會各部門的項目預算工作和協會重大活動的財務監督。
行業發展部:
主要職責: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負責行規、行約和標準的起草工作,開展行業自律,規範行業秩序;負責重大行業信息的統計、分析與發布;對節日餐飲市場進行檢測和抽樣調查,定期發布行業資訊,預測預報市場趨勢;提出行業發展、連鎖經營、企業改革與開拓市場等重大問題的意見;進行戰略品牌研究,指導企業進行品牌戰略發展;向會員與企業提供行業指導與行業咨詢服務;做好與政府和相關協會等部門的聯系、協調;加強行業的理論化研究與建設,負責學術研討、著述立項和編寫工作。
調研統計部:
快餐專業委員會:
由全國從事快餐連鎖經營、管理與教學、科研、咨詢、培訓、文化和技術開發、生產供應廠商等相關方面的企業單位、團體及個人代表組成的,從事快餐業研究開發和促進快餐事業發展的專業組織,簡稱“中國烹協快餐委員會”。
中國烹協快餐委員會的宗旨是:以“服務、開創、合作、發展”為指導,貫徹國家有關方針政策,開展行業規範與自律,解決行業發展中的問題,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動員與組織社會與行業各方面力量,在繼承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成果、吸取國內外快餐連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開發快餐品種與技術,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探索連鎖經營模式,研究快餐理論,培育快餐市場,培養專業人才,為促進中國快餐業的快速發展做出貢獻。
名廚專業委員會:
由長期從事烹飪工作並卓有成就的中國著名廚師和烹飪專家組成的全國名廚專業組織,簡稱“中國烹協名廚委”。下設辦公室、新星俱樂部、交流部、培訓部、服務部和信息部等工作機構,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工作區,並設海外工作區。
中國烹協名廚委的任務是:宣傳愛國主義思想,培養良好廚德,全面提高名廚的綜合素質。組織全國性烹飪(食品)技藝交流活動。總結、宣傳和交流本會成員獨特精湛的烹飪技藝,編寫和播映名廚傳記和名廚美食影視資料。組織和幫助委員在國內外舉行烹飪文化理論研究和技藝展示活動。發揮委員專業特長,開辦咨詢和培訓活動。協助海內外烹飪界舉辦專業技術競賽、考核活動。推動海內外華人名廚與各國名廚的合作與交流。與餐飲企業和與餐飲有關的企業聯手開展關聯產業、產品的研發、推介等活動。做好幫助和促進餐飲業發展的有關工作。發現和培養中青年優秀廚師,領導和帶動新星俱樂部的健康發展。完成中國烹飪協會交辦的工作任務。
西餐專業委員會:
研究西餐餐飲及西餐烹飪方式、研究與促進西餐烹飪和西餐餐飲業發展的專業機構,簡稱中國烹協西餐委員會”。(英文WESTERN FOOD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A CUISINE ASSOCIATION),縮寫WFPC。
中國烹協西餐委員會團結全國從事西餐經營的企事業單位和有關的專家、學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廚師(包括烹調師、面點師)、服務師等有關人員,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弘揚西餐飲食文化,加強西餐學術理論研究,提高西餐烹飪技藝,培養西餐烹飪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組織委員對西餐市場、西餐企業、西餐理論、西餐烹飪技藝和企業經營管理等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積極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為發展西餐事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服務消費、繁榮市場、促進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專家工作委員會:
開展行業理論研究、學術交流以及相關的科研活動,為餐飲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和智力支持的專業組織。集結了全國餐飲行業中法律法規、標準政策、產業經濟、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資本運作、財務管理、信息管理、飲食文化、烹飪技藝、營養衛生等領域的各類人才。
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作為全國餐飲經濟理論學術研究與交流的平臺,定期制定並發布中國餐飲經濟理論學術研究課題;總結並傳播中國餐飲業發展態勢及取得的成果和經驗;組織召開全國餐飲產業理論研討會或區域性的專題研討會;主持編寫、翻譯及推薦餐飲經營管理的出版物;組織海內外相關人士互訪及學術交流活動;接受有關機構委托,開展相關咨詢活動。
人社部中式烹調、中式面點、西餐、餐廳服務四個專家委員會納入專家工作委員會管轄。
清真專業委員會:
從事清真烹飪研究與促進清真烹飪發展的專業機構,簡稱“清真烹飪專業委員會”。在國家政策、法令的範圍內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開展活動。
清真烹飪專業委員會以“繼承、弘揚、繁榮、進步”為指針,團結全國從事清真烹飪工作的專家、學者、烹調師、面點師、服務師和企業管理人員,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弘揚清真飲食文化,加強清真烹飪理論和穆斯林飲食風俗習慣的研究,提高清真烹飪技藝,培養清真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組織委員對清真烹飪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積極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為發展清真烹飪事業,改善群眾生活,繁榮民族經濟作貢獻。
美食營養專委會:
由國家級著名醫院的主任營養醫師、全國高等院校研究烹飪食品營養理論的學者教授、食品工業高級工程師及全國各省烹飪餐飲行業管理協會有關負責人、著名餐飲企業家、中國烹飪大師等組成的,從事美食營養研究與促進食品營養事業發展的專業組織,簡稱“中國烹協美食營養專委會”。
中國烹協會美食營養專委會以“服務、合作、進步、發展”為指針,組織編輯多部飲食營養書籍,指導餐飲業和消費者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曾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央教育臺等權威媒體編播多集美食營養科普節目;為全國人大代表舉辦健康營養講座,為社區做營養咨詢,舉辦多期全國營養配餐培訓班。開發推薦優秀營養健康食品。舉行筵席改革交流座談會,舉辦筵席改革烹飪大賽,積極推動中餐筵席改革,並與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為推動飲食營養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火鍋專業委員會:
研究火鍋餐飲及火鍋烹飪方式,提高火鍋烹飪技藝水平,規範火鍋餐飲業經營,開展行業自律的專業組織,簡稱“中國烹協火鍋委員會”。
中國烹協火鍋委員會團結全國從事火鍋餐飲經營的企事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相關的專家學者以及火鍋炊餐具、原料與調味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等相關產業的有關人員,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弘揚火鍋飲食文化,加強火鍋學術理論研究,提高火鍋烹飪技藝,培養火鍋烹飪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對火鍋餐飲市場、火鍋餐飲企業、火鍋餐飲理論、火鍋餐飲烹飪技藝和企業經營管理等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積極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為發展火鍋餐飲事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服務消費,繁榮市場,促進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高校餐飲專業委員會:
高校餐飲專業委員會是在中國烹飪協會領導下,由各類大中專院校內從事餐飲服務經營的實體和社會團體自願組成的全國性跨部門、跨所有制的行業組織,簡稱“中國高校夥專委”。(英文名稱為The College Mess Committee Of China,縮寫CMCC)。
中國烹飪協會高校餐飲專業委員會在教育主管部門和行業主管協會的指導下,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為高教事業服務、為高校夥食行業服務、為進餐師生服務、為會員服務”的宗旨和“服務、調研、協調、宣傳”的工作原則,為辦好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特點的高校夥食、為我國高教事業和高校夥食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適應中國高教事業的發展,中國烹飪協會高校餐飲專業委員會已在全國1700多所大中專院校中發展了自己的會員,專委會成立了除港、澳、臺以外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級高校“夥專委”組織,並建立了辦公室、編輯部、會員部三個常設機構,創辦了《中國高校夥食通訊》、《中國高校餐飲信息》兩個會刊和“中國高校夥食信息網”網站,業已成為全國高校飲食行業內最具號召力、凝聚力和權威性的專委會。
職業經理人專業委員會:
由全國餐飲行業中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和知名專家教授組成的餐飲業職業經理人專業組織,負責全國餐飲業中高級管理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資格認定、國際合作、咨詢服務、中介服務等。
中國餐飲年鑒社:
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出版的《中國餐飲年鑒》,是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餐飲年鑒社編輯出版發行的全國餐飲業大型資料性工具書,是全面、系統、準確地反映我國餐飲業發展歷程,為弘揚中華飲食文化、繁榮餐飲市場、加快行業健康發展、促進行業科技進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供服務的史料文獻。
《中國餐飲年鑒》由專文、綜述、地方餐飲業、品牌建設、專題報告、行業人物、相關產業、統計資料、政策法規及標準、大事記、港澳臺地區及國際餐飲業、附錄等部分組成,以參與編輯單位廣泛、行業內容全面、資料可靠準確、史料性強、實用性高而受到餐飲全行業及相關行業和全社會的廣泛認可。
中國烹飪協會培訓交流中心:
1993年經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準成立的社會力量辦學機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中國烹飪協會領導下,本著“繼承、發揚、開拓、創新”的工作方針,開展行業內烹飪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活動;指導行業培訓、交流和職業教育工作;完成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規劃;提高全行業人員的職業素質。接受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有關部門的委托,參與職業技能標準、教材的修訂、編輯。發揮社會各界及民間資本的優勢,廣泛開展合作辦學,推動餐飲事業的發展。
中國烹飪協會醬鹵專業委員會:
委員會由遵守中國烹飪協會章程,從事或熱心於醬鹵食品的科研、教育、培訓、技術推廣、生產、貯運、銷售等活動的單位或個人自願組成。委員會發揮組織、服務、協調和監督職能,主要任務是:宣傳貫徹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協助中國烹飪協會和政府主管部門開展行業自律;參與政府有關行規行約、政策法規的制定和修訂,承擔中國烹飪協會或政府有關部門委托的相關工作;研究醬鹵食品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規劃提供信息、建議和意見;加強行業領域基礎問題、焦點問題和專業問題的研究,組織專題研討活動,開展學術交流,不斷提高理論水平、豐富學術成果;推動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研究,提供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推廣、信息溝通等服務;了解和掌握國內外產業相關科研信息、市場動態、生產管理新技術、經營管理新經驗,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組織開展相關的學習、考察、交流、展示、展銷、技術培訓等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系,協調會員之間關系,反映會員的意見和問題,維護會員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