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新商業:商業地產+零售商業到底該怎麽運作

新商業:商業地產+零售商業到底該怎麽運作

在流行跨界混搭的今天,商業地產和零售商業迎來新變革的時期,各路商業精英都在討論壹個新的概念:“新商業”,不管是互聯網電商大亨,或是實體零售連鎖,還是商業地產大佬,都在應對由信息科技應用帶來的商業環境變化,“新商業”的概念在資本市場業、資產管理界、營銷界、文創圈和創業界成為了時下最熱議的話題之壹。

“新商業”文明就是信息時代的商業文明,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影響而興起的新的商業文明。新商業文明下的商業模式是面向消費者的以柔性化制造、個性化營銷、社會化物流為支柱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2016年美國的黑色星期五“黑五”(感恩節後的壹天),JC Penny

透過多頻道的推廣,包括網頁展示,電視廣告,線上視頻,電郵,文宣,社交媒體,App

等方式!在新商業趨勢下,線上線下的融合,信息和體驗的傳達,商家與客戶的互動,新的商業規則都成為未來商業突破的研究方向。

早在2010年前後,就有同業精英開始進行應對“新商業”的“諾亞方舟計劃”,我們也在5年前就開始了“商業4.0”的研究。萬物聯網的時代來臨,新的體驗技術和人工智能將在未來5年顛覆目前的商業經營方式。商業4.0是物網融合時代的新模式,我們研究對人們影響的不只是局限於五感(視、聽、嗅、味、觸)範圍,在功能與結構的需求滿足之余需要充實到情感(右腦+商業)的滿足。我們研究的課題很多,不只有新環境下的商業模式創新,更涉及到未來的商業應用技術。在這裏,我準備結合當下,對“新商業”涉及到幾個環節進行簡單的分享。

商業地產的吸金大法

中國最早開發的商業購物中心是上海恒隆廣場與港匯恒隆廣場,我1993年放下美國自己的企業,回到中國就是負責開發的這兩個項目。在最近連續三年裏,恒隆和港匯分別取得了國內購物中心租金收入坪效最高和租金單價最高的業績。恒隆廣場坪效年均超過人民幣120元/天/

,作為壹個海外上市公司項目,在國際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中國商業地產行業裏的壹個標桿。

恒隆集團在香港的商業地產,主要集中在香港銅鑼灣,那是寸土十金地方,但是在規劃港匯廣場時候,我們設計了很大的中庭,公***面積占了45%左右。在九十年代初做前期規劃的時候,我們已經前瞻性地看到未來中庭多樣性營銷運用與運營推廣活動。今天實體店面對大鏈接時代電商的沖擊,需要有足夠體量的中庭做不同的推廣活動,這是壹些成功商業地產的基因。

當時也有不同的聲音質疑港匯廣場的公***面積過大並且沒收入。“為什麽投入這麽多錢做中庭?”,但是開業後多年營運數據事實證明,每壹次做活動收取的租金,遠遠超過店面的租金。所有的東西都是要有壹些思維突破,尤其在大鏈接的時代,萬眾創新。

但在90年代中國購物中心剛起步階段,我們結合購物中心比較成熟的國際經驗,在港匯廣場的規劃設計中創新性創造了中國第壹個多廳影院,同時因為購物中心的體量非常大,需要有消防防火分區,所以被消防局從中間壹刀切出13米的消防通道,當時我們思考的就是怎麽讓冷清的消防通道變活。如果各位去過港匯廣場,大家註意到的,或者覺得不錯的,就是當時創新的休閑美食步行街。

前期定位在任何時代都是非常地重要,從資產管理的角度,為什麽當時在經過亞洲金融風暴時候,我們還可以去思考做壹個奢侈品的購物中心?購物中心的定位必須要著眼於未來趨勢,而不是僅僅盯住眼前的消費市場,如果按照90年代末的消費水平,中國當時還不足以支撐頂級奢侈品牌的消費市場,但是考慮到中國過去三十年的2位數的經濟增長和人均收入的提升,所以我們做了壹些非常大膽的業態重整、調整,到做全中國最頂級的奢侈品購物中心。如果看恒隆公司年報,2015年租金收益是港幣41.94億,這是壹個非常健康穩定現金流,這也是商業地產非常迷人之處,它是不斷有序而來的收入。

商業地產的實質是資產管理

“NOI” Net Operating Income ,與Cap

Rate資本化率,是資產管理最重要的兩個指標,也就是怎麽樣去用壹些合理管理,怎麽樣去做更好地運營與招商,去增加收入和減少開支,只有在這種情況之下,妳的NOI才會增加,資本化率降低,資產就會往上增值。

在信和集團負責資產管理的時候,做的幾個項目都是防禦性措施,主要是商場改造與增值。在任何時間段都需要對整個當地市場的了解,在競爭者的新商場還沒建完前的前壹兩年,信和已經啟動防禦性的整改業態提升。在資產增值過程之中,把壹些使用率非常低的商業類別整改而去增加商業零售租賃面積。同時也提升不同的業態。尤其大鏈接的時代,商場更新與提升,更需要在不同的階段做不同防禦性的壹些調整。

商業地產投資都有壹個退出的過程,2007年時我負責香港第壹個私人上市的房地產信托REIT,泓富房地產信托並對長江集團的七個物業整體收購。商業地產是有出路的,但是出路是統壹經營,統壹管理,整體打包出售。房地產信托就是對壹些開發商物業在成熟階段的時候將它證券化。

目前在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對壹般公眾市場開放的REIT,還沒有真正開放到壹般股民也可以投資的房地產信托。從趨勢來看,我認為這個也是中國必須要走下壹步,可以釋放出很多重資產為輕資產管理。

當然在資產管理,其中壹個重點就是怎麽節能,同時也包括調整業態、形象,這都是資產管理必須要做的事情。不管信和集團也好,恒隆集團也好,泓富房地產信托也好,基本上都有很好的資產管理,運營管理,才可以不斷地每壹年NOI的提升,或者是收益提升。

講壹下大鏈接時代的融資的案例,因為做商業地產是沒有辦法借高利息融資,因為借貸壹般兩年或者三年就到期了,項目根本來不及完成。開發商因為借的利息成本高,如果是以股權抵押,最終會被借錢的公司把項目公司的股權接手了,做商業地產投資和借貸的時候,要想清楚項目的杠桿比例多少,利息是多少,合理嗎

正確的退出方案,大家都在講李嘉誠又跑了,其實從壹個做生意的商人來講,當妳的物業到了壹個頂點或成熟的時候,它認為物業的價值已經到了,整體退出是壹個合理的方案。最近陸家嘴的世紀廣場接手的是ARA(專門做基金跟房地產信托管理的公司)。因為ARA長江集團也有股權,所以最終還是會由原團隊繼續負責管理這個項目。

電子商務工具化

目前電子商務彌補了壹些三四五線的業態不足或產品不足,所以電子商務會在中國比較普及。不過在美國,電子商務占的比例還是蠻低的。不管電子商務怎麽發達,現在到2025年,中國還會有七千家購物中心在開在建。目前電子商務買的東西很多是服裝,運動類或者鞋類的東西為主。其實說到互聯網,我壹直認為web是壹個工具,工具的意思妳怎麽利用互聯網來結合妳的客戶在來妳們的購物中心之前,對妳的場地及產品已經有壹個基礎的認識,所以到了實體店的時候,經過自己摸、看、試再決定去買,Web的使用還是非常重要,而且已經越來越普及。

中國網絡交易額,移動端已經占了很高的比例,現在移動這麽發達,中國手機網民現在已經占到了88.9%。現在移動支付“支付寶”占了幾乎整個市場絕對數,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支付寶、微信,不管妳現在付電話費,還是付其它費用,也已經非常的普及。我有壹次忘了帶皮夾子,我吃完飯以後傻在那裏,後來外婆家餐廳的服務領班看到我,我說怎麽辦,他說妳有微信嗎,我說微信有,那妳趕快到大眾點評點壹下,買壹張餐廳的券就可以用了。我馬上在微信上面買了壹張餐廳的券,但是他說不能找我錢,我說沒有關系,領班將剩下的錢拿了五六瓶子可樂給我帶走。

中國壹到黃金周就到處旅遊了,妳可以看到支付寶在黃金周的時候花錢最多的是韓國去了,可能韓國還是女孩子去買化妝品多,泰國第二,香港第三。美國移動支付的交易量,蘋果Apple

Pay也越來越普及,幅度上升非常快。在美國的電子商務大概占零售的13%左右,不管是Amazon亞馬遜也好,EBay

易貝也好,Walmart沃爾瑪也好,所有這些電子商務的客戶也是越來越多了。單單美國各大零售商在Cyber Monday

“剁手星期壹”(黑五之後地星期壹),的個個商家Best Buy, Kors, Target, Old Navy, Toys “R”US,

Walmart 等地網頁與社交網站的廣告都在搶聖誕節前購物的客戶

總的來講,電子商務的規模會增大,但是還是占整個零售的比例還是小。實體的商業,實體的零售是不可能因為電商的沖擊而消失了。雙十壹經過五年,在2014年成長了1000倍,到了2015年到了912億,2016年1207億。當然,今年雙11加大了很多娛樂的元素,晚會、互動等等。其實妳不管他們是電子商務,雙11還是在淘寶做什麽,最終還是要落地與人發生互動。反過來說,如果妳把所有的實體店同壹天做同樣的事情,集中打折與讓利,這個銷售額也會是非常巨大的。

大數據改變生活

今年美國大選是大家非常關註,這次大選讓所有專家跌破眼鏡,包括主流媒體,這裏面有很多的隱性條件,很多客戶不在主流媒體接受采訪,為什麽會有那麽大的誤差?之前超過百分之七八十的預測是希拉裏贏,結果最後是特朗普贏。可以看到特朗普在Facebook臉書也好,在Twitter推特也好,它的粉絲是很多。

另外壹個我想點到的,特朗普花了500萬美金分析美國投票公民的大數據,大數據我們聽到很多,但接連到商業地產分析客戶的時候,也是壹樣的概念。因為有了精準的分析,所以Trump的廣告投放時,對什麽州的什麽鄉什麽縣等小地方,什麽人群就變成越來越針對性,這次大數據分析對於特朗普投票選民影響有壹定的幫助,最終勝選的鄉縣地圖明確證明此舉。當然社交媒體本身傳的信息會遠遠比主體媒體類別多很多,這也是這次影響票投的原因。所以我想說的壹句話就是,今天已經用大數據全面發力的時代,很多時候我們還在做問卷,還是用千人的問卷去分析,來決定項目上億投資與定位的時候,會有壹定的誤區,也許問下來多數人很喜歡喝咖啡,吃西餐,但等妳招商引進咖啡與西餐廳的時候,妳發現怎麽西餐廳沒什麽人

中國目前也有壹些結合電信公司數據的大數據分析公司,他們根據妳使用手機的時候,可以很清晰地分析出某個商場的壹公裏的距離是什麽人群,三公裏是什麽人群,家庭情況是什麽。全部都可以通過這些數據找到更精準的定位,有了這些資料,妳的業態才知道怎麽修改與調整。有這些資料才知道是不是需要增加兒童的業態,做的活動是不是家庭的活動等等。在這方面,我相信這次我用美國總統選舉利用大數據的例子來加強大家對大數據的認知跟我們未來做調研的時候可以幫助到各位。

線上線下融合

目前常常看到的都是百貨公司死亡名單,有時候我要從另外壹個角度看,看看電商死亡名單,它也是有成本的,快遞也是成本,天貓也要扣點的,人工需要錢,推廣需要錢,稅要支付,倉儲也是錢,所以電商並不是不要錢的。

實體零售商如何應對,他們也會聯合起來做壹些促銷活動,購物節等活動。電商也在找實體店,亞馬在紐約34街上開了壹家,它現在還要開更便利的實體店,準備在路邊提貨,第壹個便利實體店會在西雅圖總部附近開始。所以電商在找實體,實體也要介入電商,不過我壹直說互聯網是壹個工具,重點是我們如何去使用

小米也在開實體店,小米2017年預計開200到300家。小米號稱他們的坪效是壹般零售業態的20倍,因為單價很高,所以壹天如果可以賣上百個手機的話,租個200平方米,平均壹個手機幾千塊,它的坪效就很高。這是壹個趨勢。

另外壹個講到存量,有位朋友收購了壹個老廠房,請了國際的設計師,把很舊的廠房改成壹個多功能的辦公樓,同時多功能廳不斷地做不同的活動,拍電影也好,拍MV也好,或者是時裝發布會也好,這些老廠房的改造取決於妳怎麽運營。尤其目前文化藝術娛樂的有機結合,在這個大鏈接時代的存量地產,我們怎麽運用這些有創新想法的改造使其價值最大化。

“新商業”應對變化

年到跨千禧年的時候,港匯前面有壹個很大的樓梯平臺,就在這個樓梯上面去做了千禧年的活動,當時是幾十萬人把那邊堵得滿滿!未來樓梯大平臺會拆掉,拆掉以後有幾個好處,增加了壹些租賃面積,包括那些客戶可以更直接地從地面就進來。可是當時我們在做這個樓梯大平臺的時候,思維是能夠把二樓跟壹樓的租金通過這個樓梯大平臺把人引入,所以二樓的租金跟壹樓的租金幾乎持平,這也是從商業當時前期我們規劃的壹些思維。改造之後徐家匯將打造上海文化藝術展覽的聚集地了。

我的老東家恒隆集團推動了“EST”計劃,

Experience體驗, Service服務, Technology技術,

在目前這麽成功的上海購物中心,恒隆還在不斷地做提升,這個就是壹個成功的重要基因。根據恒隆的年報可以看到集團準備花13個億去改上海恒隆廣場跟港匯恒隆廣場。上海恒隆廣場通過對局部面積進行調整,租賃面積會擴大,尤其把地下室全部改建。恒隆引入新的“EST”改進,將會迎來新的格局,我看好未來改造好了以後租金會往上走,

商業環境時刻都在變化,而適應變化的是具有豐富經驗和善於經營的人。我很高興每次參加“CCIM”國際註冊商業地產投資師和“CPM”國際註冊資產管理師的活動,我本身也是CCIM,也是CPM,所以我壹直認為壹個項目成功運營最終還是人,怎麽建立壹個好團隊,招到好的有專業培訓過的人員壹起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其實也是資產保值增值的主要發動機。

結語

“新商業”是商業文明的時代延續,新的科技和新的商業模式,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新的生活方式服務的。80後、90後有壹個別稱,叫“二次元”世代,於過去的做法不同,我們提出,大鏈接時代商業地產將是主題化的體驗商業體。從營銷的角度,不管是視覺、聽覺、感覺,需要感官刺激的營銷,更需要在內容上進行文化的營銷,未來的商業不再是功能主義的剛需滿足,未來將是文化知覺的商業世代,需要感官實現文化營銷。在大連接的時代,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人工智能服務,虛擬現實體驗,都將成為新的營銷手段。“新商業”需要在站高壹線的前瞻角度,做好策劃定位與商業管理,與時俱進地實現項目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