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食物裏淡淡的鄉愁

食物裏淡淡的鄉愁

昨天是端午節,由於各種忙碌,所以沒有回老家和父母壹起過節,在電話、視頻和爸媽的家常聊天中,依然無法緩解那份淡淡的鄉愁,不過還好還有家鄉的美食。既然不在父母身邊,也得好好過才行,才算是過好當下的生活,樂在生命中的每壹天,也不讓遠在老家的父母擔憂。

老家過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煮雞蛋,包餛飩。在記憶中,物質生活不是那麽富裕的時代,壹年也就這壹年才會去包粽子吃,平常日子是沒有粽子吃的。那時候每個節日總是過的那麽隆重,總是那麽令人期盼,盼望著美食,盼望著掛香袋,盼望著節日的氣氛,那就是留在記憶深處的過節的味道了。昨天和媽媽打電話,媽媽也絮絮叨叨的和我聊起了以前的端午的過法,聽的出來也是有淡淡的懷念,如今平日裏什麽都有,反而懷念那種有期盼的日子了。

這兩天,食物裏淡淡的鄉愁圍繞著我,至少食物的味道可以緩解壹些鄉愁,能讓自己和家鄉有更多的聯系。於是昨天我也包了粽子,老家的粽子和北京的粽子味道不壹樣,糯糯的梅幹菜肉粽,這是我們那邊的傳統粽子做法。或者是豆粽,因為端午也剛好是蠶豆成熟的季節,在那個地裏長什麽就吃什麽的年代,自然就有了豆粽,現在基本已經沒有這種粽子了。在我還不會包粽子的時候,我時常想念,我愛吃粽子,有時候饞,也會去稻香村買來吃,不過味道和記憶中的總是不壹樣,幾年前在姐姐的指導下,學會了包老家味道的粽子。雖然形狀總是不太好看,不過味道還是很有老家的味道。從此想吃的時候就自己包,昨天也壹樣,準備好材料就可以做壹鍋美味的粽子了,很合節日氣氛,更能緩解談談的鄉愁。

除了包粽子,老家過端午,中午總是要吃餛飩的,而此餛飩和大家概念裏的餛飩也不壹樣,是用豆腐和上好的五花肉粒做餡,包成漂亮的形狀,加上特別調至的蔥花湯,美味呼之欲出。包餛飩從前在老家都只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做,也算是慶祝,吃頓好的意思。現在有時候平日裏回老家,爸媽就會張羅著包餛飩。在北方生活的這些年,也經常包餃子,常用菜加肉做為餡,而且也習慣了蘸醋吃,或者來壹晚餃子湯。昨天就按照傳統的做法,做了美味的餛飩,嘗到了老家餛飩的味道。

經常看壹個公眾號,壹位移民去新西蘭的中國人,寫在新西蘭的生活點滴,她就時常會感嘆自己長著中國人的胃,不管去了新西蘭多少年,依然愛吃中國飯菜,也經常吃西餐,不過胃依然是中國人的胃。我生活在北京,也時常懷念浙江老家的飯菜,現在有機會也會學著做各種家鄉的美食,細細說來各個地方的食物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過年過節吃的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不僅是美食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美食勾勒出小時候做美食吃美食時候的生活記憶,通過美食,封存已久的記憶會被重新激活,美食是壹種聯結,壹種現在與過去的強聯結,無論下半生身在何處,只要有家鄉的美食,家鄉的記憶就壹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