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集中識字”單元教材的編排特點
(壹)豐富多樣的識字方式:有看圖識字,如《口耳目》;有分類識字,如《小書包》《操場上》《場景歌》《樹之歌》;有現代兒歌識字,如《升國旗》《動物兒歌》《拍手歌》等;有傳統蒙學識字,如《姓氏歌》《人之初》《對韻歌》《古對今》等;有字理識字,如《日月水火》《日月明》《“貝”的故事》等;還有生活識字,如《中國美食》等。這些豐富多樣的識字方法,不但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提高識字效率,同時有助於學生積累識字方法,為學生今後自主識字做準備。
(二)關註兒童的現代生活
(三)展現深厚的傳統文化背景
漢字本身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源頭活水,壹筆壹畫都蘊含著古代人們的智慧,橫平豎直都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和價值。古代的祖先所創造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大造字法為我們現今的識字提供了有力保障。識字教材體現造字法識字的有象形字識字《日月水火》、會意字識字《日月明》,《“貝”的故事》則生動地呈現了漢字演變的過程。
二、教學策略
“集中識字”板塊的教材內容分為兩類:壹類是純識字,如《天地人》《日月水火》,只由漢字和插圖構成;壹類是將要求識記的生字放置於詞串、韻文、兒歌等教學文本之中。有的教師將第二類的識字教材與閱讀教學混淆,把集中識字的文本作為閱讀教學來教學,這便失去了集中識字的作用和意義。
(壹)凸現識字的任務
“集中識字”板塊的教學,無疑要將識字活動作為課堂的主體活動,而教材的插圖、文本都是學生進行識字的載體,主要為學生識字服務。因此,在教學中藥凸顯教材的識字功能,促進識字學習活動,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圍繞識字這壹重要內容開展學習活動。
1.借助圖畫識字。漢字是抽象的符號,教材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識字教材配以圖文,降低學生的識字難度。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圖文資源。
2.結合語境識字。識字教材的文本為學生識記字形、理解字義提供了語境,增加了趣味性,降低了難度。生字教學要充分利用語境開展教學。
3.遊戲活動識字。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在活動中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遊戲活動可以讓原本枯燥的識字活動變得生動有趣。
(二)關註文本的價值
1.體現文本的識字價值
(1)借助文本語境,提升識字效果。
(2)揭示漢字規律,積累識字方法。很多文本藏著漢字的壹些構字規律或識字方法,如《日月水火》是象形字識字,《日月明》是會意字識字,《小青蛙》揭示形聲字聲旁表音的構字特點,《動物兒歌》《操場上》《樹之歌》揭示形聲字形旁表意的構字特點……
2.關註文本的文化價值
(1)漢字文化。漢字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標識,讓學生從小了解漢字文化,熱愛中國漢字,對於培養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具有深遠意義。如《日月水火》象形識字的課文,要關註圖畫、古文字、現代漢字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記漢字,頓悟象形字“觀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點,感受漢字背後的文化。教學《日月明》壹課時,通過誦讀三字韻文,觀察、發現會意字兩個部件之間的關系,領悟會意字“比類合誼”的特點。
(2)傳統文學文化。
(3)傳統民俗文化。
(4)傳統哲學觀道德觀。
在教學中,教師要讓教材發揮更大的作用,關註文本的文化背景,挖掘、發揮其人文價值,讓教學的文化氣息濃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