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燒烤,自己動手。不知妳是否有此雅興,但在桂林就有這樣專門的燒烤店。
1月7日晚,記者來到桂林,從龍銀路壹直走到中山路,很難見到擺在路旁的臨時燒烤攤,壹打聽,才知道桂林的燒烤點都設在門面內。
在正陽步行街,記者見壹間燈火通明的烤肉店門前站滿了人,店面員工都是清壹色的白衣白帽。靠店內的櫃臺旁,兩個同樣打扮的女子正在準備著各種烤品,而店四周全是透明的玻璃,讓顧客倍感放心。
記者問壹個正在等候的“美眉”:“妳覺得這衛生嗎?”“美眉”壹個勁地點頭:“妳看,步行街這壹帶均不許通車,灰塵少,空氣清新,當然放心吃口羅!”
在記者繼續閑逛中,走進壹家裝修很有情調的小吃店,進去才發現:原來是壹家自助燒烤店。壹些情侶或三五好友正悠閑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燒烤原料,壹邊烤壹邊聊。他們都說喜歡這種消費方式,尤其對衛生狀況很滿意。
在桂林問起酸,熟悉的人會告訴妳:八桂大廈內有兩家相當不錯的酸品店。吃酸還要到商廈內?好奇的記者根據指點來到八桂大廈,在壹樓果然發現兩家酸品店夾在裝修別具壹格的其他門面中。裏面還坐著幾個正在品嘗的顧客。除了酸,旁邊還有壹些別的小吃。
1月8日上午,記者路過中山東路,被壹賣酸的阿姨拉進了酸棚。記者隨意問了壹下衛生如何把關。壹提起這,這位阿姨表情立即嚴肅了:要求很嚴,衛生證、健康證肯定是要辦的,每天晚上還必須把經營場所打掃得壹塵不染。接著,這位阿姨還向記者展示自己身上穿著的雪白上衣:“衣服也得洗得白白凈凈的,來不得半點馬虎。”最後又補充道:“我不能丟桂林旅遊城市的臉哦。”
記者從桂林市衛生防疫站遲副站長處了解到,各種經營食品的攤點、門面必須達到嚴格的衛生標準才能開業,並且衛生防疫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到現場巡查,發現問題嚴肅處理。對投訴做到100%有答復。
1月8日早上,記者從桂林市龍隱路步行到中山路。壹路上,記者極力在路邊尋覓各種早點的“芳蹤”,但都大失所望。最後,饑腸轆轆的記者隨意進了龍隱橋附近壹家米粉店,壹邊吃粉壹邊留心觀察。記者看到店內小工統壹穿著白色的衛生服,碗上亦有消毒中心衛生標簽,於是才放心地“享用”起來。記者邊吃邊與壹顧客閑聊起來。這位馮姓顧客告訴記者,自從桂林市進行大規模城建改造後,逐步對早餐經營進行了統壹規劃,規定經營者必須進門面經營,對路邊擺賣壹律取締,並不斷加強監管力度,如今的早餐衛生狀況已今非昔比了。
饑腸轆轆的到了桂林, 多謝赤臥驅車接我,呵呵
桂林POCO攝影網和桂林其他網站做了個小型講座後, 壹夥人去了粥城, 吃了壹下感覺不爽, 決定看看桂林深夜宵夜火爆的很的燒烤, 藍紫色,小白, 飛羽等都壹致選擇了萊米。
老板是個光頭,從壹下小小的的燒烤攤子做到現在有4個分店,是桂林最大的燒烤店,這裏的青口和生蠔用蒸的,口感最好 ,很好吃, 不過辣椒真的辣!
這裏的燒茄子真好吃, 不過記憶深的不是茄子, 是赤沃看到茄子就跑的老遠, 說受不了那茄子的味道, 可能是有童年陰影吧,哈哈
烤魚味道也很特別,特別香, 最喜歡魚裏面放了很多薄荷葉, 太棒了, 吃了壹條鯉魚, 然後好吃, 再要了條盧魚!晚上許多人都開車到這裏來消夜,雖然環境壹般 ,不過,可以說是桂林夜生活中吃的真實寫照了。
1點多, 和赤臥驅車前往陽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