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 美食
1.五味粥
春節早餐,各地風習不壹。天臺城鄉則是壹律吃五味粥。
所謂“五味粥”,就是白米、紅棗,豆腐、缸豆、芋艿五種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來,原出於佛寺僧侶,新年祈禱“五福”降臨人間,煮此雜羹。天臺素稱“佛地”,土民多信佛教,這種習俗也就浸染開來,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壹年到頭,百姓能安居樂業。
2.天臺香魚
天臺香魚主要產於蒼山東麓的泳溪之中,離東海僅四十余裏。香魚於秋季在泳溪深潭中產卵,此後,溪水逐漸寒冷,仔魚遊至下遊。冬去春來,溪水回暖,小香魚又溯流而上,在泳溪長大,至秋後產卵。這種獨特的習性,正如燕子和大雁壹般,饒有趣味。早年,靈江也有少數香魚,稱為“雁山五珍”,但近年由於水質汙染,不易看見。天臺山泳溪成為僅有產地。這裏,水清石潔,草木蓊郁,香魚出沒其間,悠悠然如入樂園。
3.餃餅筒
餃餅筒是天臺特有而最具特色的食品,每年清明,七月半,冬至和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包餃餅筒作為節日食品。近些年來也在立夏,中秋時吃。招待親友有吃餃餅筒的習俗。
4.天臺麥餅
麥餅,可以說是和天臺風味食品中和餃餅筒齊名的食品。麥餅圓形,取其重新團聚之意。新媳婦結婚後的第四天,要迸廚房做肉丸糊麥餅,稱“團圓麥餅”。
5.面腦面
面腦面,面腦面的食材主要是:手工面、黑木耳(或香菇)、豆腐皮、肉丸、胡蘿蔔絲、黃花菜、雞蛋皮、油豆腐、豆腐幹、青菜、冬筍(或茭白)。同時在做面腦面是要註意,肉丸制作時肉剁碎後壹定要加入蛋清攪拌。在天臺,面腦面是熱情待客的象征之作,希望壹碗面腦面,在他鄉也能給顧客們帶來熱情之感吧!
6.糊辣沸
糊辣沸是壹種用米粉或“山粉”調成的鹹羹,菜肴全部切成小方塊,主料選用精肉、冬筍、荸薺、香幹、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豬耳朵、黑木耳、烘鯗的,再調配上壹點辣椒粉,燒煮得熱氣騰騰,既能開胃和中,又富有營養。現在“糊辣沸”也有甜的,裏面有桂圓肉、紅棗、蘋果片、蓮子,吃起來另有壹番滋味。
壹個地方的 美食 ,和文化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天臺可以說是仙風道骨的壹座山城,這裏是佛家天臺宗的發源地,也是道教勝地。除了最有名的國清寺,還有高明寺、真覺寺、下方廣寺、濟公院等等大小十多座,在出租車上和師傅嘮嗑,他仿佛給我來了壹串寺名貫口。
另外天臺有不少人祖籍是河南,所以把做面食的手藝也壹並帶來。加上後天的融合兼並,有了獨具壹格的 美食 文化。
了解了這些背景,應該不難想象天臺這座小城的風味吧。素食、面食偏多,口味以鹹香為主,烹飪方法並不復雜,所以食材的本味和口感更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給大家分享壹下我去天臺收藏的“ 美食 地圖”。
左邊類似新城區,規模較大的飯店、商場在這邊,酒樓飯館裏的菜單也都涵蓋了天臺特色小吃,適合人多壹起吃正餐,順帶點兩個特色小吃嘗壹嘗。
右邊類似老城區,真正地道的特色小吃集中營,包含壹個步行街區,適合三兩好友悠閑地邊逛邊吃,挖掘犄角旮旯的寶藏老店。
接下來咱們從新城區到老城區,按店鋪來講講我在天臺都吃到了啥好東西!
天臺徐家小吃不要被這個店名蒙蔽,當時我抱著壹個去吃小攤的心態找到這家店門樓的時候,有被驚到,人家是個挺氣派的酒樓。
自助茶水是壹壺熱豆漿,這我還是第壹次碰到。飯點去生意很好,幾乎每桌都有人但又不至於排隊的程度,很妙。這家菜單超級豐富,幾乎什麽菜都有,值得介紹的當然還是特色小吃啦。
糊拉汰
面糊在鍋裏拖拉成餅,裹上各種餡:土豆絲、芥菜、雞蛋、菜幹、豆腐等等,然後疊壹疊就成了。是不是聽起來很簡單,平平無奇毫無新意?可是吃壹口我就大喊“真香”。
我點的是豆腐糊拉汰,整體風味妳們可以腦補壹下蔥香豆腐餡的山東雜糧煎餅。外殼酥脆幹香,餡料簡單,就是帶著鮮鹹蔥香的豆腐糊。
雜糧餅我會越吃越幹,但這個糊拉汰的豆腐餡正好彌補這點,壹口咬下去,嘎嘣脆的面餅殼、軟嫩的豆腐糊、還夾著若有似無的蛋香,真的是忍不住壹口接壹口,不幹不柴,記得趁熱吃。
糊拉沸
和糊拉汰不能說壹模壹樣,只能說毫不相幹!它其實是用澱粉做的羹,裏面可以加筍丁、芥菜、花生、油泡……壹碗同樣鮮香四溢的糊糊。很適合做早點。
我感覺這道菜跟河南的胡辣湯指定是有點什麽關系,不過口味更加簡單清爽,是讓人吃不厭、吃不膩的。忍不住俗套地用“媽媽的味道”來形容它,因為真的很像小時候喊餓了我媽給我做的面湯夜宵。
由於徐家小吃沒有給我結廣告費,所以我要把它附近的競爭對手也推薦壹下(端水大師)。都是菜單種類豐富,而且可以壹站式吃到各種特色小吃的店鋪。
禦清齋禦清齋據說建於1931年,有名的的老字號,可以說是網紅級的飯館。它所在的位置是老城區裏的壹個步行街,比較推薦大家晚飯去吃,然後就能順便逛壹逛。
餃餅筒
壹個餃餅筒裏,得有十幾樣料,肉圓糕、雞子糕、豬肝、肥膘肉等葷菜,金針、木耳、粉絲、筍絲、菜梗等素菜,按照壹定的順序放在糊拉汰皮上卷起來,再煎壹下。
我稱其為豪華加料至尊筒型糊拉汰,好吃!外殼酥脆,餡料豐富,壹口下去大滿足。味道也是壹貫的明明很簡單,但就是很好吃。
扁食
有點像餛飩,但是皮更薄壹點,而且是蘿蔔、花生、茭白切丁的素餡。要知道我可是壹個出去吃飯永遠只有“要有肉”這壹個訴求的食肉動物!但扁食征服了我。
非常爽口,而且吃起來感覺特別 健康 養生 ,吃很多也沒有壹點罪惡感。可以蒸、可以煮湯、可以油炸。我最喜歡油炸後蘸醬油醋的吃法,嘗到它的那壹瞬間,小籠包在我心裏的地位岌岌可危。而且這個也可以有葷的哦,看自己選擇。
修緣蒸糕
又是壹道看似平平無奇,其實居然是天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美食 !
純用糯米制成,口感據說香軟細膩,曾經是用來招待貴客的。不過我沒試,這壹份看起來很頂的樣子,實在塞不下了,有吃過的朋友可以現身說法壹下。
老頑童菜幹餅牛血羹當地很有名的老店,從招牌的褪色程度就可見壹二。店裏沒有坐的地方,所以我就買了壹個 梅幹菜餅 。買的時候我就想說,梅幹菜餅哪裏沒有,這能好吃到哪裏去啊?
可是結果就真的很好吃,不是說味道有多麽特別,就是餡料充足,面餅外脆裏韌,新鮮出爐,給人感覺真的是用心做出來的,壹張極致的梅幹菜餅!
8塊錢壹個,我和朋友壹人壹半,不貪心,吃完了真的是意猶未盡。
牛血羹 也是天臺壹大特色 美食 ,老頑童這家就有,但沒有地方坐著吃,所以我沒能嘗試(其實是我不敢)。大塊的牛血和白蘿蔔壹起燉湯,超級大壹桶,給妳撈壹碗這樣,喜歡蘿蔔還是牛血自己跟老板說。“風味”十足,喜歡吃下水的可以試試。
老正宗麥餅店同樣是本地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老字號, 麥餅 現包現做,餡料任選。吃的時候要用三根筷子,就像吃西餐壹樣,壹根抵住,兩根夾起,又叫“天臺披薩”。
自己調個喜歡的蘸料,醋、醬油、辣椒,真的很香!
雖然聽起來跟糊拉汰又是類似的東西,但吃起來卻不壹樣,這個餅是軟的,外皮有厚度,帶壹點點煎過的香脆。餡料推薦鹹甜口的南瓜絲,還有薺菜餃子同款的薺菜肉餡。
厚冰說完壹眾天臺特色 美食 ,最後我要用壹家吃冰的店來收尾。它是我在天臺吃的最後壹家店,也是最希望它趕快連鎖到全國的店!
在小紅book上做天臺 美食 攻略的時候,我就註意到這家總是被提到的“厚冰”甜品店。我很好奇,芒果冰草莓冰,這不是哪裏都有嗎?是因為裝修好看所以比較網紅嗎?直到我親自去了,才知道,厚冰確實有不壹樣的地方。
我在大部分甜品店吃到的水果冰,都是沙冰的感覺,像是水+奶冷凍後打碎得到的,壹口下去透心涼,腦仁疼的那種。
而厚冰的冰就很神奇了,感覺像是直接用奶,或者稀奶油凍成塊後刨出來的。顏色米黃,冰的形態像是絲狀。因為是細長的冰絲,所以聚在碗裏,它們是壹個蓬松的、搭在壹起的狀態,吃到口中有“空氣感”,沒錯!就是空氣感!
壹口下去像棉花壹樣、蓬松柔軟,等到口中的溫度將它稍稍融化,才感覺冰涼清爽。
冰融化的速度更慢,融化後的液體也只在碗底,不像其他沙冰最後基本就是壹灘水,厚冰的冰幾乎不太會融化。
口味種類倒都是差不多的,大家選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這個獨壹無二的冰洞真的值得嘗試。
總結在天臺這個小小的縣城裏,物價又低,打車又便宜。臺州地方 美食 的個性,就是“樸實無華但又暗藏驚喜”。雖然看著不起眼,食材本身以及它的做法都看似普通,但吃起來就真的很不錯,每壹頓人均不到50,餅類的 美食 基本就幾塊錢,真是愛了愛了!有機會壹定還要再去!
天臺的 美食 很多,比如:餃餅筒、糊拉汰、面腦面、小狗牛肉、香魚、九精幹,扁食、麥餅等等。天臺本地有幾家店 美食 做的不錯,像天臺山小吃,天臺溫泉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