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西大片魚塘變城市
早在清末年間,橋西就有商業發展的萌芽。壹些老字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橋西的主要街道:同壽堂、百元堂、三元酒家、瑞珍樓……其中以藥店、雜貨店和飲食店居多。新中國成立前,橋西的商業還遠沒有橋東繁榮,但是憑借著從橋東進貨的優勢,橋西的打石街(今中山西路)、萬石坊(今中山南路)、四排樓(中山北路),也成了惠州當時興旺的商業區。
解放初期,橋東要在戰火過後的廢墟中重新站起來是非常困難的。1959年,壹場特大洪水徹底改變了橋東的商業中心地位。出於防洪的考慮,政府開始把城市發展重心轉移到橋西。進入上世紀80年代,橋西被改革開放春風吹醒了。而橋東受老城改造的制約,只能眼睜睜看著西枝江對岸的南壇從大片大片的魚塘蛻變成城市。
快速發展的個體經濟畢竟不是經濟發展浪潮中的主角,嘗到市場經濟的頭啖湯後,聰明的橋西人開始走另外壹條路子——發展商業零售業。上世紀90年代中期,英達商場、升平商場和老西湖百貨的開業,將橋西住宅群樓設計的商鋪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引領橋西第三產業向規模型和效益型發展。
2000年,深圳“人人樂”超市的進入,壹方面改變了惠州商業的格局,另壹方面也引導橋西走向商業聚集的道路。在此之前,橋西已經在改造商業步行街、發展南壇商業街上積累了發展第三產業的寶貴經驗。
最讓橋西人引以為豪的是,2001年11月數碼商業街動工興建。經過1年多的嚴格施工,以前散發臭味的排汙溝變成惠州地標式的綜合性購物娛樂廣場。2002年至今,看準惠州商業市場潛力的深圳商業巨鱷紛紛搶灘橋西。經過4年的發展,隨著麗日購物廣場西湖店、萬佳百貨、百佳超市、世紀聯華、天虹商場、時代百貨等大商場、大超市紛紛開業,橋西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惠州商業中心,吸引了惠州市大多數消費者。可以說,橋西的每個角落,都會是商家必爭的成熟旺地。
有關數據顯示,2006年橋西第三產業的預計商貿流通營業額達45.2億元。這個數字讓橋西穩坐惠城區各鎮、街道辦的稅收總額冠軍寶座。
橋西早在1979年就與港商簽訂了第壹個對外合作加工毛衣的協議,隨著香港興業針織廠的落戶,橋西開啟了招商引資的大門,各種各樣的“三來壹補”企業在花邊嶺、麥地等新區落地生根;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橋西實施工業轉移戰略,這些開始被認為“不利於城市發展”的工廠才被陸續遷出橋西。
工廠消失了,並不意味著橋西放棄了工業。恰恰相反,橋西走出壹條“無地招商”的新路子,將引來的項目落戶到其他鎮(街道辦事處),實現資源***享、優勢互補。
目前,惠城區三棟、陳江、小金口、河南岸、汝湖、水口等鎮(街道辦事處)都有橋西引進的項目落戶。作為惠州市惟壹沒有農村的橋西街道辦事處,2006年***引進內外資項目12宗,合同利用總額達11.6億元,排在惠城區各鎮、街道辦的前列。新引進的項目中,投資額超億元的就有3個:凱賓斯基飯店、帝景世紀購物廣場和新壹佳超市。
在橋西,很多以客家菜聞名的飯店,也正因為把東江鹽焗雞、東江釀豆腐、梅菜扣肉做得地道,惠州人才會把飯店名字記在心頭,乃至到惠的旅客把惠州這個地方記住。隨便走進任何壹家做客家菜的飯店,廚師都能給妳做出這3樣菜來。從外地來惠的遊客,不嘗嘗這三道菜,等於白來惠州壹趟。
橋西的星級酒店星羅棋布,這裏的奢華盛宴與街頭的小吃交相輝映。
購物街:惠州數碼商業街,惠州商業步行街,原東購物街。
超市:惠州麗日購物廣場,惠州人人樂購物廣場,惠州天虹商場,新壹代超市,藍月亮超市,源東超市,寶芝堂藥品超市,金寶馬家具超市,惠州百佳購物廣場,時代百貨,惠州華潤萬佳購物廣場,海雅百貨
餐飲:惠州康帝國際大酒店,惠州凱旋假日酒店,惠州天悅(嘉柏)大酒店,麥雅商務酒店,惠州賓館,麥科特大酒店,城市客棧,篤記,美心快餐店,西湖大酒店,貝利巴西烤肉店 ,維也納西餐廳, 高麗亭 ,高知日本料理,肥羊王 ,北方北餃子館,大富貴酒樓,湖南風味樓,東北餃子館,金煌酒店 , 回味雞 ,煲仔王,錦繡酒店,和味隆客家菜,森記美食館,水門橋大排檔,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
電器,電腦城
下埔電腦城,賽格電腦城,蘇寧電器,國美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