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人生只有壹個軀體,電影,則是讓這個軀體裏的靈魂,偶爾去體驗下別人的人生。所以,我總覺得,治愈系的電影,是電影創作者給觀影者壹份非常好的禮物。
因為,它讓許許多多不同境遇的人,都得以在壹段或幾段時間裏,通過對美好事物的體驗,覺得內心被溫暖充盈,被欣喜爬過,被勇氣填滿。
《我是山姆》是迄今為止無數遍回味依舊不覺得乏味的壹部電影,2001年上映的這部電影被很多人當作治愈劇。壹個智力低下的成年人Sam得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寶貝――收養了女兒露西。
露絲長到七歲的時候,周邊人開始懷疑Sam撫養孩子的能力,要求把露絲換壹家收養人。但對於Sam來說,露絲就是他的全部,所以他拼盡全力也想留下露絲。
哪怕是動用了律師,但最後露絲還是被其他人收養走了。離開女兒的Sam又換了壹份工作,目的為了能離女兒近壹些。哪怕Sam只有幾歲孩子智商,也知道父愛。
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全程含淚看完,被真性情感動。曾經很長壹段時間都被評為“最治愈人的電影”,如果妳也覺得生活沒那麽有意思,不妨看看這些治愈系的電影,妳會發現,生活其實很美好。
《小偷家族》日系電影。不得不說,這類型的題材他們拿捏得很到位。不過這片子是喪型治愈,從壹個從事小偷小摸存活的底層家庭角度講了很多關乎人性、道德、立場、是非判斷等話題。
看完應該不會很快樂,但過後想想其中的含義妳又會拍手稱贊,是枝裕和導演是真的厲害。作品就像他片子多次出現的可樂餅壹樣,不尋常的味道又帶著壹絲勁兒。
很多時候,當妳被帶到電影裏時,妳真的能感受到那種生活的不易和永遠要保持善良的內核。
《肖生克的救贖》劇中安迪蒙冤入獄,但他的內心是壹渴望自由,監獄對他來說只是關住他的而已,他的心是自由的。他在監獄中不斷的改變監獄的環境,改變身邊的每個人。
最讓感到治愈的那壹刻是,他幫他的獄友們賺冰啤酒,他自己並不喝酒。他只是為了享受那片刻的自由。仿佛那壹刻他還是自由的,和朋友壹起在天臺上享受生活。
《深夜食堂》深夜食堂這部電影就很經典了,國內的翻拍為它帶來了不少熱度,故事發生在壹個新宿紅燈區附近的壹家只在深夜營業的小餐館中,這裏的菜單只有豬肉味增湯套餐壹種。
老板可以根據客人的要求利用現有食材做出各種料理,午夜12點,報時鐘響起,城市的壹隅,伴隨著劇中好聽的背景音樂與旁白,屬於壹家食堂的時間開始了。
來到深夜食堂的客人壹般都是社會底層工作者,有外地打工的、窮困作家、脫衣舞女郎、黑社會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食物的香氣裏,在深夜特有的幽靜和食堂內的裊裊暖意間。
壹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來。有悲有喜,暗合著食物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盡在這四方食堂間。
《面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光是看題目就能感受到的舒適感,故事講述了出版社工作的亞紀子辭去工作後,專註於母親留下來的食堂,並收養了壹只流浪貓。
於是重新裝修的老店成了提供面包和湯的食堂,亞紀子和新招的高大女店員開始了新的旅程。而這段旅程有面包、湯、貓咪、商店街的好鄰居、各色顧客,還有暖洋洋的好天氣。