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飲食與情緒。

飲食與情緒。

妳是否對自己動不動就大發雷霆的脾氣很不滿意?妳是否感覺無計可施?其實,如果想要轉變自己的情緒,只須改變壹下妳的飲食習慣,因為很多食品有影響情緒的作用。如果妳要是感到情緒緊張、悶悶不樂或痛苦不堪,解決這些問題的靈丹妙藥也許就在妳的冰箱裏。當然了,我們並不是在建議妳食用巧克力奶油蛋糕或是冰鎮啤酒!當生活不如意的時候,不停地攝入糖分似乎很有吸引力,然而,壹旦它們消耗殆盡,妳便會感到更加糟糕。但壹些食品中的確富含大腦所需要的特殊營養成分,它們可以使妳保持思維敏捷,情緒穩定。這些食品也許不能立刻使妳處於最佳狀態,但它們有助於改善妳的情緒。當妳無法擺脫抑郁、沮喪的情緒,下面向妳推薦壹些可以緩解這種低落情緒的最佳食品。

■感覺壓抑———首選食品:菠菜

我們並不能保證壹碗喜愛的食物就能令妳成堆的文書工作變得無影無蹤了,但營養學家帕特裏克·霍爾福特說:“菠菜含有豐富的鎂,鎂是壹種能使人頭腦和身體放松的礦物質。菠菜和壹些墨綠色、多葉的蔬菜都是鎂的主要來源,例如羽衣甘藍。”菠菜還富含另壹種降壓營養物質:維生素C。

食用方法:用旺火炒壹份蔬菜,準備壹大把新鮮或冷凍菠菜。在最後壹刻把菠菜撒在蔬菜上面,然後出鍋,這樣維生素C的營養就不會被高溫所破壞。

■反應慢,昏昏欲睡———首選食品:雞蛋

如果妳大腦反應遲鈍,無法集中註意力,那麽就吃上幾個雞蛋吧。雞蛋富含膽堿,膽堿是維生素B復合體的壹種,有助於提高記憶力,使註意力更加集中。雞蛋內還含有人體正常活動所必需的蛋白質,令人輕松度過每壹天。

食用方法:把炒雞蛋卷在面包片裏,要保證面包是全麥面包,因為全麥面包富含能使大腦敏捷的維生素B。

■異常憤怒———首選食品:瓜子

如果遇上堵車,妳可能要遲到,這時妳千萬不要發火,拿出壹包瓜子,慢慢嗑上壹會兒。瓜子富含可以消除火氣的維生素B和鎂,還能夠令妳血糖平穩,有助於妳心情平靜。

食用方法:如果想放松心情的話,就在飲用酸奶之前在上面撒上把瓜子仁和壹些梨丁。

■委屈、情緒低沈———首選食品:香蕉

妳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發型做得不夠理想,所以會因白花了不少錢而抑郁不振?自尊心受挫,意誌消沈都會與5-羥色胺水平低有關。5-羥色胺是壹種來源於色胺酸的有機物。香蕉含有大量的色胺酸,所以,細嚼慢咽地吃上壹根香蕉有助於改善情緒。

緒穩定食品——媽媽的味道

在工作或生活上碰到挫折時,應對態度約可分為克服及放棄二種型態。對於擋在眼前的障礙,能突破而勇往直前的人勇氣可嘉,支持這勇氣的則是“媽媽的味道”。

談起媽媽的味道,其定義很容易被誤解。這裏所謂“媽媽的味道”,是指媽媽“所做菜肴的獨特風味”,而非蚵仔面線或紅燒牛肉面等傳統食物。換句話說,是指從幼兒到青少年期間,對於家中菜肴風味有深刻印象且感懷念者,尤其是對充滿幸福感覺的菜肴所留下的印象。在媽媽所做的菜肴中,很多其有此種風味。加工食品不管怎樣昂貴,均很難取代這種值得懷念的風味。

這類帶有強烈懷念風味的食品或菜肴,可稱之為“情緒穩定食品”。因為食用此類菜肴,情緒就會穩定下來。尤其是碰到挫折時,如果吃了這類安定食品,就可賦予勇氣,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可以說能吃到情緒安定食品的人,正是人生旅途上的幸運兒。

現在的成人大都曾經擁有這種安定食品,但文明進步、膳食被規格化以後,媽媽的味道已逐漸被淡化了。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現代新新人類,將來能否面對挫折值得懷疑。從這角度來說,養育小孩時,應盡可能以手工做出各種特有的風味,讓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說是新新人類的媽媽們必須努力的課題。

目前由於加工食品特別方便,包括漢堡、炸雞塊、咖哩飯、牛肉面,冷凍食品的水餃、包子、元宵、燒賣等。調理加工食品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以此為主的偏食生活,尤其所有膳食均以這種加工調理食品來應付,營養上就存有偏差。

而所謂“安定食品”,指的是在工作或生活時碰到挫折、意誌消沈時,吃了怎麽樣的料理、怎麽樣的風味即可好轉、克服;這種“安定食品”就是“媽媽的味道”。

在這裏建議家庭主婦盡量自己洗手做羹湯,並做出幾道獨特食品,自己先試吃,再做給丈夫及孩子吃,觀察有無這種作用,有則保留,並偶爾做壹次,讓家人留下深刻印象,這是壹種安定的力量,也是家庭幸福的泉源,絕對不要忽略 最新研究證明,兒童情緒不穩與飲食有關。

飲食中含鈣量少鈣有抑制腦神經興奮的作用,腦神經有充足的鈣,容易保持情緒穩定,缺鈣則會情緒不安,易激怒、周身無力。

飲食糖分過量食甜點、飲料,使體內血糖升高,為了降低血糖,胰臟必須分泌大量胰島素,引起副腎素分泌過剩,從而引起煩躁、發怒、情緒不穩。

B族維生素缺乏糖分攝入過多,要變成熱量,必須消耗B族維生素。如果飲食B族維生素缺乏,就會造成精神亢奮,情緒失控。

維生素C缺乏精神經常緊張要消耗維生素C,飲食維生素C不足,腦神經機能就會降低,也會產生情緒不穩。

飲食情緒控制有利於科學養生

飲食情緒是指進食者在飲食過程中所保持的情緒狀態,也就是說進食者在進食前後的壹定時間內保持壹種安靜愉快的情緒,則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這種情緒既是平靜溫和,又是舒暢和開朗的。唐代醫聖孫思邈曾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人體處在氣血不正常的情況下,消化功能就會受到壹定的影響。大概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情緒發生波動時,即便餐桌上放著種種美味佳肴,也會食而不知其味。

飲食會引起生理上的快感。阿拉伯人舉行宴會時,在食前大家圍著篝火唱歌跳舞,用餐時胃口也特別好。中國人在宴席中又是敬酒,又是歡聲笑語,吃的就是氣氛。

反之,飲食會引起生理上的不適,也會引起情緒上的極大波動。例如:宋代大文豪蘇軾因直言犯上,被陷下獄,與其子約定,如有兇險之信,往獄中送飯時加魚壹味。後其子外出,忘了將此事告訴家人。壹次家中送飯時特地做了壹道東坡愛食之魚送往獄中,東坡見魚,以為殺身之禍即將降臨,十分驚恐,後來山獄後就終生不再吃魚。

封建時代,在死囚犯行刑前的前壹天晚餐,菜肴特別豐盛,還有壹壺酒,但囚犯壹見到送來的酒菜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大多數人會放聲大哭,很少有人能下咽的。這種伴隨著感覺過程同時產生的情緒反應,心理學家把它稱之為感覺的“情緒色調”。

要使人們在進餐時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情,就必須研究人們進食時的心理狀態。如要使參加宴會的人總是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入席,想要做到這壹點卻不是很容易的。要想使賓客在宴席過程中,始終保持最佳的狀態,就要註意影響人們這種心理狀態的各種因素。如準時準點設宴,宴席環境幽美,整潔舒適,音樂娓娓動聽,菜肴鮮美可口,造型優美動人,色澤絢麗多彩等,從而使進食者始終保持心情舒暢,食欲旺盛的心理狀態。創造良好的進食環境,保持愉快的進餐情緒,對於每個人的健康長壽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進食者,在進食中應當盡量擺脫不良情緒,以免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影響美食的味道和雅興,使身心健康受到損害。

音樂是美食不可缺少的助興物。筵席上選擇何種音樂,是大有講究的。音樂專家認為,柔和輕快的音樂,能引起安靜愉快的情緒,因而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在許多重大的宴會上,奏的都是小夜曲和華爾茲舞曲等輕快樂曲,在我國的國宴上,奏的是優雅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